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尿塞通片所用的丹参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优化(附件)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制备尿塞通片中的丹参有效成分之一的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最优线路。经过阅读、收集文献以及查阅丹参酮ⅡA的质量标准,最终确定使用传统水提法、乙醇回流法、超声波提取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这四种方法来进行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分别控制每种实验方法中的变量,选择出每种方法中的较优方案,并比较这四种方案,最终得出适合生产的最优方案。通过实验结果及综合分析可知: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工艺为85%乙醇,用8倍量,提取1.5 h时,丹参酮ⅡA的得率最高,为71.45%,即是丹参酮ⅡA的最优提取工艺。 目 录
1 药材背景
1.1 尿塞通片胶囊及丹参综述 1
1.2 丹参药(毒)理活性 3
1.2.1 抗血栓的作用 3
1.2.2 抗动脉粥样硬化 4
1.2.3 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4
1.2.4 保肝作用 4
1.2.5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4
1.2.6 天然抗氧化作用 4
1.2.7 性激素样作用 4
1.2.8 保护胃黏膜 5
1.2.9 抗艾滋病的作用 5
1.2.10 抗神经性疾病 5
1.2.11 清除氧自由基 5
1.3 化学成分 5
1.3.1 脂溶性成分 5
1.3.2 水溶性成分 6
1.3.3 其他成分 6
1.4 研究现状 6
1.5 目的及意义 6
2 研究丹参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
2.1 材料与方法 8
2.2 传统水提法 8
2.3 乙醇回流法 8
2.4 超声波提取法 10
2.4.1 水为溶剂 10
2.4.2 65%乙醇为溶剂 10
2.5 CO2超临界萃取法 10
2.6 三正药厂原提取工艺 11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药材背景
1.1 尿塞通片胶囊及丹参综述
尿塞通片主要成分为丹参、泽兰、桃仁、红花、赤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 水为溶剂 10
2.4.2 65%乙醇为溶剂 10
2.5 CO2超临界萃取法 10
2.6 三正药厂原提取工艺 11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药材背景
1.1 尿塞通片胶囊及丹参综述
尿塞通片主要成分为丹参、泽兰、桃仁、红花、赤芍、白芷、陈皮、泽泻、王不留行、败酱、川楝子、小茴香(盐制)、黄柏(盐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深褐色;气香,味苦。主要用于治疗肾排泄系统的疾病,也可以疏通淤阻,促进血液循环。服用方法为:3~7片/次,3次/天,一个疗程为30天,如果一个疗程效果不佳,可多服用几个疗程。暂时没有发现有服用本药所引起的身体不适。禁忌:服药期间忌酒及辛辣食物,下焦虚寒者禁用[1]。
注意事项:
1.有中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儿童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品,购买本药时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
丹参在我国历史中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其增加血流量和减缓淤阻的疗效被古今的医学学者所关注、因此它被制造成各种人体可以服用或注射的产品来治疗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丹参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脂溶性的丹参和水溶性的原儿茶醛。其中水溶性丹参和脂溶性丹参酮中包括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异丹参酮等。近些年来,其具有良好的疗效而被世人所关注,各种治疗相关疾病的产品被不断研发出来。而且脂溶性丹参的化学成分需求逐年上涨,丹参酮ⅡA的使用量更是指数般的上涨。采用科学的新型提取技术可以让丹参酮ⅡA得到更多更好的使用,更加充分合理的使用中药材资源,让生产企业可以赚比现在更多的钱,已变成企业资助医学学者们研究的动力。丹参为高45~70 cm的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且数量较多,并具须形肉质根。砖红色的外皮,乳白色的内部,干品表面为红色或枣红色,横切面平整而比较致密,部分有缝隙,可见黄白色细小筋木点放射状排列。皮部较窄,质地硬脆;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 cm;叶子大约3~7片,叶子纵向1.5~8 cm,横向1~4 cm;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总状花序,其表面长有绒毛;花萼钟型,带紫色,顶上有2个雄蕊用来释放花粉,药隔长度为1.7~2 cm;下臂的药室不育且连合,中小型果实,椭圆形,每年春末至秋初为其开花期。仲秋结果,但是结果率低于3%,丹参质脆易段,在储藏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要防止重压,也不可将其置于空气比较潮湿的环境中,防治虫蛀、吸潮生霉。在储藏前先将其置于阳光下暴晒2~3日,待外皮脱落之后,将脱落下来的皮壳去除干净,晒至全干,装袋之后将其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储存。种子储藏时一定要注意将其晒至全干,不然会影响发芽率。在储藏期间,如果发现有受潮的情况出现或储藏室的温度比较高时,应该及时处理,即进行翻垛、摊晾。在遇到高湿、高温季节时,要提前对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3]。
丹参是一种很好种植的药材因为在条件达到太阳直射10~15 h,温度控制在17±0.5 ℃,而且当空气温度达到20~30 ℃时丹参的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化。因此温度为20~30 ℃,相对湿度为80%时生长旺盛。秋季气温低于10 ℃时光合作用减弱,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气温高于30 ℃时光呼吸强烈,有机物消耗增大,根茎生长缓慢。丹参可以种植在山岗、坡地上,以阳光充足,通风好,空气潮湿,松散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较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壤、砂质土为好。在自然界丹参一般生长在环境潮湿,光照条件好,土壤养分大等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地方。丹参药材的栽培不建议用直播,因为丹参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气候的影响,故一般用幼苗移栽。丹参种子发芽也有很严格的条件,陈种发率芽极低,新种需要将温度维持在18~22 ℃之间15天才可发芽,但在上部根和下部根同时种植时,上部比下部发芽早。虽然说丹参种子的生长条件很苛刻,但是丹参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植物,冬季丹参根可以在15 ℃正常生长而不被冻死。最后,丹参生长对水的要求也很高,水少容易让丹参缺水而死,水多容易让丹参的根产生腐烂,从而造成死亡,故在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壤水量[4]。
丹参在得了叶枯病的时候首先发病的是其植株下部的叶子。首先开始腐烂,直至整株植物叶片枯萎,最后死亡。此种病情一般会发生在5月初期。防治方法一,在选用种子栽培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下种前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即用波尔多液浸泡。防治方法二,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排水,控制其湿度,对其进行施肥,使植物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丹参得菌核病,其实也就是丹参根茎被病菌所侵害,由此引起其叶片病害,最后植株整个都枯萎。此种病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扩散性及其强大,对于这种病菌的主要防治方法:及时排水,控制其湿度,保持土壤干燥。丹参植株出现根腐病时,首先发生干腐的是细根,并且会逐渐蔓延。将其根部进行切割,在断面会出现深褐色,这标志着根的维管束已经发生了病变[5]。渐渐地植株的地上部分也会枯萎,最后整个植株都枯亡。此种病害多发生在5~10月份。防治方法一,种植地选择比较干燥的坡地。防治方法二,对其进行施肥,使得植物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疏松土壤使其通风良好,促进植株生长。防治方法三,发病初期,喷洒50%托布津1000倍液[6]。根结线虫病,此种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寄生虫在进入到丹参根部之后,会寄生在寄主细胞内,存活下来,最后通过分裂生长,使丹参主根受到伤害。这些寄生虫有大有小分布在植株根的各个部位,使其功能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坏,致使整株植物枯亡。对于此种虫病的防治方法一,对种植的植株进行定期的浇灌水,但一定要注意及时排水,这是由于线虫怕水,可以杀死部分线虫。防治方法二,选择比较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尽量不选择沙性过多的土地,减少线虫的产生。粉蚊夜蛾的危害,粉蚊夜蛾的危害一般会发生在夏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