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进展(附件)
摘 要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它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和行气散癖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涨满、泻痢腹痛、肉食积滞、心腹刺痛及高血脂症等。其中山楂叶主要用于活血化淤和理气通脉。近年来,各国学者对山楂叶也进行了大量化学、药理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为止,从山楂叶已发现并且分离出的活性物质有好几种,主要包括黄烷及其聚合物、有机酸、黄酮及其苷类、木脂素类以及三萜类等。研究表明,山楂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山楂叶资源,提高山楂叶的利用率,建立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理提取工艺,本文主要对山楂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获得了最佳的提取与分离优化工艺条件,为山楂叶的开发及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目 录
1 山楂叶概述
1.1 山楂叶简介 1
1.2 山楂叶主要化学成分 1
1.2.1 黄酮及其苷类 1
1.2.2 有机酸类物质 1
1.2.3 黄烷及其聚合物 1
1.2.4 三萜类成分 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2.1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3
2.1.1 保护心脏 3
2.1.2 保护脑缺血 3
2.2 抗炎作用 3
2.3 降糖、降脂、降压作用 3
2.3.1 降血糖作用 3
2.3.2 降血脂作用 3
2.3.3 降血压作用 4
2.4 改善心脑损伤系统 4
2.4.1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4
2.4.2 改善心肌缺血现象 4
2.4.3 改善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4
2.5 抗氧化作用 4
3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
3.1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6
3.1.1 水浸提法 6
3.1.2 水提醇沉法 6
3.1.3 醇提水沉法 6
3.1.4 乙醇回流提取法 6
3.1.5 索氏提取法 7
3.1.6 超声提取法 7
3.1.7 微波提取法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
3.1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6
3.1.1 水浸提法 6
3.1.2 水提醇沉法 6
3.1.3 醇提水沉法 6
3.1.4 乙醇回流提取法 6
3.1.5 索氏提取法 7
3.1.6 超声提取法 7
3.1.7 微波提取法 8
3.2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9
3.2.1 大孔吸附树脂法 9
3.2.2 聚酰胺树脂法 10
3.2.3 膜分离法 10
3.2.4 其它分离方法 11
总 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7
1 山楂叶概述
1.1 山楂叶简介
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其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其含量均高于传统药食部位果实[1],具有降血脂、降压、增加冠脉流量以及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2,3],为食、药两用的佳品,并于2005年被《中国药典》收录[4]。近年来,用山楂来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果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其叶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山楂叶顾名思义即为山楂的叶子,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酸类化合物[5],其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舒络、通血脉的功能,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药之一。
1.2 山楂叶主要化学成分
对山楂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随着对山楂研究的发展,发现山楂以及山楂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对山楂叶中的微量元素,多酚类物质及其红色素等也有进一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从山楂叶中发现且分离得到的物质有150多种,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有机酸、黄烷及其聚合物、三萜类和木脂素类等。
1.2.1 黄酮及其苷类
目前,从山楂叶中已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为60余种。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槲皮素类、山萘酚类、木犀草素及二氢黄酮类等。
1.2.2 有机酸类物质
山楂叶中有机酸类主要包括三菇类和其它有机酸类,其中的三菇类对强心,增加冠流,改善循环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1.2.3 黄烷及其聚合物
花青素、无色花青素及儿茶精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山楂属植物中,它们多以单体或二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目前,从山楂叶中分离得到的这类成分有:矢车菊素、表儿茶精、儿茶精、无色缔纹天竺、缔纹天竺苷、二聚无色矢车菊素及其他黄烷聚合物。
1.2.4 三萜类成分
三萜类是山楂中另一类较重要的成分,一些药理研究表明这类成分有强心、增加冠流改善循环等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山楂中的三萜类成分包括:熊果酸、齐墩果酸及山楂酸等。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叶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因此研究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理提取工艺,可为山楂叶的开发及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和食物中。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防治血管硬化、调节免疫、降血糖和保肝等功能。
目前,已发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约有6000余种,通常以黄酮苷的形式存在,被称为天然前体药物[6,7]。山楂叶总黄酮(HLF)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2.1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2.1.1 保护心脏
山楂叶提取物总黄酮可以明显的保护缺血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心律失常的程度,并提高细胞内SOD活力和NO含量[8]。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每g相当于生药0.7g)可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症状[9]。
2.1.2 保护脑缺血
李莉等[10]研究发现,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细胞膜也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脑缺血后引起的的组织损伤。
2.2 抗炎作用
权迎春等通过对山楂叶的醇提取物的系统研究,发现山楂叶的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11]。
2.3 降糖、降脂、降压作用
“三高症”已成为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HLF对“三高症”有很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1215]。
2.3.1 降血糖作用
叶希韵等[16]研究表明HLF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及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对高血脂和氧化损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增强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并且可以治疗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和肝脏组织的脂肪积累。
2.3.2 降血脂作用
张文洁等[15]通过实验表明,山楂叶中的HLF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实验显示HLF具有血脂调节作用,保护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大鼠内皮血管功能损伤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增加NO,减少内皮素合成、分泌有相关。
2.3.3 降血压作用
