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粳8号不同稻作方式生育变化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华粳8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11年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并且在201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的综合性状比较优异,综合抗性好,具有不错的推广价值。本研究以华粳8号为材料,选择直播、机插、移栽三种不同稻作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系统比较了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在生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方面的影响,从而探索出属于华粳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便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稻作方式华粳8号的生育期、叶龄进程、株高及节间长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有差异,产量表现为移栽稻>机插稻>直播稻,本研究结果可为华粳8号提供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华粳8号在生产上提质增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华粳8号,稻作方式,生育变化,栽培配套技术
目 录
1 引言 1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设计 2
2.2 观察测定项目与方法 2
3 数据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生育期的影响 3
3.2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叶龄进程的影响 4
3.3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茎蘖动态和成穗率的影响 4
3.4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株高及节间长度的影响 5
3.5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
3.6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
3.7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7
4 华粳8号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8
4.1 直播稻 8
4.2 机插稻 10
4.3 移栽稻 12
结论 14
致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大米是世界上三分一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1]。全球大约75%的稻米供应来自亚洲7900万公顷的灌溉水稻[2]。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尽管中国在种植面积上略低于印度,但水稻单产较高,2014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7%。我国6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人口习惯以稻米为主食,消费需求量极其巨大[3]。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水稻,高产量、高质量的水稻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粮食生产的需要。提高我国水稻总产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4]。我国耕地资源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占有耕地不断下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后背资源严重不足[5]。城市规模扩张过快、过大,非农用建设用地需求逐步扩张,导致农用地不断被占用,耕地面积锐减。从上述情况看,提高单产应该是我国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可以从优良的水稻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措施这两个方面着手,其中稻作方式是栽培措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工移栽、机械插秧、直播等方式是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三种稻作方式。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靠拢,农村留守劳动力存在妇女儿童较多、年龄较大的问题,劳力弱化,机插、抛秧、直播等轻简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以手栽为主的精耕细作方式[6]。现在农村产业、农村经济、劳力结构和农业资源利用的不断优化与调整,水稻生产机械化在近年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2010年我国移栽、种植水平机械化还不到10%,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仅有20%左右[7],到了2012年耕地、种植、收获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 69.04%[8]。我们需要具有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等特点的水稻品种,也需要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优产的同时能够大幅度省力、省工、节约成本的轻简栽培技术。
稻作方式的变化对包括初级耕作、苗床准备、种植、除草和水分管理在内的农场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9],这对水稻生长尤其是幼苗生长发育和水稻冠层结构的建立具有相当大的影响[10]。育苗移栽包括人工移栽和机械移栽,水稻秧苗发育通常由于拔根和重新种植引起的根部受伤而延迟[11]。此外,秧苗水分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平衡也发生变化,导致叶片枯萎或部分死亡[12]。因此,秧苗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滞不前,这就是所谓的“移栽休克”[11,12]。据报道从播种到分蘖中期/抽穗期的时间较短[13],在其早期阶段的根系较浅但活力高,生物产量较高[14]。稻作方式的变化通常会导致营养生长阶段水稻秧苗/分蘖特性的显著差异,这最终将影响水稻产量以及肥料、水和太阳能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华粳8号是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综合抗性好、优质、熟相佳、分蘖性强等特点,综合性状较突出,田间抗性强,特别是抗稻瘟病等病虫害,适合机插、直播等栽培方式[15]。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适合华粳8号的稻作方式,并对不同的稻作方式提出不同的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规模化种植华粳8号高产优质栽培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年在江苏大华种业育种研究院淮安研究所展示基地进行。基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白马湖农场,土壤类型为粘壤土,土地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25.90 g/kg,全氮含量为1.68 g/kg、有效磷含量为5.96 mg/kg,有效钾含量为149.07 mg/kg,前作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在400 kg/亩左右,小麦收获后秸秆切碎,全量机械还田。试验材料选择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华粳8号。根据“土壤农化分析”确定土壤取样和性质[16],试验设置了三种稻作方式直播、机插、移栽随机排列,3次重复,示范面积为12亩。试验设计如下:
