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路径的分析与思考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的考察(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体现在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方面,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日渐高涨,参与的方法与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三个社区的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到如下问题居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方式单一,参与的主体作用缺失等。这些不足是由于当前的自治体制本身存在缺失、政府越权干预现象较为严重、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高、参与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的。只有从健全居民自治制度、明确政府在管理中的职权、拓展居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供居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培育居民政治参与的意识等方面入手,才能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目录
一、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意义 2
二、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不同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差异调查 2
(一) 访谈调查设计 3
(二) 访谈结果统计分析 3
三、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9
(一)居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 10
(二)居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单一 11
(三)居民参与主体作用缺失 11
四、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一)居民自治体制方面存在障碍 12
(二)政府越权干预现象较为严重 12
(三)社区居民政治参与能力不高 12
(四)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意识不强 13
五、 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策略建议 13
(一)健全居民自治制度 13
(二)明确政府在管理中的职权 14
(三)拓展居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15
(四)提高居民政治参与的能力 15
(五)培育居民政治参与的意识 1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社区居民政治参与访谈问卷 19
致 谢 20
一、前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体现在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方面,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日渐高涨,参与的方法与途径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社区自治现状下,对“不同的社区居民在参与方法和途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引起的?”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具体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提出该选题是对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现状的一个积极适应。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思想出现较早,早在古希腊的政治学说中就已经孕育出了关于政治参与的观念。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维巴与阿尔蒙德对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与墨西哥这五个国家的公民参与的区别进行了研究,公民参与的概念开始被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之中。自此之后,各种关于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早期的“人民主权思想”。关于公民参与的理论研究中,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他站在公民个体参与的角度,始终围绕公民参与政治决策来进行研究。卢梭的理论强调了“参与不仅仅是一套民主制度安排中的保护性附属物,它也对参与者产生一种心理效应,能够确保在政治制度运行和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互动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和态度之间具有持续的关联性。”
第二,参与式民主政治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是英国的道格拉斯柯尔最先提出来的,这位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对原有民主思想进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民主的观点:“真正的民主政治不应当在单独的、无所不能的议会中去寻求,而应当在各种有调节的职能的代表团体这种制度中去寻求。” 由此可见,参与式民主理论是针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提出来的,他强调了公民这一参与主体的多渠道与多角度参与民主。之后,汉娜阿伦特同样针对传统代议制民主的缺陷,提出让参与式民主制度来替代代议制民主的观点。而参与式民主的代表人物克弗森与帕特曼则认为,参与民主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大众对公共政策进行参与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官僚体制信息掌握不全带来的缺陷,从而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公共政策的失误率。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城市居民社区政治参与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且最新的研究资料有两篇。胡盼盼(2017)认为:城市居民社区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制度层面以及旧有的管理体制。内部因素主要受到居民自身观念与政治参与水平的制约。胡宝文,孙春霞(2016)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程度还不高,但这不能否认我国基层民主的性质。只有对造成我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程度滞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提出有实践意义的自治策略。
第二,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现状及途径方面的研究。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何海兵(2008)与常晟(2015)的研究成果。虽然两篇文章都是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一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是前者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因而有些泛泛而谈。后者则不仅仅看到了当前我国居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还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有效策略建议,因此这篇论文更为专业,也更加详尽,有思想深度。
总体来说,我国关于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现状及途径方面的研究较为宽泛,缺乏详尽的调查数据,因而研究稍显单薄。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发展水平还较低。理论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丰富的。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资料也就相对匮乏。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论文通过访谈调查,对我国城市居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研究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而对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研究成果是一种补充与丰富。因此,本研究在丰富我国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理论研究成果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2.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基层民主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虽然已经成为了我国民主政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实成效上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民主制度层面到民主实践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跨越。居民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才能真正利用好自身的民主权益,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本研究注重了在问题的背后寻找原因,并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来提出建设性的居民政治参与的策略性建议,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与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