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秋季太湖秀丽白虾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
在2014年夏、秋两个季度,对太湖整个水域中虾类进行资源调查。利用拖虾网(网目1cm*1cm)和虾笼等共采集虾类27432尾,总重38145.93g,其中秀丽白虾共15454尾,占总数的56.4%;重18788.96g,占总重的49.26%。运用资源密度法估算太湖秀丽白虾的现存资源量,结果显示,太湖秀丽白虾夏季平均资源密度为0.129g/m2,秋季为0.1221g/m2,太湖的现存资源量约为30.2万kg;根据区域分布,其中南部湖区秀丽白虾最多,北部湖区次之,中部湖区一般,东部湖区最少。
鲤鱼saa基因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本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分离得到了鲤鱼两种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的cDNA序列。克隆结果显示,鲤鱼SAA1和SAA2开放阅读框长均为372bp,编码12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
饵料与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早期生长的影响
本实验为两个实验阶段,第一阶段测试了两种底质(黄泥、黄泥加钙粉)和两种藻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3600(即微拟球藻,以下简称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以下简称1800藻))对1-30d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二阶段测试了五种藻类(3600藻、1800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卵囊藻(Oocystis sp.))31-60d稚蚌成活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饲养后稚
饲料亚麻酸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为探讨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亚麻酸的需求量,共设计亚麻酸含量分别为0%、0.5%、1.0%、1.5%、2.0%、2.5%六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组三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实验鱼30 尾,养殖周期为9周。结果表明,饲料中亚麻酸水平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亚麻酸水平在0%-2%时,鱼末重、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都随亚麻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后这些指标开始下降。肌肉中亚麻酸和总的n-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饲料中亚麻酸含量呈正相关,但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下降。当饲料中亚麻酸含量达到2.0
长江刀鲚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研究
DNA亲子鉴定是目前鉴定亲缘关系的主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较强的优势。本实验以人工养殖的长江刀鲚为实验对象,以微卫星监测方式对长江刀鲚的亲本及子代进行亲缘关系的检测,从而判定其亲子关系。本实验从刀鲚全基因组数据中筛选10个微卫星位点,并设计了10对微卫星引物。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检测,筛选出4对特异性及多态性良好的引物。再对筛选出的四对引物进行荧光标记及毛细管电泳检测,最终获得2对符合亲子鉴定的条件引物用于本次实验。本实验首次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来建立刀鲚的亲子鉴定技术体系,不仅可以突破刀鲚遗传家
长江下游江段刀鲚腹腔寄生虫的初步研究
本实验采集了不同时段长江安庆段刀鲚洄游样本作为实验材料,获取刀鲚样本生物学数据后进行解剖,提取刀鲚体内的异尖属线虫。对实验收集到的异尖属线虫进行计数、测量,并研究寄生虫与宿主渔获规格、采样时间的关系。经过计数统计,共计解剖659条刀鲚样本,采集5006尾异尖属线虫。结果表明,采集的异尖属线虫平均全长为11.09mm,平均体重为0.985mg。寄主体内的异尖属寄生虫数量与寄主的规格和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月份之间异尖属线虫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罗非鱼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本试验通过设置对照组,即选取两个其他各种条件均完全相同的池塘,并在池塘内分别进行罗非鱼的单养和罗非鱼-鲢鳙鱼的混养,定期分别对两个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出的样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计数。从分析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入手,研究了罗非鱼单养模式和罗非鱼-鲢鳙鱼混养模式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优势种的变化、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最终获得的结果是,混养鲢鳙鱼可以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综合自净能力,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组织研究
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差异及系统进化分析
通过对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定,得到长度为486bp的片段,其中单倍型I(Hap1)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9%、36.63%、20.37%和11.32%,碱基A+T(68.31%)含量明显高于碱基G+C(31.69%)含量。通过对秀丽白虾16SrRNA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种内变异较小,在3个地理种群只中有1个位点(第235bp)发生转换。另外利用秀丽白虾486bp的基因片段序列,将其与GenBank中
福瑞鲤βcatenin基因的分子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β-catenin基因是细胞内的一种分布广泛的多功能蛋白,不仅影响的运动和黏附,而且也是Wnt(wingless/i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本试验以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采用 RT-PCR 和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全长为3342 bp的β-catenin 基因,其包含一个长度为2343 bp 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780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为215 bp,3’ UTR 为 785
福瑞鲤ig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自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IGF-3)基因最近在鱼类卵巢中被发现后,其在性腺中的功能开始备受关注。本试验以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2条福瑞鲤IGF-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707 bp 和1153 bp,且分别编码205个氨基酸和198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福瑞鲤IGF-3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IGF-3基因同源性最高为70%。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