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本文采用医生工作站的病例调查和患者随访,对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300名帕金森病患者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服药方式和习惯,以及影响他们服药的现实依据,可用于改善患者服药正常比。我的调查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其中有63%是男性;有96%的帕金森病患者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有62%的患者无法科学持之以恒的服用药品,46%病人是按自己的想法吃药;有88%的病人服用药物之后症状减轻了。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病人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药品没有科学的正确认识,用药非常不规范。因此,建议各大医院的帕金森病友中心能经常开展帕金森病用药讲座,经常做电话回访,监督并且纠正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
目 录
1 引言 1
2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以及不利影响 4
2.1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 4
2.2 帕金森病的不利影响 5
3 帕金森病患者用药情况相关文献资料 6
4 调查对象与方法 7
4.1 对象 7
4.2 方法 7
4.3 统计分析 7
5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8
6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讨论 12
7科学指导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行为 1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 引 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之一。是由于1817年英国詹姆斯帕金森医生(Dr.James Parkinson)最早发表了记录此病的医学论文而得名。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运动障碍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病情会逐渐加重,如果不用药物加以控制干预,后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和或者瘫痪,还有可能成为重度抑郁或者痴呆。
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还尚未明确,一般是认为因线粒体功能障碍(1(、遗传基因(2,3(、免疫炎性机制(4,5(、环境因素(6(、钙稳态失衡(7(、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锥体外系一系列症状。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而且患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男性比女性人数相对来说多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也是逐年增长的,5059岁人群年发病率约为37.4/10万,而7079岁人群将达到93.1/10万,平均发病年龄大约为60岁,终身风险约为1.5%(((。
帕金森病患者的肠胃功能会紊乱,所以都会有便秘症状。此症状会贯穿帕金森病程始终,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至今为止,帕金森病还是没有找到确切能够治愈的疗法,依旧只能以药物控制和干预为主。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左旋多巴替代疗法,是帕金森病治疗的标准药物。常用的左旋多巴复方制剂有美多芭,是至今控制震颤最有效的药物。它通过补充黑质纹状体内DA的不足而减轻症状。但 “替代疗法”只能改善帕金森病的震颤僵直症状,不能控制帕金森病的病情恶化,当然也无法治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蜜月期”,也就是黄金有效期仅有3年到5年,而且随着左旋多巴制剂应用时间的延长和用量的加大,疗效会越来越小、并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异动症等各种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可能产生神经毒性作用,亦可能加重PD的DA能细胞变性(10(。
下面是美国一份调查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及发病年龄表。
类别
估量
来源
患帕金森病的人
全球总数
7—10百万
帕金森病基金会
美国总数
500,000到1百万
帕金森病基金会
美国每年确诊数
50,00060,000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与中风研究所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
未确诊数
2 for each person diagnosed
Lieberman&McCall,《帕金森病一百问》,p.4
发病平均年龄
60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
60岁及6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百分比
1.5%2.0%
Sweeney,“帕金森病”
80岁及8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百分比
2%
Palfreman,《大脑风暴》,p.6
5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百分比
4%15%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Lieberman&McCall,p.4,帕金森病基金会
40岁及40岁以下帕金森病患者百分比
高达10%
Lieberman&McCall,p.4
发病和确诊的时间间隔
25年或更久
Lieberman&McCall,p.4
*(表格选自《A Parkinsons Primer》)
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左旋多巴类药物,一般会使用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这几种,但也要根据病情发展的情况而逐渐增加或者减少剂量至疗效最好和达到副作用最小的适宜剂量而进行维持;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个类型的药物要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才行,也是逐渐增加剂量至获得满意疗效而不出现副作用为止;再者是MAOB(单胺氧化酶 B 型)抑制剂,主要有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这两种,价格相较而言贵一些;还有COM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这个主要有恩他卡朋,托卡朋等等;再者金刚烷胺,可改善少动、强直、震颤的症状;抗胆碱能药物,比较适合震颤严重的病人。但是用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特别了解自身的疾病特征。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科学的用药。
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对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00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病例调查,了解他们的用药行为习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目 录
1 引言 1
2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以及不利影响 4
2.1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 4
2.2 帕金森病的不利影响 5
3 帕金森病患者用药情况相关文献资料 6
4 调查对象与方法 7
4.1 对象 7
4.2 方法 7
4.3 统计分析 7
5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8
6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讨论 12
7科学指导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行为 1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 引 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之一。是由于1817年英国詹姆斯帕金森医生(Dr.James Parkinson)最早发表了记录此病的医学论文而得名。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运动障碍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病情会逐渐加重,如果不用药物加以控制干预,后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和或者瘫痪,还有可能成为重度抑郁或者痴呆。
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还尚未明确,一般是认为因线粒体功能障碍(1(、遗传基因(2,3(、免疫炎性机制(4,5(、环境因素(6(、钙稳态失衡(7(、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锥体外系一系列症状。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而且患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男性比女性人数相对来说多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也是逐年增长的,5059岁人群年发病率约为37.4/10万,而7079岁人群将达到93.1/10万,平均发病年龄大约为60岁,终身风险约为1.5%(((。
帕金森病患者的肠胃功能会紊乱,所以都会有便秘症状。此症状会贯穿帕金森病程始终,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至今为止,帕金森病还是没有找到确切能够治愈的疗法,依旧只能以药物控制和干预为主。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左旋多巴替代疗法,是帕金森病治疗的标准药物。常用的左旋多巴复方制剂有美多芭,是至今控制震颤最有效的药物。它通过补充黑质纹状体内DA的不足而减轻症状。但 “替代疗法”只能改善帕金森病的震颤僵直症状,不能控制帕金森病的病情恶化,当然也无法治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蜜月期”,也就是黄金有效期仅有3年到5年,而且随着左旋多巴制剂应用时间的延长和用量的加大,疗效会越来越小、并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异动症等各种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可能产生神经毒性作用,亦可能加重PD的DA能细胞变性(10(。
下面是美国一份调查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及发病年龄表。
类别
估量
来源
患帕金森病的人
全球总数
7—10百万
帕金森病基金会
美国总数
500,000到1百万
帕金森病基金会
美国每年确诊数
50,00060,000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与中风研究所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
未确诊数
2 for each person diagnosed
Lieberman&McCall,《帕金森病一百问》,p.4
发病平均年龄
60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
60岁及6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百分比
1.5%2.0%
Sweeney,“帕金森病”
80岁及8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者的百分比
2%
Palfreman,《大脑风暴》,p.6
5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百分比
4%15%
NINDS,“帕金森病:希望通过研究”,Lieberman&McCall,p.4,帕金森病基金会
40岁及40岁以下帕金森病患者百分比
高达10%
Lieberman&McCall,p.4
发病和确诊的时间间隔
25年或更久
Lieberman&McCall,p.4
*(表格选自《A Parkinsons Primer》)
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左旋多巴类药物,一般会使用复方左旋多巴(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这几种,但也要根据病情发展的情况而逐渐增加或者减少剂量至疗效最好和达到副作用最小的适宜剂量而进行维持;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个类型的药物要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才行,也是逐渐增加剂量至获得满意疗效而不出现副作用为止;再者是MAOB(单胺氧化酶 B 型)抑制剂,主要有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这两种,价格相较而言贵一些;还有COM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这个主要有恩他卡朋,托卡朋等等;再者金刚烷胺,可改善少动、强直、震颤的症状;抗胆碱能药物,比较适合震颤严重的病人。但是用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特别了解自身的疾病特征。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科学的用药。
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对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00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病例调查,了解他们的用药行为习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