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枸杞中黄酮的含量测定及其性质的研究
摘 要本实验以采自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五个不同产地的枸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产地中枸杞黄酮含量的大小;探讨枸杞黄酮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金属离子Cu2﹢、Ca2﹢、K﹢、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宁夏枸杞的黄酮含量最高,其青海枸杞的黄酮含量最低,说明枸杞中黄酮含量因产地不同有明显差异。枸杞黄酮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对温度和光照稳定性差,应避免暴晒,强光照射。Ca2﹢、Cu2﹢对黄酮稳定性较大,K﹢、Na﹢对黄酮稳定性影响不大,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含Ca2﹢、Cu2﹢离子的容器接触。目 录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1
1.1.2 枸杞的功能成分、药理药效研究 1
1.2 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 2
1.2.2 枸杞黄酮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
1.2.3 环境因子对黄酮化合物的影响 4
1.2.4 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研究 6
1.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7
2 实验内容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9
2.2 方法 9
2.2.1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2.2.2 样品预处理 9
2.2.3 供试品的制备 9
2.2.4 黄酮的含量测定 9
2.2.5 枸杞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10
2.3 结果与分析 10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0
2.3.2 不同产地枸杞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 11
2.3.3 枸杞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枸杞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植物。全球发现有8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暖温地带,其中亚洲占78种[1]。我国分布有7个种和2个变种的枸杞:枸杞与变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及其变种黄果枸杞、新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稳定性研究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枸杞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植物。全球发现有8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暖温地带,其中亚洲占78种[1]。我国分布有7个种和2个变种的枸杞:枸杞与变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及其变种黄果枸杞、新疆枸杞、黒果枸杞、截萼枸杞、云南枸杞、柱筒枸杞[2]。该属植物主要特点为:灌木,通常有棘刺或稀无刺。单叶互生或因侧枝极度缩短而数枚凑生,条状圆柱或扁平,全缘,有叶柄或近于无柄。枸杞种植广泛,我国枸杞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的南部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枸杞适合生长的温度较低,一般在5.412.4 ℃,但最适合枸杞生长的温度为8.59.3 ℃,生长温度不适宜,会显著影响枸杞的质量和产量。枸杞全生育期时,其最适温度要在10 ℃以上,最适宜积温为3450 ℃,其中10 ℃以上积温要在32003700 ℃范围内。枸杞在强喜光条件下生长最好,宁夏地区光照充足,年日照可达25003000 h,适宜枸杞生长[3]。
1.1.2 枸杞的功能成分、药理药效研究
枸杞中营养成分较多。据检测分析枸杞子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总糖含量达(46.5%),其主要成分是枸杞多糖,枸杞子包含19种氨基酸,含有的氨基乙磺酸(牛磺酸),是唯一被报道含有牛磺酸成分的植物体,其含量可达0.2050.689%。枸杞中的维生素C含量有4080 mg/100 g,胡萝卜素含量有19.61 mg/100g,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烟酰胺含量分别达到0.1、0.2、0.7 mg/100 g。枸杞干果中B族维生素一般是鲜果中35倍[4,5],甜菜碱含量达到0.802.24%,含有黄酮类化合物0.571.07%[7,8],枸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100 g枸杞中含有钾673 mg,钠 105.2 mg,钙37 mg,镁41 mg,铁6.5 mg,锰0.79 mg,锌 1.5 mg,铜0.56 mg,磷224 mg,硒1.67 mg [6]。枸杞籽中含有约18%的油脂,主要属于油酸亚油酸类型,属于半干性并接近干性的油,枸杞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硬脂酸含量仅占3.2%,棕榈酸含量7.3%,油酸含量16.8%,亚油酸含量67.8%,亚麻酸含量3.4%,花生四稀酸含量1.5%,磷脂0.25%,同时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40.02 mg/100, SOD高达84390 U/g。
枸杞是历史悠久、药食同源、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早在《神农本早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之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学认为,枸杞性平、味甘、微苦、无毒,能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内障目晕、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泻、耳聋、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失眠多梦以及肝肾阴虚,潮热盗汗、消渴等症的方中,都颇为常用。可单用,或与补肝肾、益精补血之品配伍。
随着枸杞药理研究的深入进行,枸杞子对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血睾酮水平,起强壮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对正常健康人也有显著升白细胞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1.2 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1840年发现第一个黄酮类化合物,截止2000年统计,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超过8000个。由于这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多含有酮基而被称为黄酮。在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多具有碱性氧原子,能与矿酸成盐,所以过去也曾把黄酮类化合物称作为黄碱素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重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以C6C3C6结构为基本母核的天然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其基本碳架如图1.1
图1.1 黄酮化合物的基本母核结构
1.2.2 枸杞黄酮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2.1 抗肿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功能,方式一是通过直接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分裂繁殖而达到抗肿瘤抗癌的作用。从枸杞中提取的具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羟基或多烷基取代的黄酮。方法二是通过增强其他物质的活性间接杀死肿瘤细胞。方法三主要是指能减小甚至消灭一些致癌物质的致癌毒性。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对一些致突剂和致癌物有拮抗作用。枸杞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致癌活性,阻止化学致癌活化为致癌活化的中间物,或者诱导某些酶的活性,使致癌物脱毒,也可以与那些有致癌活性的中间物结合从而避免他们DNA结合或反应。
