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附件)
目的对淮安金湖不同规格的6批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蒿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一次是S1、S2、S5、S4、S3、S6,总酚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S1、S2、S4、S5、S6、S3,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S1、S2、S5、S3、S4、S6。结论不同批次样品经过超声提取后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总酚含量和对DPPH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大体上呈正相关,但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蒿茶中含有总黄酮以外的其他抗氧化活性物质有关。关键词 蒿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化学成分研究 1
2.2 药理活性研究 2
2.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3
3 实验方法 3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
3.2 蒿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5
3.3 总黄酮含量测定 6
3.4 抗氧化活性测定 7
4 结果与分析 9
4.1 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与讨论 9
4.2 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与分析 12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蒌蒿在我国分布广泛,江苏、浙江、云南、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均大面积种植蒌蒿[1]。蒌蒿味道鲜美,口感生脆,营养价值高,常作为蔬菜供食用。但蒌蒿与普通蔬菜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菊科蒿属草本植物,含有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维生素、生物碱和矿物质等多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抑菌抗炎、抗肿瘤作用[23]。淮安市金湖县因其有大片滩涂地区,适宜蒌蒿生长,每年清明前后是蒌蒿采摘的季节,将新采集的蒌蒿尖,经清洗、杀青、切段、揉捻、烘制、摊凉等一系列步骤制成蒿茶[4]。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蒌蒿作为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和药用原料,蒌蒿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针对其研究迫在眉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国内外学者对于蒌蒿及蒿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提取工艺等方面。目前对于蒌蒿的提取多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酶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的新型提取方法,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易破坏原材料等方面不足。因此,我们将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于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提取,此外,还将对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借此使得蒿茶资源能合理利用。
2 文献综述
2.1 化学成分研究
蒌蒿中有效成分种类较多,研究表明,由于产地和提取方法差异,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有所差别。蒌蒿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萜类、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合物。
2.1.1 挥发油
梁振益[5]等人利用水蒸汽蒸馏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HPFFAP,研究蒌蒿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36个峰,鉴别出26中化合物,包括有三苯基甲烷、叶绿醇、正十六碳酸、2,4,6三(1,1二甲乙基)苯酚等,同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赵呈雷等人同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但其色谱柱为OV 17柱,且二者色谱条件不同,赵呈雷[6]等人共分离出52个峰,同样利用面积归一化法鉴定各组分百分含量,得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石竹烯、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烷5β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氧化石竹烯,化合物类型以烯烃、萜类、芳香族化合物、醇、醛、酯为主。
2.1.2 黄酮类
张健[7]等人用乙醇提取蒌蒿中黄酮类成分,经浓缩脱脂,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进行洗脱,共得到12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为为雷杜辛黄酮醇、阿亚黄素、木犀草素、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槲皮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芦丁等。邹峥嵘[8]等人对于鄱阳湖中野生蒌蒿化学成分利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柱层析分离提纯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和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
2.1.3 生物碱、萜类、香豆素类等
李芳清[9]等人通过改进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确定了蒌蒿中生物碱成分提取纯化方法,鉴别出了蒌蒿中含有羰基、分子量为214的黄色粉末状生物碱。此外,段和祥[10]等人对蒌蒿乙酸乙酯部位的研究表明,蒌蒿中的化学成分还包括反式白藜芦醇、反式肉桂酸、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异鼠李素、7 甲氧基香豆素、毛蕊花糖苷。
2.2 药理活性研究
蒌蒿作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为探求其治病机制,目前对于蒌蒿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氧化、抗菌、杀虫、降血压、抗肿瘤等方面。
2.2.1 抗氧化活性
涂宗财[11]等人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多酚,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蒌蒿多酚粗提液的抗氧化能力随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由此可知,蒌蒿中酚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的能力。杨安树[12]等人采用Rancimat法测定蒌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主要表现在,对油脂能够起到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对蒌蒿提取物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13]。田迪英[14]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于蒌蒿的抗氧化活性影响大小不同,分别采用蒸、煮和微波加热处理的方式,与未经热处理的新鲜蒌蒿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方法对蒌蒿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但均高于新鲜蒌蒿的抗氧化能力,经微波处理过的蒌蒿抗氧化能力最强。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化学成分研究 1
