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挥发油微胶囊化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槐米中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研究意义重大。槐米虽入药用,但以槐米为主的药品很少,槐米挥发油研究的更为少见。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法对所提取的槐米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埋,最终制备成槐米挥发油微胶囊。单因素试验选定壁芯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确定因素水平;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优化结果得出最佳的槐米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为壁芯比4:1 g/ml、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40 ℃,在该条件下包埋率平均达到11.75 %。
目 录
1 绪论 1
1.1槐米概述 1
1.1.1槐米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 挥发油的研究应用 1
1.3 微胶囊化的探究 1
1.3.1 微胶囊化的作用 1
1.3.2 微胶囊化的材料 2
1.4 β环糊精微胶囊 3
1.4.1 β环糊精微胶囊的特性 3
1.4.2 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方法 4
1.4.3 β环糊精微胶囊的验证 5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5
2材料与方法 7
2.1 实验材料 7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7
2.1.2 药材和试剂 7
2.2 工艺流程图 8
2.3 研究方法 8
2.3.1 制备槐米挥发油 8
2.3.2 槐米挥发油成分分析 9
2.3.3 制备槐米挥发油微胶囊 9
2.3.4 微胶囊表面挥发油含量的测定 9
2.3.5 微胶囊化效率 9
2.3.4 制备微胶囊的单因素试验 9
2.3.5 制备微胶囊的正交试验设计 9
2.3.6 验证试验 10
2.3.7 微胶囊的定性验证 10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11
3.1槐米挥发油成分结果分析 11
3.2制备微胶囊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11
3.2.1 壁芯比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11
3.2.2 超声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3 超声功率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12
3.2.4 超声温度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13
3.3 制备槐米挥发油微胶囊的正交试验分析 13
3.3.1 正交优化微胶囊化的条件 13
3.3.2 验证实验 15
3.4 显微观测 15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3
附录 25
1 绪 论
1.1槐米概述
1.1.1槐米的化学成分研究
槐米(Flos Sophorae Immaturus)别称为槐籽、槐花米,隶属于豆科植物槐的花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1]。19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学者广泛对槐米中的化学成分开始探究,发现了其中包含芸香苷、植物甾类、染料木素、槐花二醇、槐花炭、烯酸、维生素A等许多有效因素。许植方等[2]提取获得了槐花米甲、乙素。0.4 %左右的皂角苷类物质都包含在槐花的干燥花芽中,途径酸水解得到桦木脑和槐二醇,水解液途径纸层检验出玉蜀黍糖和葡糖醛酸。最近数年,槐籽中所存在的各类因素又相继被有关学者探究出,目前已从花及花芽中提取到的黄碱素槲皮素、百蕊草素Ⅲ、异黄酮苦元金雀异黄素和3,5,7三羟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吡喃4酮。宋永芳等[3]对有刺槐籽采取成分的探究,表明其具备优异的养分价值,同时提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分离到刺槐苷。
1.2 挥发油的研究应用
挥发油(Volatile oil)称精油或香精油,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存在于腺毛、油腔、油管、分泌细胞或树脂导管等好几种组织和器官里面,易挥发,呈无色或淡黄色[4]。中药挥发油具有抑制菌、抵抗炎症、抑制肿瘤、抗病毒、阻止氧化、阻抗过敏等药理作用。因此,把较高生物活性的芳香油提取出来,对制药、食品等行业有重大意义的[5]。
1.3 微胶囊化的探究
1.3.1 微胶囊化的作用
(1)食品添加剂
在饮食领域中,可将食物补充剂制备为微胶囊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天然色素具有低毒,强着色性外,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抗癌能力,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添加剂和中药制药过程中,但天然性色素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酸碱度,光照等方面,不利于保存。若采用微胶囊化工艺,将植物中的天然色素进行有效包埋固定化,将能有效的提升色素的稳定性,并增强其产品的抗氧化性[6]。
(2)缓释剂胶囊
微胶囊化后的药物,可削弱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的平稳性和最大利用率,促进药物的靶向释放。囊芯成分可利用惰性基质或可生物降解材料作为壁材包埋,从而制备缓、控释制剂,从而使药物长效化,提高生物利用度[7]。
(3)挥发油胶囊
天然产物中具有挥发性成分的多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等功效[8],但挥发性成分不易保藏,且不易作为药剂使用,而微胶囊可将这些挥发性成分有效的包埋,有效降低其挥发性,具有易于保存、携带、操纵等优点。
1.3.2 微胶囊化的材料
微胶囊材料主要包括:高聚物、高分子的未完全合成材料和高分子的完全合成材料。天然高分子壁材有CD、明胶海绵、昔嘌呤树胶、燕菜精、角叉菜胶和褐藻酸钠。
(1)明胶为一类易与水结合的胶体物质,为较好的保护性胶体,对于一些不容易与水结合的胶体,可充作稳定剂、乳化剂。明胶的熔、凝固点都要小于人的体表温度,可与阿拉伯胶、琼脂等融合作复合壁材,其协同作用显著。明胶和阿拉伯胶体系具有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还具有在生产过程中易控制的优点。
(2)阿拉伯胶[9]成膜性好,耐酸能力强,具有强稳定性,常被用于乳化剂,可用之制备微胶囊液。
(3)昔嘌呤树胶[10] 是与水融合紧密的胶状分散体,在毗连的水溶液里面显露网状特征,有着增加黏稠度和稳固的效果,亦可促进体系粘度增加,这种特性可使制备的微胶囊性状稳定。
(4)石花胶具有半乳糖苷结构[11],常见有酸性石花胶和中性石花胶,酸性石花胶制备微胶囊体现了含硫低、通透性好、具备高强度的特质。
(5)角叉菜胶有3种类别κ、ι和λ型。角叉菜胶在与朊、动物胶、角叉菜胶彼此作用,作为壁材时,可巩固微胶囊的坚固性和紧致性[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2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