1.2.2.2 抗炎镇痛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可用来治疗脓肿溃疡以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疾病等,目前已发现多种黄酮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表明,氨基乙酰香豆素消炎和抗表态作用较强,比磺胺和抗生素的药效要好。杨冬梅、许实波等从穿心草中分离得到的1,6二羟基3,5二甲氧苯能使小鼠耳肿胀,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这三种急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日本学者小管卓夫等从甘草中分离得到了黄酮类成分有明显抗炎作用[9],已经作为消化性溃疡药收入到日本医药品集中。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1
1.1.2 枸杞的功能成分、药理药效研究 1
1.2 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 2
1.2.2 枸杞黄酮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2
1.2.3 环境因子对黄酮化合物的影响 4
1.2.4 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研究 6
1.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7
2 实验内容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9
2.2 方法 9
2.2.1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2.2.2 样品预处理 9
2.2.3 供试品的制备 9
2.2.4 黄酮的含量测定 9
2.2.5 枸杞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10
2.3 结果与分析 10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0
2.3.2 不同产地枸杞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 11
2.3.3 枸杞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枸杞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植物。全球发现有8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暖温地带,其中亚洲占78种[1]。我国分布有7个种和2个变种的枸杞:枸杞与变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及其变种黄果枸杞、新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稳定性研究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0
1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属植物简介
枸杞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植物。全球发现有80种左右,大多分布在暖温地带,其中亚洲占78种[1]。我国分布有7个种和2个变种的枸杞:枸杞与变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及其变种黄果枸杞、新疆枸杞、黒果枸杞、截萼枸杞、云南枸杞、柱筒枸杞[2]。该属植物主要特点为:灌木,通常有棘刺或稀无刺。单叶互生或因侧枝极度缩短而数枚凑生,条状圆柱或扁平,全缘,有叶柄或近于无柄。枸杞种植广泛,我国枸杞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的南部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枸杞适合生长的温度较低,一般在5.412.4 ℃,但最适合枸杞生长的温度为8.59.3 ℃,生长温度不适宜,会显著影响枸杞的质量和产量。枸杞全生育期时,其最适温度要在10 ℃以上,最适宜积温为3450 ℃,其中10 ℃以上积温要在32003700 ℃范围内。枸杞在强喜光条件下生长最好,宁夏地区光照充足,年日照可达25003000 h,适宜枸杞生长[3]。
1.1.2 枸杞的功能成分、药理药效研究
枸杞中营养成分较多。据检测分析枸杞子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总糖含量达(46.5%),其主要成分是枸杞多糖,枸杞子包含19种氨基酸,含有的氨基乙磺酸(牛磺酸),是唯一被报道含有牛磺酸成分的植物体,其含量可达0.2050.689%。枸杞中的维生素C含量有4080 mg/100 g,胡萝卜素含量有19.61 mg/100g,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烟酰胺含量分别达到0.1、0.2、0.7 mg/100 g。枸杞干果中B族维生素一般是鲜果中35倍[4,5],甜菜碱含量达到0.802.24%,含有黄酮类化合物0.571.07%[7,8],枸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100 g枸杞中含有钾673 mg,钠 105.2 mg,钙37 mg,镁41 mg,铁6.5 mg,锰0.79 mg,锌 1.5 mg,铜0.56 mg,磷224 mg,硒1.67 mg [6]。枸杞籽中含有约18%的油脂,主要属于油酸亚油酸类型,属于半干性并接近干性的油,枸杞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硬脂酸含量仅占3.2%,棕榈酸含量7.3%,油酸含量16.8%,亚油酸含量67.8%,亚麻酸含量3.4%,花生四稀酸含量1.5%,磷脂0.25%,同时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40.02 mg/100, SOD高达84390 U/g。
枸杞是历史悠久、药食同源、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早在《神农本早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之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学认为,枸杞性平、味甘、微苦、无毒,能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内障目晕、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泻、耳聋、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失眠多梦以及肝肾阴虚,潮热盗汗、消渴等症的方中,都颇为常用。可单用,或与补肝肾、益精补血之品配伍。
随着枸杞药理研究的深入进行,枸杞子对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血睾酮水平,起强壮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对正常健康人也有显著升白细胞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1.2 国内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1840年发现第一个黄酮类化合物,截止2000年统计,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超过8000个。由于这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多含有酮基而被称为黄酮。在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多具有碱性氧原子,能与矿酸成盐,所以过去也曾把黄酮类化合物称作为黄碱素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重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以C6C3C6结构为基本母核的天然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其基本碳架如图1.1
图1.1 黄酮化合物的基本母核结构
1.2.2 枸杞黄酮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2.1 抗肿瘤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功能,方式一是通过直接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分裂繁殖而达到抗肿瘤抗癌的作用。从枸杞中提取的具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羟基或多烷基取代的黄酮。方法二是通过增强其他物质的活性间接杀死肿瘤细胞。方法三主要是指能减小甚至消灭一些致癌物质的致癌毒性。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对一些致突剂和致癌物有拮抗作用。枸杞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致癌活性,阻止化学致癌活化为致癌活化的中间物,或者诱导某些酶的活性,使致癌物脱毒,也可以与那些有致癌活性的中间物结合从而避免他们DNA结合或反应。
1.2.2.2 抗炎镇痛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可用来治疗脓肿溃疡以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疾病等,目前已发现多种黄酮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表明,氨基乙酰香豆素消炎和抗表态作用较强,比磺胺和抗生素的药效要好。杨冬梅、许实波等从穿心草中分离得到的1,6二羟基3,5二甲氧苯能使小鼠耳肿胀,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这三种急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日本学者小管卓夫等从甘草中分离得到了黄酮类成分有明显抗炎作用[9],已经作为消化性溃疡药收入到日本医药品集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