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巴山区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附件)

摘 要镇坪县地处南北过度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温和多雨,沟壑纵横,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是很多中药材最佳适生区,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素有“巴山药乡”之称。因此,充分开发秦巴山区镇坪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打造“秦巴中药”品牌,加快镇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振兴当地经济,为人民造福,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对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加以剖析。由于镇坪县发展相对落后,对产业化发展意识不足,因此,没有发挥当地道地药材的优势。通过对该县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合该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目 录
1前言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 1
1.2研究意义 2
1.2.1社会效益 2
1.2.2经济效益 2
1.2.3生态效益 3
2镇坪县道地药材的发展情况
2..1资源概括 4
2.2发展历史 4
2.3发展现状 5
2.4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5
3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资源保护力薄弱 6
3.1.1缺乏规模意识 6
3.1.2品种退化严重 6
3.2产业化意识不强 6
3.3产业化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7
3.3.1加工规格无创新 7
3.3.2缺乏“品牌”意识 8
3.4缺乏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 8
3.4.1缺少先进技术支撑 8
3.4.2缺乏规范的中药材市场 8
3.4.3研发实力薄弱 8
4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大力发展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 9
4.1.1发展品牌筛选,调整种植结构 9
4.1.2确定重点品种和规模,实施重点突破 9
4.2建设现代化道地药材市场及产业化发展 10
4.2.1科学制定规划 10
4.2.2加强产业化知识培训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中药材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11
4.2.4加快GAP基地建设步伐,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 11
4.3推动秦巴山区镇坪县中药材销售的国际化 11
4.3.1建设道地药材市场附着体系,打造道地药材整体营销 12
4.3.2建立与第三方网站的合作关系 12
4.3.2打造镇坪县域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前言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研究背景
镇坪县地处南北过度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温和多雨,境内高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是很多中药材最佳适生区,属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素有“巴山药乡”之称。中医药以其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亚洲及欧美各国,中医药的使用及其相关理论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研究。“道地药材”的概念最早可上溯至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囯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记载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其中所记载的部分药物冠以产地名,比如产于山东东阿的阿胶、产于吴地的吴茱萸、产于四川的川尊,产于广西田州的田七,产于浙江的浙贝母,产于东北的关木通等,这些中药名均有着浓厚的道地色彩,体现了产地对于中药药效的重要性[1]。
秦巴山区镇坪县是陕西省内中药资源优势和重点地区,地处秦巴山系,自古“秦岭无闲草”,有丰富的中药材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中药业发展历史。历代秦巴山区镇坪县人民在曲折中摸索,历经艰辛,在新世纪之初确立了适合当地特点的“中药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因地制宜为探寻的秦巴山区镇坪县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镇坪县新型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型、生态型中药产业结构不断的得到优化,并且在发展规模和水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镇坪县也在积极的探索着道地药材产业化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但道地药材产业化的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在国家重要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镇坪县山区仍然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截止现在,依然处于“化”的进程中,因此,这个过程是漫长曲折而充满艰辛的有必要对这些困境和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提供必要的解决途径。
1.1.2研究目的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2] 。
本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介绍秦巴山区镇坪县自然条件以及道地药材品种、中药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找出产业化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思路,充分开发秦巴山区镇坪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打造“秦巴中药”品牌,加快镇坪县中药产业发展,振兴当地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人民造福。凡此种种,已愈来愈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对中药材生产这个源头进行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药现代化中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的重要环节[3]。
1.2论文的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促进秦巴山区镇坪县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政府和药监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法的需要。其成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生态效益。可以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要因地制宜,在西部生态脆弱区选择合适的中药产业将对于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以及农民收入增长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对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1社会效益
随着世界性的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和对中药使用需求的增加,中医药优势不断彰显,中药特色产业兴起并蓬勃发展,加之国际上崇尚绿色中药的趋势,国内外学界对中药应用及其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医药工业由单纯的仿制向创制的转变皆使中药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在优势、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选题重在研究秦巴山区镇坪县区域的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镇坪县道地药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为实现“秦巴山区药业”名牌战略,为秦巴山区镇坪县产地道地、品质纯正的大量名贵药材走向全国和世界,为提升“秦巴山区药业”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注入难得文化内涵和活力。
1.2.2经济效益
研究秦巴山区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是壮大秦巴山区区域经济实力,实现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是镇坪县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是陕西在全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需要。有助于 将秦巴山区建设成中国西部“药谷”,有助于镇坪县人民正在进行的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和建设,有助于镇坪县山区绿色产业的开发。
1.2.3生态效益
(1)改善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价值
基于生态视角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分析镇坪县道地药材产业生态选择和培育机制并构建秦巴山区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对于改善秦巴山区秦巴山系资源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善整个西部生态脆弱区粗放的经营方式,以致浪费和过度开采、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土壤荒漠以及草场退化等生态危机都有着重要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