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研究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是有机葡萄产区发展战略的原则。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有利于推进有机葡萄向优势区域集中从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地方性的主导产业;一定程度为当地集约生产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有机葡萄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有机葡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有机葡萄品质及其目标市场的需求;并且保护环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研究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影响因素,来奠定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基础。对全国常规葡萄和有机葡萄种植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参考常规葡萄优势区域的分布情况,研究常规葡萄种植中长三角优势区域形成的原因。运用数学归纳法得出了有机葡萄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环渤海湾地区(山东、辽宁)和华北地区(内蒙古),预测在今后几年有机葡萄优势区域有向南发展的可能。关键字有机葡萄;优势区域AbstractRegional division of the advantage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acro guiding principle of organic grape producing areas.The divisio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regional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grape and playing a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To a certain extent, it improves technical content , reduce the average cost,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t increases the income of farmers,i organic grap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organic grape quality and the need of the target market.I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Principle and 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division are established.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grape grape planting data.The study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on grape area, researches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ventional grape planting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Using the mathematical induction,organic grape area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Xinjiang, Gansu), the Bohai Bay Area (Shandong, Liaoning) and North China (Inner Mongolia).The basic distribution in latitude 35 degrees to 43 degrees.It forecasts organic grape will develop to the south in the next few ye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grape.开展全国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研究,确定划分依据及影响因素,收集全国各区域环境信息和葡萄种植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大致描绘出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图。有机葡萄种植受到水、土壤、空气、热和光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等的影响,也受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等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这些因素的必然引起有机葡萄种植区域的差异,出现相对的优势与非优势区域,导致其布局变化[6]。 有机葡萄的优势区域需要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价格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等。主要特征为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立足于该区域内的某些优势;规模化和高效[7]。1 研究背景1.1 世界葡萄现状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统计数据库数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世界葡萄的总面积和总产量相对平稳,2013年略有增加,见表1-1。图1-1和图1-2是2009-2013年世界葡萄总面积和总产量趋势图,可看出在2013年葡萄产量增加的增幅较大。 表1-2是FAO统计数据库数据统计2013年世界排名前五位水果总面积及总产量,葡萄在总面积上排在第二位,总产量为第五位。