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翅目昆虫标本研究
本文对采集的标本和文献查阅到的江苏省脉翅目昆虫进行了初步整理,共有7个科38种,其中蝶角蛉科3属4种、草蛉科18属19种、粉蛉科1属1种、褐蛉科3属3种、蚁蛉科6属6种、螳蛉科4属4种、栉角蛉科1属1种,记录了江苏脉翅目昆虫各个种的中文名称、学名、异名、别名,补充了这些种的江苏分布记录。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调查区概况4
1.2.2□调查方法4
2□结果与分析4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A脉翅目昆虫鉴定标本照片............................................................................ 12
图1 锯角蝶角蛉Acheron trux背面观..................10
图2 黄脊蝶角蛉Hybris subjacens Walker背面观......................................................11
图3 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侧面观................................................. ....11
图4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侧面观.................................................................. .......11
图5 全北褐蛉Hemerobius humulinus Linnaeus背面观.............................................12
江苏省脉翅目昆虫
引言
脉翅目主要包括草蛉、粉蛉、蚁蛉、褐蛉、螳蛉等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1],中国记载近200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脉翅目绝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肉食性,捕食蚜虫、叶蝉、粉虱、蚧、鳞翅目的幼虫和卵以及蚁、螨等,其中不少种类在害虫的生态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用于生物防治的有草蛉科和粉蛉科,可用于生物防治的还有褐蛉科。
通过对江苏脉翅目昆虫的采集调查,并参阅相关文献,共得到江苏脉翅目昆虫7个科38种。即蝶角蛉科3属4种、草蛉科18属19种、粉蛉科1属1种、褐蛉科3属3种,蚁蛉科6属6种、螳蛉科4属4种,栉角蛉科1属1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所用的昆虫标本来自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采集时间从2008年至2013年。
1.2方法
1.2.1调查区概况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介于116°18′121°57′E,30°45′35°20′N之间。境内平原辽阔,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分布于长江南北,主要山脉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界与古北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其中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这两大动物地理区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形结构、有利的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的多样性,适宜于脉翅目昆虫某些种的生长繁殖。
1.2.2调查方法
搜集从2008至2013年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内的脉翅目昆虫标本,所有标本采用灯诱和网捕的方法采集,依据相关资料将它们鉴定到种,并分析查阅这些种的寄主和地理分布资料。
2结果与分析
经过调查和研究,共得出江苏省脉翅目昆虫7个科38种。
2.1江苏省脉翅目昆虫名录
2.1.1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蝶角蛉成虫中到大型,多数种类复眼被一横沟分为上下两半,翅脉网状,痣下室短宽。幼虫在我国古书中称为“蝓蝼”,体扁平,头方型.基部凹而侧角凸,上颚内侧有小齿。体侧的指状突显著,中、后胸背2对,腹部每节1对。体背及指状突上有顶饰毛。本科全国已知22种[1],江苏已知4种[1]。
2.1.1.1锯角蝶角蛉Acheron trux (Walker, 1853)(图1)
猎物:捕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检查标本:1头,江苏盱眙,20081211,采集人不详。
分布:江苏(南京[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浙江,陕西,湖南,台湾,广东, 云南,福建,湖北,江西;印度;缅甸;锡金;马来西亚;孟加拉;不丹;柬埔寨;日本;老挝;泰国;越南。
2.1.1.2长翅锯角蝶角蛉 Acheron trux loguax (Walker, 1853)
异名:Ascalaphus loguax Walker, 1853。
分布:江苏(南京)[2],上海;印度。
2.1.1.3黄脊蝶角蛉 Hybris subjacens Walker, 1853(图2)
猎物:捕食鳞翅目等多种小虫。
检查标本:1头,江苏盱眙,20081210,采集人不详。
分布:江苏(南京[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盱眙),东北,河南,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广东,台湾;日本;朝鲜;越南。
2.1.1.4黄花蝶角蛉Libelloides sibiricus Eversmann,1850
猎物:捕食鳞翅目等多种小型昆虫。
分布:江苏[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俄罗斯;朝鲜。
2.1.2草蛉科(Chrysopidae)
前翅Rs仅1支直接发自主干;前缘横脉不分叉;翅缘在脉间无缘饰;体常为绿色、黄色、黄白色; 触角丝状细长。本科全国已知184种[1],江苏已知19种[1]。
2.1.2.1秉氏边草蛉Brinck ochrysazina (Navás, 1933)
分布:江苏(宜兴)[4],浙江,湖北。
