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大政治参与现状及问题研究以青年政治为例(附件)
摘 要女大学生作为优秀的女性群体和大学生群体,在公民政治参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思想活跃、胸怀远大抱负,一心想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她们拥有较高文化科技素养,代表了我国未来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她们参政水平与我国女性未来的参政水平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以公民资格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学院女大学生为例展开调研,分析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与形式。
目 录
一、绪论 6
(一)问题的提出 6
(二)研究的意义 6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7
二、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相关理论阐释 7
(一)政治社会化理论 7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 8
三、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8
(一)政治参与内容 8
(二)政治参与渠道 10
(三)政治参与类型 11
四、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12
(一)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12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2
五、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与形式 14
(一)加强政治参与制度建设 14
(二)加强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教育 14
(三)增强女大学生自身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15
结 论 16
附录一 19
附录二 22
致 谢 23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政治参与,这也是我国民主社会的本质,同时也是支撑我国政治系统顺利运转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政治参与可以说是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作为拥有我国大学生整体数量将近一半的女大学生,在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组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整体的重要部门之一。
学院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办学上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其在发挥自身政治优势以及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持续坚持德育教学,使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在每位教师内心深处扎根,不断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因此,以地方青年政治院校为调研对象,探究女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文献检索,目前关于此类院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尚未展开。此选题选择学院为调查样本,并与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结合,调查我国现阶段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探索提升高校女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方式与路径,进而提高大学生乃至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增加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选题通过对学院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的调查与研究,深入探索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的新路径,发掘其特有的政治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参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
2.实践意义
对女大学生自身而言,政治参与不仅是其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政治心理不断塑造和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论文探究提高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新路径,不仅对女性群体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政治素养,使其进一步了解了民主观念,提升了参政能力,使自己的政治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得到大力提升。另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以政治社会化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对样本——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访谈以及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分析归纳高校女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态度、意愿以及行为等规律,以此得出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速度的提升。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和有关学术报告进行综合参考,对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理念进行分析、综述,提出以学院为视角的创新课题。
(2)问卷法。向学院全校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访谈法。针对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对相关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4)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鉴于本项目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中以政治学为主,同时辅以法学、社会学、女权的理论与方法,以图开拓视野,使结论更富有说服力,使意见和建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基础
通过专业课以及课外学习对论文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扎实的写作能力。并且对该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导师进行讨论,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框架等也已经有了初步成熟的思考,可以进行论文创作。
2.资料保证
我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相关藏书,并且学校已购买CNKI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有充足的数据资源以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的访谈提纲,可以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
二、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相关理论阐释
(一)政治社会化理论
总体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对社会成员自身的政治认知及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塑造的社会成员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对政治知识的认知能力,巩固自身的政治态度,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从而使自身的政治行为不断内化为政治人格。而高校女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是指女大学生不断向政治人格内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女大学生不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教化,使自身的政治人格得到完善。总体来说,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女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得到大力提升,促使女大学生更加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政治环境,积极传承和创新政治文化。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萌芽最早是在1960年,阿诺德考夫曼(美国)最先提出了“参与式民主”,但是直到1970年,此理论才正式形成。而其正在的形成标志是卡罗尔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的出版。佩特曼反对传统的将精英政治参与看作是政治稳定的关键的观点,指出真正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政治权利。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是肯定了参与在民主构建中地位和价值。通过审视佩特曼的观点,参与是权力和义务的结合,更是自我发展的保障。根据佩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可以看出,新媒体所呈现出便捷性、隐匿性、平等性等特点颠覆了大学生以往的政治参与方式,赋予大学生政治参与地位和权利的平等,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场域,给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参与带来诸多优势,同时他提出的参与的教育功能对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及效能感也有重要的启示。因此,参与民主理论对于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目 录
一、绪论 6
(一)问题的提出 6
(二)研究的意义 6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7
二、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相关理论阐释 7
(一)政治社会化理论 7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 8
三、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8
(一)政治参与内容 8
(二)政治参与渠道 10
(三)政治参与类型 11
四、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12
(一)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12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2
五、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与形式 14
(一)加强政治参与制度建设 14
(二)加强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教育 14
(三)增强女大学生自身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15
结 论 16
附录一 19
附录二 22
致 谢 23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的核心就是政治参与,这也是我国民主社会的本质,同时也是支撑我国政治系统顺利运转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政治参与可以说是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作为拥有我国大学生整体数量将近一半的女大学生,在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组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整体的重要部门之一。
学院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办学上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其在发挥自身政治优势以及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持续坚持德育教学,使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在每位教师内心深处扎根,不断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因此,以地方青年政治院校为调研对象,探究女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文献检索,目前关于此类院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尚未展开。此选题选择学院为调查样本,并与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结合,调查我国现阶段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探索提升高校女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方式与路径,进而提高大学生乃至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增加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选题通过对学院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的调查与研究,深入探索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的新路径,发掘其特有的政治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参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
2.实践意义
对女大学生自身而言,政治参与不仅是其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政治心理不断塑造和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论文探究提高高校女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新路径,不仅对女性群体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政治素养,使其进一步了解了民主观念,提升了参政能力,使自己的政治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得到大力提升。另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以政治社会化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对样本——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访谈以及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分析归纳高校女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态度、意愿以及行为等规律,以此得出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速度的提升。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和有关学术报告进行综合参考,对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理念进行分析、综述,提出以学院为视角的创新课题。
(2)问卷法。向学院全校女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访谈法。针对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对相关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访谈,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4)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鉴于本项目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中以政治学为主,同时辅以法学、社会学、女权的理论与方法,以图开拓视野,使结论更富有说服力,使意见和建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基础
通过专业课以及课外学习对论文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扎实的写作能力。并且对该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导师进行讨论,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框架等也已经有了初步成熟的思考,可以进行论文创作。
2.资料保证
我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相关藏书,并且学校已购买CNKI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有充足的数据资源以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的访谈提纲,可以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
二、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相关理论阐释
(一)政治社会化理论
总体来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对社会成员自身的政治认知及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塑造的社会成员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对政治知识的认知能力,巩固自身的政治态度,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从而使自身的政治行为不断内化为政治人格。而高校女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是指女大学生不断向政治人格内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女大学生不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教化,使自身的政治人格得到完善。总体来说,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女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得到大力提升,促使女大学生更加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政治环境,积极传承和创新政治文化。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萌芽最早是在1960年,阿诺德考夫曼(美国)最先提出了“参与式民主”,但是直到1970年,此理论才正式形成。而其正在的形成标志是卡罗尔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的出版。佩特曼反对传统的将精英政治参与看作是政治稳定的关键的观点,指出真正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政治权利。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是肯定了参与在民主构建中地位和价值。通过审视佩特曼的观点,参与是权力和义务的结合,更是自我发展的保障。根据佩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可以看出,新媒体所呈现出便捷性、隐匿性、平等性等特点颠覆了大学生以往的政治参与方式,赋予大学生政治参与地位和权利的平等,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场域,给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参与带来诸多优势,同时他提出的参与的教育功能对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及效能感也有重要的启示。因此,参与民主理论对于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