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epo水平的影响(附件)

摘 要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西医治疗本病的副作用过于明显。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在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丹红注射液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其用于治疗本病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故本课题欲通过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水平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本病的基础,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丹红注射液增加临床适应症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给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EPO的方式制备大鼠模型,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值(RBC),确保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制备的成功;再将模型组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阳性对照组注射丹红注射液及阳性对照药进行用药干预,检测上述指标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中EPO水平。应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EPO的影响,EPO含量下降则说明药物有效。结果表明模型复制成功,表现为Hb值升高、HCT增加、RBC增加;用药物干预后,丹红注射液可使EPO、Hb、HCT和RBC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可知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EPO、Hb、HCT、RBC有明显的恢复作用,提示该药可能通过调节EPO值发挥作用。目 录
1 前言
1.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相关血液因子的概述 1
1.2 丹红注射液及组成药物的概述 2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5
2.1.1 实验动物 5
2.1.2 实验试剂和药物 5
2.1.3 实验器械和设备 5
2.2 实验方法 6
2.2.1 动物分组 6
2.2.2 动物模型制备 6
2.2.3 药物干预 6
2.2.4 标本采集 6
2.2.5 检测方法 7
2.2.6 统计学方法 7
3 结果
3.1 造模后各组EPO、Hb、HCT、RBC检测结果比较 8
3.2 给药后各组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br /> 2.2.1 动物分组 6
2.2.2 动物模型制备 6
2.2.3 药物干预 6
2.2.4 标本采集 6
2.2.5 检测方法 7
2.2.6 统计学方法 7
3 结果
3.1 造模后各组EPO、Hb、HCT、RBC检测结果比较 8
3.2 给药后各组EPO、Hb、HCT、RBC检测结果比较 9
4 讨论
4.1 实验总结 10
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11
4.3 造模方法的选择 11
4.3.1 自然缺氧法 11
4.3.2 药物干预法 11
4.4 模型评价标准 11
4.5 药物选择 12
4.5.1 实验用药的选择 12
4.5.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12
4.6 给药方式的选择 12
4.7 取血方法的选择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前言
1.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相关血液因子的概述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EPO分泌增加而至的红细胞增多的疾病。机体组织细胞的缺氧会导致机体内EPO增多,而EPO能刺激幼稚红细胞的增生,血红蛋白化和红细胞的成熟,导致红细胞增多,从而使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过量增加,使肺部摄氧困难,动脉血氧饱和度就会进一步下降。所以,机体血氧的缺乏是刺激 EPO分泌的重要因素,而EPO的分泌又进一步刺激红细胞的分泌,使机体进一步缺氧,形成恶性循环终发展为本病。常见的症状有乏力、头胀、头晕、头疼、眼花、心悸、失眠、出汗、怕热等,有时会有面部、手指、嘴唇和耳廓呈暗红色到发绀、黏膜及眼结膜充血、心绞痛及血管扩张的症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在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在临床上以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较为常见,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在7%36%,且原因不详;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常发于海拔3000米地区,其发病率为2.43%,在海拔4000米,其发病率为4.27%。按照促红素分泌增加的特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又分为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非代偿性增加两类: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包括慢性肺脏疾病、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肺换气不良综合征、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血管疾病、异常血红病及血红蛋白病;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包括肾脏疾病及其他肿瘤。机体内红细胞的增多是有一定生理范围的,如果过度增生的话就会引起血容量增加、血液黏度增加就会使血流变得缓慢,这些情况又使血液含氧量减少使组织缺氧、心脏负担增加,由生理反应转变为病理状态。在慢性缺氧的环境中,动脉血液中血氧饱和度下降,然后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大量增加,使红细胞过度增多,从而使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过量增加,使肺部摄氧困难,动脉血氧饱和度就会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终发展为本病。当红细胞继续增多,红细胞压积>60%,反而会因血液黏度增高,血液阻力增大,血流缓慢,脏器充血水肿,加重组织细胞的缺氧。机体组织细胞的缺氧会导致机体内EPO发生变化。
EPO是一种肽类激素,是由哺乳动物的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和肝脏分泌的一种分子质量为46kDa的糖蛋白细胞因子,能够刺激幼稚红细胞增生、血红蛋白化和红细胞的成熟。机体血氧的缺乏是刺激 EPO分泌的重要因素,而EPO的分泌又会进一步刺激红细胞的分泌。人体缺氧时,此种激素生成增加,并导致红细胞增生。与一般内分泌细胞不同的是,肾细胞内没有EPO的储存,缺氧可迅速引起EPO基因的表达增加,使EPO的合成和分泌增多。
血红蛋白又名血红素,是在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血红素分子结构由于协同效应,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随着环境中氧含量的变化,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强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中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氧结合然后在体内的其他部分则可以充分地释放所携带的氧分子。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都会有大约1/120的红细胞衰亡,同时,又会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这样可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的平衡。有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者增多。在缺氧的情况下,机体内的促红素就会代偿性的增多,从而会引起血红蛋白的数量病理性增多。
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血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其实和红细胞比容很接近,因为血液分为血细胞和血浆,而血细胞中大多数为红细胞,所以二者的值很接近。若是红细胞比容过低,则说明红细胞数少或红细胞体积过小;若是红细胞比容高,则说明红细胞数量多或红细胞体积过大。
红细胞计数值,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各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生成与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红细胞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提示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1.2 丹红注射液及组成药物的概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