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葡萄在世界水果种植中拥有重要地位及影响力,世界范围内葡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表1-1 2009-2013年世界葡萄总面积及总产量统计年份总面积(公顷)总产量(吨)20097161921.00 68342094.20 20107076314.55 67543861.16 20117046398.01 70041901.01 20127036727.47 68602220.47 20137155186.59 77181121.92 表1-2 2013年世界排名前五位水果总面积及总产量统计序号名称总面积(hm2)序号名称总产量(t)1柑橘9678766.341柑橘135761181.42 2葡萄7155186.592西瓜109278714.42 3苹果5217601.393香蕉106714204.76 4香蕉5079009.224苹果80822520.63 5西瓜3489207.315葡萄77181121.92 图1-1 2009-2013年世界葡萄总面积趋势图图1-2 2009-2013年世界葡萄总产量趋势图1.2 中国葡萄现状1.2.1 中国葡萄种植 根据FAO统计数据库数据统计,中国在2013年,葡萄总面积为730000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10.20%,排在世界第三位;总产量为11550024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4.96%,排在世界第一位。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葡萄第一生产国,葡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表1-3为2013年世界前十位国家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图1-3和图1-4分别为2013年世界前十位葡萄总产量和2013年世界前十位葡萄总面积的柱状图,通过这两张图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作为世界葡萄第一生产国在产量上的明显优势,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对世界葡萄产业推广作用巨大,葡萄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表1-3 2013年世界前十位国家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序号国家总面积(hm2)百分比国家总产量(t)百分比1西班牙94420013.20%中国1155002414.96%2法国76061510.63%意大利801036410.38%3中国73000010.20%美国774499710.03%4意大利7021009.81%西班牙74800009.69%5美国3948485.52%法国55183717.15%6阿根廷2337213.27%土耳其40114095.20%7智利2196513.07%智利32979814.27%8伊朗2075372.90%阿根廷28813463.73%9葡萄牙1795002.51%印度24830003.22%10澳大利亚1464622.05%南非18500002.40%全球7155186全球77181121.92图1-3 2013年世界前十位葡萄总产量图1-4 2013年世界前十位葡萄总面积1.2.2 中国葡萄产业我国常规葡萄产业优势区域划分研究不系统。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葡萄及葡萄酒生产的优势区域划分工作,会在一定优势产区栽培相应品种的葡萄或生产一些类型的葡萄酒[1]。近几年,我国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葡萄产业相关方面的研究,尤其随着中国葡萄酒的迅速发展,逐渐对一些省区或一些酿酒葡萄气候优势区域进行研究 [2]。但我国对鲜食葡萄的优势区域划分方面系统研究较少,不能给葡萄种植者或投资者提供完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3]。我国地理气候非常复杂,优势区域划分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大量的葡萄产区布局在非适宜葡萄种植的区域[4]。同时,由于种植者存在的盲目性,“追风”种植现象存在,致使葡萄产业常常呈现出混乱和无序,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葡萄品种单一和结构不合理,从而这些区域葡萄产业会因为盲目发展而失败[5]。因此有机葡萄种植区域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划分,形成优势种植区位。2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理论2.1 相关概念优势区域是指该区域相对应其他区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从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及质量等具有有利形势。2.2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源于国际贸易领域,一般用于分析国家、地区之间的生产优势、产品贸易和经济联系等等。国外对于比较优势研究多集中在其测定方法及实证研究,1980年代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被拓展到农产品或农作物区域优势和农业产业布局等研究中去[8]。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或地区为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生产擅长的产品换取生产成本较高又必须的其他产品,从而获益;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生产一种或多种相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2.1 绝对优势论 《国富论》中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两国间基于的绝对成本差异可能来源于不同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如环境条件、气候等自然因素,或者是掌握某产品的生产技术及资本累积形成人为控制的资源优势。因此,国家间在自然资源及社会因素等上的差异使得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会有不同生产成本,这就形成各个国家的绝对优势差异。2.2.2 相对优势论 相对优势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论无法解释的当某国家各种产品都居于劣势时,依旧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益现象这一不足之处。认为在某一国家两种产品都不具备绝对优势时,总有一种的绝对劣势会小一点,以此形成了相对优势[9]。2.3 比较优势理论与划分有机葡萄优势区域的联系 有机葡萄作为特色农业的一种,立足于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将比较优势转变成地区产业优势带动葡萄种植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指导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可以根据两个优势理论。根据绝对优势原则,找出自然资源如水、土、气和气候等有绝对优势的区域。