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酯化度果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附件)

本实验采用离子交联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药物模型,制备果胶复合微球。以不同酯化度(高酯、低酯)的果胶、不同分子量(Mv≈50000、Mv≈200000)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载体材料,通过改变三者的质量比,考察各因素对包封率、载药量以及释放度的影响。最终得到,高酯果胶50kDa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1:2:1、高酯果胶50kDa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1:1:2时,在模拟胃液中可长时间缓慢释放,用于制备胃溶制剂。低酯果胶50kDa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1:1:1、低酯果胶200kDa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2:1:1时,在模拟胃液中几乎不释放,在模拟肠液中可缓慢释放,用于制备肠溶制剂。关键词 微球,高酯果胶,低酯果胶,壳聚糖,缓释制剂
目 录
1 引言 1
2 常用微球载体材料 1
2.1 合成高分子材料 1
2.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2
2.3 天然高分子材料 3
3 微球制备方法 4
3.1 乳化交联法 5
3.2 喷雾干燥法 5
3.3 凝聚法 5
3.4 溶剂蒸发法 6
3.5 离子交联法 6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5 材料与方法 7
5.1 主要材料 7
5.2 仪器 8
5.3 试验方法 8
6 结果与分析 11
6.1 牛血清白蛋白用量对载牛血清白蛋白果胶复合微球载药率的影响 11
6.2 氯化钙浓度对载牛血清白蛋白果胶复合微球的影响 11
6.3 果胶复合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率 14
6.4 人工胃液中复合微球释放度 14
6.5 人工肠液中复合微球释放度 17
6.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图像 19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缓释制剂是指在特定的释放介质中,能够减少给药次数但仍能够达到药效的制剂。它的优点在于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持久,不会发生突释现象,几乎无毒副作用。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系统常存在首过效应、以及药物释放速率不稳定等特点,不能达到良好的给药效果,将其制成缓释制剂能有效克服这些缺点,因而缓释制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微球(Microspheres)就是一种新的缓释剂型,对人体疾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微球是一种由适当溶剂高度膨胀的略微交联的聚合物颗粒,由于其特殊的特性,被应用在许多领域,如医药、水处理、油田开发及其他工业基础领域,是目前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的焦点。通常微球粒径在1~800μm,它用途广泛,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可以缩小给药次数,增加载药量,有较好的亲和性,可以达到靶向定点给药等诸多良好的功能。
2 常用微球载体材料
随着微球载体材料的发展,现在常用的微球载体材料主要包括合成、半合成高分子及天然的高分子材料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包埋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存在利用率较低,临床应用不理想的特点[1]。半合成的材料具有容易水解和性质稳定性较差的缺陷,且必须要现配现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具备增加药物自身的稳定性,使药物释放速率维持恒定的优点。
2.1 合成高分子材料
2.1.1 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种由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性能良好,绿色可循环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工艺过程中有两种途径[2]可合成聚乳酸。一种是有许多乳酸分子发生聚合反应,每个乳酸单体都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彼此之间进行脱水缩合作用,形成大分子聚合物。另一个则为单分子乳酸脱水缩合后经引发剂作用发生开环聚合反应从而得到聚乳酸。
聚乳酸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医药方面,聚乳酸可用于制造一次性输液及药物缓释包装剂等产品。L乳酸与D乳酸混合形成的聚乳酸立体配合物(SCPLA)由于其在体内可降解为CO2和H2O,以及可耐热、耐化学反应等优点,可用作微球制剂的载体材料。黄开红[3]等使用超声乳化法,将5氟尿嘧啶作为包埋物,利用聚乳酸作为载体,制得新型微球。并进行纳米微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结果显示,该法制备的微球可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增加了释药时间,导致药物能够更好的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1.2 聚己内酯
人们常将聚己内酯与聚乳酸结合使用,这是一种聚酯类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比较好的药物透过性。聚己内酯在人体内的降解可划分为两步骤[4],第一步骤是聚己内酯本身没有形变和失重,但分子量不断减少;第二阶段是分子量不断减少,当达到一定值,此时低分子量的聚己内酯会出现失重现象,变成许多碎片,降解物也会被机体逐渐吸收、继而排出体外。它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包埋药物可得到缓慢释药行为的效果。
唐丽娜[5]等对装有左炔诺孕酮的微球状埋植剂在体内的药物释放行为性能进行检测,CoproF埋植剂是一种抗生育药物,以聚己内酯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通过分析CaproF埋植剂在大鼠体内不同天数的平均药物释放速率,得出该埋植剂可在体内维持两年的基本稳定释放。可见,以聚己内酯作为载体材料可有效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2.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2.2.1 纤维素
纤维素在自然界含量多,种类多。光合作用能够产生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关键组分。衍生物较多,一般有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材料可充分得到降解,无毒无污染,是良好的微球载体材料。
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制备纤维素微球,但传统的用于制备乙基纤维素微球的溶媒蒸发法会存在颗粒粒径无法达到要求、制备工序繁琐、有机残留物较多且会黏附、难以去除等许多问题。现代制备技术不断创新,以求改掉传统制备方法的缺点。谷军等[6]人另辟途径,采用高压静电喷雾法,以安全、绿色的碱脲体系溶解天然得到的纤维素,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微球,并进行了形态、粒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该法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微球有规整的多孔性结构,绿色环保且粒径可控,能够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缓释等众多领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34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