刘江等[17]通过对蟾蜍和实验兔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抗高血脂模型的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山楂叶提取液明显具有稳定血压和调整心率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具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有关。
2.4 改善心、脑损伤系统
2.4.1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
1 山楂叶概述
1.1 山楂叶简介 1
1.2 山楂叶主要化学成分 1
1.2.1 黄酮及其苷类 1
1.2.2 有机酸类物质 1
1.2.3 黄烷及其聚合物 1
1.2.4 三萜类成分 2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2.1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3
2.1.1 保护心脏 3
2.1.2 保护脑缺血 3
2.2 抗炎作用 3
2.3 降糖、降脂、降压作用 3
2.3.1 降血糖作用 3
2.3.2 降血脂作用 3
2.3.3 降血压作用 4
2.4 改善心脑损伤系统 4
2.4.1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4
2.4.2 改善心肌缺血现象 4
2.4.3 改善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4
2.5 抗氧化作用 4
3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
3.1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6
3.1.1 水浸提法 6
3.1.2 水提醇沉法 6
3.1.3 醇提水沉法 6
3.1.4 乙醇回流提取法 6
3.1.5 索氏提取法 7
3.1.6 超声提取法 7
3.1.7 微波提取法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研究
3.1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6
3.1.1 水浸提法 6
3.1.2 水提醇沉法 6
3.1.3 醇提水沉法 6
3.1.4 乙醇回流提取法 6
3.1.5 索氏提取法 7
3.1.6 超声提取法 7
3.1.7 微波提取法 8
3.2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9
3.2.1 大孔吸附树脂法 9
3.2.2 聚酰胺树脂法 10
3.2.3 膜分离法 10
3.2.4 其它分离方法 11
总 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7
1 山楂叶概述
1.1 山楂叶简介
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植物,其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其含量均高于传统药食部位果实[1],具有降血脂、降压、增加冠脉流量以及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2,3],为食、药两用的佳品,并于2005年被《中国药典》收录[4]。近年来,用山楂来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果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其叶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山楂叶顾名思义即为山楂的叶子,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酸类化合物[5],其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舒络、通血脉的功能,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药之一。
1.2 山楂叶主要化学成分
对山楂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随着对山楂研究的发展,发现山楂以及山楂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对山楂叶中的微量元素,多酚类物质及其红色素等也有进一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从山楂叶中发现且分离得到的物质有150多种,主要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有机酸、黄烷及其聚合物、三萜类和木脂素类等。
1.2.1 黄酮及其苷类
目前,从山楂叶中已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为60余种。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槲皮素类、山萘酚类、木犀草素及二氢黄酮类等。
1.2.2 有机酸类物质
山楂叶中有机酸类主要包括三菇类和其它有机酸类,其中的三菇类对强心,增加冠流,改善循环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1.2.3 黄烷及其聚合物
花青素、无色花青素及儿茶精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山楂属植物中,它们多以单体或二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目前,从山楂叶中分离得到的这类成分有:矢车菊素、表儿茶精、儿茶精、无色缔纹天竺、缔纹天竺苷、二聚无色矢车菊素及其他黄烷聚合物。
1.2.4 三萜类成分
三萜类是山楂中另一类较重要的成分,一些药理研究表明这类成分有强心、增加冠流改善循环等重要作用,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山楂中的三萜类成分包括:熊果酸、齐墩果酸及山楂酸等。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叶中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因此研究山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合理提取工艺,可为山楂叶的开发及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和食物中。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防治血管硬化、调节免疫、降血糖和保肝等功能。
目前,已发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约有6000余种,通常以黄酮苷的形式存在,被称为天然前体药物[6,7]。山楂叶总黄酮(HLF)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2.1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2.1.1 保护心脏
山楂叶提取物总黄酮可以明显的保护缺血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缺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心律失常的程度,并提高细胞内SOD活力和NO含量[8]。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每g相当于生药0.7g)可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症状[9]。
2.1.2 保护脑缺血
李莉等[10]研究发现,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细胞膜也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脑缺血后引起的的组织损伤。
2.2 抗炎作用
权迎春等通过对山楂叶的醇提取物的系统研究,发现山楂叶的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11]。
2.3 降糖、降脂、降压作用
“三高症”已成为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HLF对“三高症”有很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1215]。
2.3.1 降血糖作用
叶希韵等[16]研究表明HLF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及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对高血脂和氧化损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增强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并且可以治疗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和肝脏组织的脂肪积累。
2.3.2 降血脂作用
张文洁等[15]通过实验表明,山楂叶中的HLF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实验显示HLF具有血脂调节作用,保护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大鼠内皮血管功能损伤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增加NO,减少内皮素合成、分泌有相关。
2.3.3 降血压作用
刘江等[17]通过对蟾蜍和实验兔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抗高血脂模型的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山楂叶提取液明显具有稳定血压和调整心率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具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有关。
2.4 改善心、脑损伤系统
2.4.1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