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果肉总黄酮提取优选工艺(附件)
摘 要本文以山楂果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法对中的黄酮进行提取研究: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光度法进行黄酮的含量测定,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山楂果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浸渍时间为7.2h,乙醇浓度68%,超声功率401w,该条件下黄酮得率为84.41%。该研究为山楂果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目录
1 绪 论 1
1.1山楂果物性概述 1
1.2果肉中黄酮提取方法 2
1.2.1水浸渍法 2
1.2.2有机溶剂萃取法 2
1.2.3超声波法 2
1.2.4酶解法 3
1.3 课题研究意义 4
2 山楂果肉黄酮的提取工艺 5
2.1 山楂果肉黄酮提取的基本原理 5
2.2实验部分 5
2.2.1实验试剂 5
2.2.2实验仪器 5
2.3山楂果肉中黄酮的提取 6
2.4 黄酮含量的测定 6
2.5单因素实验 7
2.5.1浸渍时间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7
2.5.1.1 浸泡时间 7
2.5.1.2 乙醇浓度 8
2.5.1.3 超声功率 8
3.5响应面试验设计 9
3.5.1响应面试验与结果 9
3.5.2因素的交互作用 11
3.6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12
4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 论
1.1山楂果物性概述
山楂有很多的称谓,南方和北方都会有一些区别,根据产地在地理上的分明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北山楂多产于辽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又称山楂果或山里红;南山楂产地多为江苏,浙江等地又称红果,山梨;不仅在称谓上有着区别,在生存方式上也有区别,北山楂多为种植而南山楂多为野生,口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南山楂气味酸而北山楂则气味微甜。而且南北山楂在外观上也有很大区别。南山楂的颜色偏为棕红而北山楂颜色为红色。常见的南山楂多为半球形而北山楂多为切片形。其果肉和果核也有较大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的分明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北山楂多产于辽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又称山楂果或山里红;南山楂产地多为江苏,浙江等地又称红果,山梨;不仅在称谓上有着区别,在生存方式上也有区别,北山楂多为种植而南山楂多为野生,口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南山楂气味酸而北山楂则气味微甜。而且南北山楂在外观上也有很大区别。南山楂的颜色偏为棕红而北山楂颜色为红色。常见的南山楂多为半球形而北山楂多为切片形。其果肉和果核也有较大区别。南山楂果肉较薄,北山楂切片多含皱纹和白色小点,果肉颜色多为深黄至浅棕色。北山楂的果核特别坚硬,切片上的果核也可能脱落。
从中医学来说,山楂的功能有很多,因为山楂自身属性温和,所以对很多器官都有好处。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山楂的消食导滞作用。例如我们长听说的健胃消食片中就含有山楂。不仅仅是我们长听说的健胃消食片,许多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中成药中都含有山楂。《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山命名山楂的由来“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走提及山楂的基本属性为“酸甘味温,消食积,补脾”。
山楂制品有很多,能入药的也有很多,炒山楂和焦山楂就是其中的两种能入药的山楂制品。山楂中的酸性可能会刺激人体器官,引起不好的效果,所以往往在入药的时候都会对山楂进行清炒处理,以高温破坏有机酸的成分,减少对人体刺激,近年来流行的糖炒山楂即能减少酸性对人体刺激,有能让山楂的效果恢复极致。
虽然山楂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山楂植物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无霜期在100天以上,平均气温为2.5℃~22.6℃,年积温为2200℃~5100℃的地区就能进行栽培。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山楂植株进化出了发达的根系,以易于从更深层的土壤中汲取它生存所需要的必需品,能在贫瘠的山坡等地生长,能汲取到的资源也有了一定限制,所以山楂植株进化出了一套耐旱系统,茎和叶都不会大量蒸发水分。山楂树的优点之多,以至于它对护山养林起到了重大意义,山楂果实的优点也对发展林果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果肉中黄酮提取方法
1.2.1水浸渍法
为了强化山楂的药用价值,所以需要从山楂中提取有效成分黄酮。其中最为传统也最为环保的方法就是浸渍法。而水渍法更是其中之首。顾名思义,浸渍法就是利用容剂浸泡药材,以提取有效成分。水渍法的基本过程如下:
山楂—>除去杂质—>烘干粉碎—>水浸煮(2次)—>过滤—>滤液浓缩—>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干燥。这种方法虽然杂质较多,提纯不彻底,但是由于成本较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还是极有前景的,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广。
张黎明等人考察了山楂黄酮的水浸提法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山楂黄酮的最优水提工艺参数是: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时间为120min,提取次数2次,黄酮的提取率达到87.2%。
1.2.2有机溶剂萃取法
相对于其他有机溶剂来说乙醇最适于提取山楂叶黄酮。其操作步骤如下:取适量山楂,将其磨成成粉末,把粉末放到乙醇浸渍,进行渗漉,过滤之后收集漉液,接着降压浓缩,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然后再用相应醚除去色素,将有机层和水层隔离开,接着需要乙酸乙酯提取,萃取液降压浓缩至蒸干。
此方法提取山楂黄酮是药典收载的方法,操作较成熟稳定,提取出的黄酮含量高,但也具有操作温度高,用时长,药物消耗大,成本物价高等缺弊端。
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制取乙醇来提取山楂黄酮的最好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需要6倍于叶重体积的60%的乙醇,在温度80℃浸提两次,每次3h,便能将叶中95.74%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
1.2.3超声波法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来提取山楂黄酮,加强物质的溶解能力,加快和加强药提取材成分的一种浸提方法。其根本操作过程是:取适量山楂,粉碎成粗粉,放入乙醇水溶液中,接着在适当温度下超声提取一定的时间,过滤,滤渣再次重复利用,将多次提取液合并。
超声提取法所用乙醇量少,用时短,产率高,在室温下变可提取,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用价小,是一种提取山楂叶黄酮的便捷高效的方法。
吕帮玉等人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楂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此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l:20,温度70℃,时间50 min,2次,总黄酮的提取率高达98.87%。
1.2.4酶解法
酶法提取是在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的根基上,利用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等其他特性,根据植物药材细胞壁的构成和酶的溶解性,选取适当的酶,把组成细胞壁的成分水解或降解,打破细胞壁的内部结构,使细胞的有效成分暴露出来,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因此达到提取细胞内有效成分的目的。酶法提取的基本操作步骤是:
1 绪 论 1
1.1山楂果物性概述 1
1.2果肉中黄酮提取方法 2
1.2.1水浸渍法 2
1.2.2有机溶剂萃取法 2
1.2.3超声波法 2
1.2.4酶解法 3
1.3 课题研究意义 4
2 山楂果肉黄酮的提取工艺 5
2.1 山楂果肉黄酮提取的基本原理 5
2.2实验部分 5
2.2.1实验试剂 5
2.2.2实验仪器 5
2.3山楂果肉中黄酮的提取 6
2.4 黄酮含量的测定 6
2.5单因素实验 7
2.5.1浸渍时间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7
2.5.1.1 浸泡时间 7
2.5.1.2 乙醇浓度 8
2.5.1.3 超声功率 8
3.5响应面试验设计 9
3.5.1响应面试验与结果 9
3.5.2因素的交互作用 11
3.6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12
4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 论
1.1山楂果物性概述
山楂有很多的称谓,南方和北方都会有一些区别,根据产地在地理上的分明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北山楂多产于辽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又称山楂果或山里红;南山楂产地多为江苏,浙江等地又称红果,山梨;不仅在称谓上有着区别,在生存方式上也有区别,北山楂多为种植而南山楂多为野生,口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南山楂气味酸而北山楂则气味微甜。而且南北山楂在外观上也有很大区别。南山楂的颜色偏为棕红而北山楂颜色为红色。常见的南山楂多为半球形而北山楂多为切片形。其果肉和果核也有较大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的分明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北山楂多产于辽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又称山楂果或山里红;南山楂产地多为江苏,浙江等地又称红果,山梨;不仅在称谓上有着区别,在生存方式上也有区别,北山楂多为种植而南山楂多为野生,口味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南山楂气味酸而北山楂则气味微甜。而且南北山楂在外观上也有很大区别。南山楂的颜色偏为棕红而北山楂颜色为红色。常见的南山楂多为半球形而北山楂多为切片形。其果肉和果核也有较大区别。南山楂果肉较薄,北山楂切片多含皱纹和白色小点,果肉颜色多为深黄至浅棕色。北山楂的果核特别坚硬,切片上的果核也可能脱落。
