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超显微结构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采用模拟遮荫试验,探讨外源施用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cPDIO和钨酸钠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叶片超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其Rubisco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条件(L1)下,外源施加ABA及NO-ABA可明显降低紫花苜蓿生物量的降幅和增加叶面积(P<0.05),缓解弱光对紫花苜蓿生长的胁迫作用;外源施加ABA可减少紫花苜蓿叶片叶绿体中淀粉的降解,维持片层结构的完整性,维持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叶绿体的完整性;外源施加NO及NO-ABA可明显增加紫花苜蓿的Cond、CI、Tr和CE,从而保持较高的Pn;外源施加NO-ABA及ABA可明显增加紫花苜蓿Rubisco酶的活性(P<0.05)。重度遮荫条件(L2)下,外源施加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的根、茎、叶和单株生物量,叶片显微结构完整性、光合特性及Rubisco酶活性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外源施加NO-ABA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弱光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2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地区概况 2
1.2 试验设计 3
1.3 参数测定 3
1.3.1 植物根茎叶和叶面积的测定 3
1.3.2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3
1.3.3 叶片超显微结构的测定 3
1.3.4 Rubisco酶活性的测定 3
1.4数据分析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根茎叶及叶面积的变化结果分析 4
2.2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的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分析 4
2.3弱光胁迫及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处理下紫花苜蓿光合特殊的变化 5
2.4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Rubisco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分析 10
3 讨论 10
3.1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根茎叶及叶面积的影响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12
3.3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3.4外源NOABA及其生物抑制剂对Rubisco酶活性的影响 14
4.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超显微结构 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引言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往的猪粮结构已不可支持现阶段的需求,“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开始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化[1]。三元种植模式对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及土壤的质量和对病虫害的防止具有重要作用,对家畜产品产量提高和优质程度的提高以及牧草产品本身的进出口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我国常见的三元种植模式是利用耕地的边界和间作效应来提高牧草的生产面积,提高牧草产量,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在经济和生态两方面都体现出强大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区的重要种植模式,在农田中间作牧草已经成为了农民的重要选择。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根系发达、生长快速,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营养成分丰富,被誉为“牧草之王”。另外,紫花苜蓿能够产生根瘤菌,固氮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肥田,减少氮肥施用量,不但不会干扰农田作物的生长,反而会提高农田作物的产量。因此,紫花苜蓿成为农民农田中间作牧草的首选物种。
然而,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随着遮阴程度增加,紫花苜蓿会产生茎秆细长生长,地下部生物量减少,根冠比下降,单位面积叶片生物量下降,产草量下降。在实践中,紫花苜蓿的光照受到农田作物的影响,实际光照条件弱于单独种植苜蓿的条件,苜蓿的生长发育都受到了影响。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ABA和NO主要参与植物的光合调控、气孔运动;消除活性氧自由基带来的膜损伤;保护膜结构,使相应的抗性基因能够正常表达;在受到胁迫之后的恢复过程中,起着信号传递的作用[2],表明外源NOABA可能缓解弱光对植物的胁迫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关研究仍未见报道。据此,本研究拟通过研究施加外源NO和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叶片超微结构、光合特性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外源施加NO和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缓解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为粮草间作中紫花苜蓿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区概况
实验地点设在大学逸夫楼实验基地。江苏省南京市位于31°14′﹣32°37′N,118°22′﹣119°14′E,年平均气温15.3℃,平均年降水量为1106.5 mm,全年光照时间为18162503 h。属于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试验设计
实验采用的紫花苜蓿品种为“吉利”,秋眠级6,由河南世纪天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供种,是适宜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区并被广泛引种的优良品种。
2016年10月上旬,将紫花苜蓿播种于混合好的基质中(蛭石:石英砂:营养土为1:1:2),共播60盆,全光照下育苗。苗高3—5 cm时间苗,每盆保留5株长势均匀、生长良好的紫花苜蓿幼苗。
2017年3月上旬,将花盆移入不同遮光强度的大棚。大棚规格为3 m×4.5 m,设两种遮荫梯度,采用TES1339照度计测定其光强,一层遮阳网为全光照的(46.3±1.8)%,记为L1,二层遮阳网为全光照的(28.5±0.7)%,记为L2,未遮阴大棚光强为对照,记为L0。叶面喷施6种不同处理,分别为0.1mmolL1SNP,2.5mmolL1钨酸钠,0.1mmolL1cPDIO,5mgL1ABA,2.5mmolL1钨酸钠+0.1mmolL1cPDIO, 0.1mmolL1SNP+5 mgL1ABA,L0及各遮阴棚中植株的叶片喷施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CK)。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隔1天喷施一次,总共喷施3次,每次500 m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1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