2.2 药理活性研究 2
2.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3
3 实验方法 3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
3.2 蒿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5
3.3 总黄酮含量测定 6
3.4 抗氧化活性测定 7
4 结果与分析 9
4.1 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与讨论 9
4.2 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与分析 12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蒌蒿在我国分布广泛,江苏、浙江、云南、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均大面积种植蒌蒿[1]。蒌蒿味道鲜美,口感生脆,营养价值高,常作为蔬菜供食用。但蒌蒿与普通蔬菜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菊科蒿属草本植物,含有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维生素、生物碱和矿物质等多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抑菌抗炎、抗肿瘤作用[23]。淮安市金湖县因其有大片滩涂地区,适宜蒌蒿生长,每年清明前后是蒌蒿采摘的季节,将新采集的蒌蒿尖,经清洗、杀青、切段、揉捻、烘制、摊凉等一系列步骤制成蒿茶[4]。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蒌蒿作为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和药用原料,蒌蒿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针对其研究迫在眉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国内外学者对于蒌蒿及蒿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提取工艺等方面。目前对于蒌蒿的提取多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酶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的新型提取方法,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易破坏原材料等方面不足。因此,我们将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于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提取,此外,还将对蒿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借此使得蒿茶资源能合理利用。
2 文献综述
2.1 化学成分研究
蒌蒿中有效成分种类较多,研究表明,由于产地和提取方法差异,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有所差别。蒌蒿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萜类、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合物。
2.1.1 挥发油
梁振益[5]等人利用水蒸汽蒸馏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HPFFAP,研究蒌蒿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36个峰,鉴别出26中化合物,包括有三苯基甲烷、叶绿醇、正十六碳酸、2,4,6三(1,1二甲乙基)苯酚等,同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赵呈雷等人同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但其色谱柱为OV 17柱,且二者色谱条件不同,赵呈雷[6]等人共分离出52个峰,同样利用面积归一化法鉴定各组分百分含量,得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石竹烯、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烷5β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氧化石竹烯,化合物类型以烯烃、萜类、芳香族化合物、醇、醛、酯为主。
2.1.2 黄酮类
张健[7]等人用乙醇提取蒌蒿中黄酮类成分,经浓缩脱脂,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甲醇进行洗脱,共得到12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为为雷杜辛黄酮醇、阿亚黄素、木犀草素、3′,4′,5,7四羟基二氢黄酮、槲皮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芦丁等。邹峥嵘[8]等人对于鄱阳湖中野生蒌蒿化学成分利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柱层析分离提纯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和5,3′,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
2.1.3 生物碱、萜类、香豆素类等
李芳清[9]等人通过改进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确定了蒌蒿中生物碱成分提取纯化方法,鉴别出了蒌蒿中含有羰基、分子量为214的黄色粉末状生物碱。此外,段和祥[10]等人对蒌蒿乙酸乙酯部位的研究表明,蒌蒿中的化学成分还包括反式白藜芦醇、反式肉桂酸、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异鼠李素、7 甲氧基香豆素、毛蕊花糖苷。
2.2 药理活性研究
蒌蒿作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为探求其治病机制,目前对于蒌蒿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氧化、抗菌、杀虫、降血压、抗肿瘤等方面。
2.2.1 抗氧化活性
涂宗财[11]等人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总多酚,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蒌蒿多酚粗提液的抗氧化能力随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由此可知,蒌蒿中酚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的能力。杨安树[12]等人采用Rancimat法测定蒌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主要表现在,对油脂能够起到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对蒌蒿提取物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13]。田迪英[14]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于蒌蒿的抗氧化活性影响大小不同,分别采用蒸、煮和微波加热处理的方式,与未经热处理的新鲜蒌蒿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方法对蒌蒿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但均高于新鲜蒌蒿的抗氧化能力,经微波处理过的蒌蒿抗氧化能力最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