从中医学来说,山楂的功能有很多,因为山楂自身属性温和,所以对很多器官都有好处。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山楂的消食导滞作用。例如我们长听说的健胃消食片中就含有山楂。不仅仅是我们长听说的健胃消食片,许多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中成药中都含有山楂。《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山命名山楂的由来“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走提及山楂的基本属性为“酸甘味温,消食积,补脾”。
山楂制品有很多,能入药的也有很多,炒山楂和焦山楂就是其中的两种能入药的山楂制品。山楂中的酸性可能会刺激人体器官,引起不好的效果,所以往往在入药的时候都会对山楂进行清炒处理,以高温破坏有机酸的成分,减少对人体刺激,近年来流行的糖炒山楂即能减少酸性对人体刺激,有能让山楂的效果恢复极致。
虽然山楂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山楂植物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无霜期在100天以上,平均气温为2.5℃~22.6℃,年积温为2200℃~5100℃的地区就能进行栽培。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山楂植株进化出了发达的根系,以易于从更深层的土壤中汲取它生存所需要的必需品,能在贫瘠的山坡等地生长,能汲取到的资源也有了一定限制,所以山楂植株进化出了一套耐旱系统,茎和叶都不会大量蒸发水分。山楂树的优点之多,以至于它对护山养林起到了重大意义,山楂果实的优点也对发展林果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果肉中黄酮提取方法
1.2.1水浸渍法
为了强化山楂的药用价值,所以需要从山楂中提取有效成分黄酮。其中最为传统也最为环保的方法就是浸渍法。而水渍法更是其中之首。顾名思义,浸渍法就是利用容剂浸泡药材,以提取有效成分。水渍法的基本过程如下:
山楂—>除去杂质—>烘干粉碎—>水浸煮(2次)—>过滤—>滤液浓缩—>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干燥。这种方法虽然杂质较多,提纯不彻底,但是由于成本较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还是极有前景的,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广。
张黎明等人考察了山楂黄酮的水浸提法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山楂黄酮的最优水提工艺参数是: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时间为120min,提取次数2次,黄酮的提取率达到87.2%。
1.2.2有机溶剂萃取法
相对于其他有机溶剂来说乙醇最适于提取山楂叶黄酮。其操作步骤如下:取适量山楂,将其磨成成粉末,把粉末放到乙醇浸渍,进行渗漉,过滤之后收集漉液,接着降压浓缩,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然后再用相应醚除去色素,将有机层和水层隔离开,接着需要乙酸乙酯提取,萃取液降压浓缩至蒸干。
此方法提取山楂黄酮是药典收载的方法,操作较成熟稳定,提取出的黄酮含量高,但也具有操作温度高,用时长,药物消耗大,成本物价高等缺弊端。
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制取乙醇来提取山楂黄酮的最好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需要6倍于叶重体积的60%的乙醇,在温度80℃浸提两次,每次3h,便能将叶中95.74%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
1.2.3超声波法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来提取山楂黄酮,加强物质的溶解能力,加快和加强药提取材成分的一种浸提方法。其根本操作过程是:取适量山楂,粉碎成粗粉,放入乙醇水溶液中,接着在适当温度下超声提取一定的时间,过滤,滤渣再次重复利用,将多次提取液合并。
超声提取法所用乙醇量少,用时短,产率高,在室温下变可提取,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用价小,是一种提取山楂叶黄酮的便捷高效的方法。
吕帮玉等人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山楂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此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l:20,温度70℃,时间50 min,2次,总黄酮的提取率高达98.87%。
1.2.4酶解法
酶法提取是在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的根基上,利用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等其他特性,根据植物药材细胞壁的构成和酶的溶解性,选取适当的酶,把组成细胞壁的成分水解或降解,打破细胞壁的内部结构,使细胞的有效成分暴露出来,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因此达到提取细胞内有效成分的目的。酶法提取的基本操作步骤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