(1)直播稻 旱直播日期为6月4日,播量6.0公斤/亩。直播稻一生施纯氮22.1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8:2,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2)机插稻 塑料硬盘育秧,播种期为5月26日,每个秧盘的播种量为100g,以秧田与大田面积比1:8配置,6月16日机插,行株距为25cm×12cm,每亩栽插2.2万穴,每穴45苗,基本苗数为7.5万/亩,机插稻一生施纯氮21.6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7:3,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3)移栽稻 采用湿润育秧,5月10日落谷,6月13日人工移栽,行株距为30cm×14cm,每亩移栽1.6万穴左右,每穴45苗,基本苗数为5.9万/亩,移栽稻一生施纯氮20.5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7:3,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目 录
1 引言 1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设计 2
2.2 观察测定项目与方法 2
3 数据结果与分析 3
3.1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生育期的影响 3
3.2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叶龄进程的影响 4
3.3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茎蘖动态和成穗率的影响 4
3.4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株高及节间长度的影响 5
3.5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
3.6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7
3.7 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7
4 华粳8号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8
4.1 直播稻 8
4.2 机插稻 10
4.3 移栽稻 12
结论 14
致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大米是世界上三分一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1]。全球大约75%的稻米供应来自亚洲7900万公顷的灌溉水稻[2]。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尽管中国在种植面积上略低于印度,但水稻单产较高,2014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7%。我国6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人口习惯以稻米为主食,消费需求量极其巨大[3]。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水稻,高产量、高质量的水稻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粮食生产的需要。提高我国水稻总产量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4]。我国耕地资源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占有耕地不断下降;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后背资源严重不足[5]。城市规模扩张过快、过大,非农用建设用地需求逐步扩张,导致农用地不断被占用,耕地面积锐减。从上述情况看,提高单产应该是我国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可以从优良的水稻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措施这两个方面着手,其中稻作方式是栽培措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工移栽、机械插秧、直播等方式是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三种稻作方式。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靠拢,农村留守劳动力存在妇女儿童较多、年龄较大的问题,劳力弱化,机插、抛秧、直播等轻简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以手栽为主的精耕细作方式[6]。现在农村产业、农村经济、劳力结构和农业资源利用的不断优化与调整,水稻生产机械化在近年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2010年我国移栽、种植水平机械化还不到10%,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仅有20%左右[7],到了2012年耕地、种植、收获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 69.04%[8]。我们需要具有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等特点的水稻品种,也需要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优产的同时能够大幅度省力、省工、节约成本的轻简栽培技术。
稻作方式的变化对包括初级耕作、苗床准备、种植、除草和水分管理在内的农场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9],这对水稻生长尤其是幼苗生长发育和水稻冠层结构的建立具有相当大的影响[10]。育苗移栽包括人工移栽和机械移栽,水稻秧苗发育通常由于拔根和重新种植引起的根部受伤而延迟[11]。此外,秧苗水分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平衡也发生变化,导致叶片枯萎或部分死亡[12]。因此,秧苗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滞不前,这就是所谓的“移栽休克”[11,12]。据报道从播种到分蘖中期/抽穗期的时间较短[13],在其早期阶段的根系较浅但活力高,生物产量较高[14]。稻作方式的变化通常会导致营养生长阶段水稻秧苗/分蘖特性的显著差异,这最终将影响水稻产量以及肥料、水和太阳能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华粳8号是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综合抗性好、优质、熟相佳、分蘖性强等特点,综合性状较突出,田间抗性强,特别是抗稻瘟病等病虫害,适合机插、直播等栽培方式[15]。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稻作方式对华粳8号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适合华粳8号的稻作方式,并对不同的稻作方式提出不同的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规模化种植华粳8号高产优质栽培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年在江苏大华种业育种研究院淮安研究所展示基地进行。基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白马湖农场,土壤类型为粘壤土,土地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25.90 g/kg,全氮含量为1.68 g/kg、有效磷含量为5.96 mg/kg,有效钾含量为149.07 mg/kg,前作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在400 kg/亩左右,小麦收获后秸秆切碎,全量机械还田。试验材料选择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华粳8号。根据“土壤农化分析”确定土壤取样和性质[16],试验设置了三种稻作方式直播、机插、移栽随机排列,3次重复,示范面积为12亩。试验设计如下:
(1)直播稻 旱直播日期为6月4日,播量6.0公斤/亩。直播稻一生施纯氮22.1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8:2,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2)机插稻 塑料硬盘育秧,播种期为5月26日,每个秧盘的播种量为100g,以秧田与大田面积比1:8配置,6月16日机插,行株距为25cm×12cm,每亩栽插2.2万穴,每穴45苗,基本苗数为7.5万/亩,机插稻一生施纯氮21.6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7:3,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3)移栽稻 采用湿润育秧,5月10日落谷,6月13日人工移栽,行株距为30cm×14cm,每亩移栽1.6万穴左右,每穴45苗,基本苗数为5.9万/亩,移栽稻一生施纯氮20.5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氮肥比例7:3,五氧化二磷6.0公斤/亩,氧化钾6.0公斤/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