2.1.2.2 Chrysopa cephalica Navás, 1936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或绪论)3
1□材料与方法4
1.1□材料 4
1.2□方法 4
1.2.1□调查区概况4
1.2.2□调查方法4
2□结果与分析4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A脉翅目昆虫鉴定标本照片............................................................................ 12
图1 锯角蝶角蛉Acheron trux背面观..................10
图2 黄脊蝶角蛉Hybris subjacens Walker背面观......................................................11
图3 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侧面观................................................. ....11
图4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侧面观.................................................................. .......11
图5 全北褐蛉Hemerobius humulinus Linnaeus背面观.............................................12
江苏省脉翅目昆虫
引言
脉翅目主要包括草蛉、粉蛉、蚁蛉、褐蛉、螳蛉等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1],中国记载近200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脉翅目绝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肉食性,捕食蚜虫、叶蝉、粉虱、蚧、鳞翅目的幼虫和卵以及蚁、螨等,其中不少种类在害虫的生态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用于生物防治的有草蛉科和粉蛉科,可用于生物防治的还有褐蛉科。
通过对江苏脉翅目昆虫的采集调查,并参阅相关文献,共得到江苏脉翅目昆虫7个科38种。即蝶角蛉科3属4种、草蛉科18属19种、粉蛉科1属1种、褐蛉科3属3种,蚁蛉科6属6种、螳蛉科4属4种,栉角蛉科1属1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所用的昆虫标本来自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采集时间从2008年至2013年。
1.2方法
1.2.1调查区概况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介于116°18′121°57′E,30°45′35°20′N之间。境内平原辽阔,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分布于长江南北,主要山脉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界与古北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其中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这两大动物地理区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形结构、有利的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的多样性,适宜于脉翅目昆虫某些种的生长繁殖。
1.2.2调查方法
搜集从2008至2013年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内的脉翅目昆虫标本,所有标本采用灯诱和网捕的方法采集,依据相关资料将它们鉴定到种,并分析查阅这些种的寄主和地理分布资料。
2结果与分析
经过调查和研究,共得出江苏省脉翅目昆虫7个科38种。
2.1江苏省脉翅目昆虫名录
2.1.1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蝶角蛉成虫中到大型,多数种类复眼被一横沟分为上下两半,翅脉网状,痣下室短宽。幼虫在我国古书中称为“蝓蝼”,体扁平,头方型.基部凹而侧角凸,上颚内侧有小齿。体侧的指状突显著,中、后胸背2对,腹部每节1对。体背及指状突上有顶饰毛。本科全国已知22种[1],江苏已知4种[1]。
2.1.1.1锯角蝶角蛉Acheron trux (Walker, 1853)(图1)
猎物:捕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检查标本:1头,江苏盱眙,20081211,采集人不详。
分布:江苏(南京[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浙江,陕西,湖南,台湾,广东, 云南,福建,湖北,江西;印度;缅甸;锡金;马来西亚;孟加拉;不丹;柬埔寨;日本;老挝;泰国;越南。
2.1.1.2长翅锯角蝶角蛉 Acheron trux loguax (Walker, 1853)
异名:Ascalaphus loguax Walker, 1853。
分布:江苏(南京)[2],上海;印度。
2.1.1.3黄脊蝶角蛉 Hybris subjacens Walker, 1853(图2)
猎物:捕食鳞翅目等多种小虫。
检查标本:1头,江苏盱眙,20081210,采集人不详。
分布:江苏(南京[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盱眙),东北,河南,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广东,台湾;日本;朝鲜;越南。
2.1.1.4黄花蝶角蛉Libelloides sibiricus Eversmann,1850
猎物:捕食鳞翅目等多种小型昆虫。
分布:江苏[2](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区)[3],黑龙江,内蒙古,浙江,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俄罗斯;朝鲜。
2.1.2草蛉科(Chrysopidae)
前翅Rs仅1支直接发自主干;前缘横脉不分叉;翅缘在脉间无缘饰;体常为绿色、黄色、黄白色; 触角丝状细长。本科全国已知184种[1],江苏已知19种[1]。
2.1.2.1秉氏边草蛉Brinck ochrysazina (Navás, 1933)
分布:江苏(宜兴)[4],浙江,湖北。
2.1.2.2 Chrysopa cephalica Navás, 193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