根据相对优势,仔细比较优势大小,从而获取最佳优势区。3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 影响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的因素很多,下面从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产要素和社会条件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探究。3.1 生态环境 有机葡萄种植对水、土、气质量的要求由有机产品标准来规定。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时考虑标准中对有机葡萄种植水、土、气的质量要求。这些指标是用来进一步分析评价该有机葡萄区域环境的优劣。有机葡萄的优势区域须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 葡萄对土壤的适宜性较强,除了重盐碱地、沼泽地及重黏土的土壤必须经过改良后应用外,其余土壤若营养条件充足,均可直接栽培葡萄 [48]。3.2 气候条件3.2.1 水分 葡萄比较耐旱,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且年降雨量在 600mm到800 mm之间时,比较适合葡萄生长发育[10]。久旱逢雨或在采收前两个月的雨水过多,葡萄植株会旺盛的生长,浆果会迅速膨大,从而会引发其含糖量降低、风味淡、着色差,果皮也会因表面压力过大易导致裂果[11]。因此葡萄产区要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水与排水,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12]。3.2.2 温度 葡萄源于温带及亚热带,为喜温植物,对热量的要求比较高。葡萄不同品种在各个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葡萄对有效活动积温的要求比较严格,若达到了积温指标,则葡萄果实成熟良好、含糖量高、色泽鲜艳、香味浓且品质优良。3.2.3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敏感,光照的强弱、多少都会影响葡萄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及生长发育[13]。实验证明葡萄果实的品质随着光强的降低而降低。光照充足时,葡萄浆果产量较高,色泽较好,品质优良;光照不足时,葡萄植株细弱,叶色变浅,花序瘦小,花器官分化度差,易受冻害,且影响次年的植株生长和结果。3.2.4 纬度和海拔 数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的葡萄产区分布在北纬 20°~52°之间及南纬 30°~45°之间,而且绝大部分葡萄产区分布在北半球,海拔高度大约在400~600米。中国葡萄产区多分布在北纬35°~43°度之间,但海拔变化大。在大范围内纬度和海拔是直接影响温度和热量的重要因素。3.2.5 常用的气候指标3.2.5.1 热量指标(1)有效积温有机葡萄植株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个对有机葡萄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它是有机葡萄在整个生长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Amerine 和 Winkler[14]在分析葡萄酒质量与气候关系中提到了葡萄有效积温,在这里以有机葡萄生长期大于等于10℃日平均温度相加起来作为有效积温。(2)光热系数 法国学者布朗纳Branas[15]综合葡萄温度和光照两个因素,提出了光热系数[I(Rt)]理论。在法国 葡萄I(Rt)值变化在 2.95到6.70 之间,而布朗纳将2.60作为葡萄区划的临界值,当I(Rt)<2.60 时,一般认为该地区不能栽培葡萄。布朗纳又提出了不同成熟期品种葡萄对光热系数I(Rt)的不同要求,他认为葡萄早熟品种I(Rt)在2.6到2.8之间,晚熟品种应大于 4.5 才可以正常成熟。计算公式式中I(Rt)为光热系数; X为日平均气温高于10℃时期的温度总和; H为同时期的光照持续的小时之和。(3)无霜期 无霜期是指从春天出现的最有一次0℃开始到秋天出现的第一次0℃之间的时间段。无霜期长度的大小会影响葡萄植株的生长及浆果成熟情况。无霜期过短,在春天易使葡萄芽受冻,影响挂果;在秋天过早的霜降打落葡萄植株叶片,会减少糖在枝条内的分配和葡萄浆果中的积累。所以,充足的无霜期可以保证有机葡萄浆果的成熟和葡萄植株营养的累积[16]。 一般,有机葡萄正常生长期需要150天左右,晚熟品种生长期会更长一些。李华在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中将平均无霜期大于等于160天,30年中无霜期小于150天的次数不超过3次作为适宜葡萄栽培的最低限值[17]。3.2.5.2 水分指标(1)水热系数 谢良尼诺夫于1937年提出水热系数K,用以衡量某区域湿润程度的指标,后来也被用于葡萄区域划分中。据计算,世界上著名酿酒葡萄产区的收获期K值基本都小于1.5[18]。罗国光在对全国进行了葡萄栽培区域划分时,以 7~9月的平均水热系数(K)作为葡萄二级区划指标。计算公式式中K为水热系数; ∑Ta为成熟期大于10℃的日平均气温; ∑P为同期降雨量。(2)干燥度 干燥度指标实际上是用来衡量了一个区域的降水量是否满足葡萄生长所需水量。通过对有机葡萄生长季干燥度的计算值,可以作为判断有机葡萄优势区域的指标之一。干燥度DI是指蒸发蒸腾量与降水量的比值[19]。干燥度DI=1.0时,表示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恰好相等;在一定范围内DI值愈大,说明愈干燥,葡萄处于干旱胁迫状态,此时更有利于浆果中糖分和酚类物质积累,提高葡萄浆果品质,同时也可以防止病虫害等;DI值愈小则说明愈湿润,不利于葡萄浆果糖分和酚类物质积累,容易引发病害流行,影响葡萄含糖量、着色度和香味等品质,从而影响有机葡萄的经济栽培性。一般认为DI<1.0时不适宜种植葡萄;1.0目录
摘要3
关键字3
Abstract.3
Key words .3
引言3
1 研究背景4
1.1 世界葡萄发展4
1.2 中国葡萄发展5
2 有机葡萄区域理论7
2.1 相关概念7
2.2 比较优势理论7
2.3 比较优势理论与划分有机葡萄优势区域的联系7
3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7
3.1 生态环境7
3.2 气候条件7
3.3 生产因素9
3.4 市场条件9
4 常规葡萄优势区域布局9
4.1 国内葡萄产业9
4.2 20032013中国葡萄种植10
4.3 2012年中国各省葡萄产量.10
4.4 常规葡萄优势区域划分11
5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布局12
5.1 国内有机葡萄12
5.2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14
5.3 有机葡萄划分优势区域的意义15
6 讨论15
6.1 结论15
6.2 不足自处16
6.3 展望..16
致谢.16
参考文献.16
有机葡萄产地优势区域划分研究
环境科学学生 张哲予
引言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2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