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差异及系统进化分析
通过对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定,得到长度为486bp的片段,其中单倍型I(Hap1)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9%、36.63%、20.37%和11.32%,碱基A+T(68.31%)含量明显高于碱基G+C(31.69%)含量。通过对秀丽白虾16SrRNA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种内变异较小,在3个地理种群只中有1个位点(第235bp)发生转换。另外利用秀丽白虾486bp的基因片段序列,将其与GenBank中的长臂虾亚科(Palaemoninae)其他相关9个种的16SrRNA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用MEGA3.1软件中的NJ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进化树主要分为四大支:第一支是由东方白虾和脊尾白虾先聚在一起后与越南白虾聚成一支,另外还有秀丽白虾的两个单倍型聚在一支,再与以上分支聚在一起,然后和安氏白虾聚成一大支;第二支是由葛氏长臂虾和巨指长臂虾聚成一支,再与锯齿长臂虾聚成一大支;第三支是澳大利亚小长臂虾;第四支是日本沼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2实验方法 2
1.2.1基因组DNA的提取2
1.2.2PCR扩增和产物鉴定2
1.2.3PCR序列测定2
1.2.4数据分析2
2结果与分析3
2.1秀丽白虾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结果3
2.2秀丽白虾16S rRNA基因片段与碱基组成3
2.3基于16S 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5
2.4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10种长臂虾的系统进化关系5
3讨论6
3.1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应用6
3.2 16S rRNA序列差异及长臂虾亚科属间系统进化6
3.3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由引物16SA和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SB扩增出的太湖群体mtDNA的16S rRNA基因片段3
图2秀丽白虾太湖群体单倍型I(Hap1)16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486 bp)3
图3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4
图4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进化树6
表1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5
表2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长臂虾亚科10种虾的遗传距离5
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差异及
系统进化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实验材料 2
1.2实验方法 2
1.2.1基因组DNA的提取2
1.2.2PCR扩增和产物鉴定2
1.2.3PCR序列测定2
1.2.4数据分析2
2结果与分析3
2.1秀丽白虾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结果3
2.2秀丽白虾16S rRNA基因片段与碱基组成3
2.3基于16S 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5
2.4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10种长臂虾的系统进化关系5
3讨论6
3.1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应用6
3.2 16S rRNA序列差异及长臂虾亚科属间系统进化6
3.3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由引物16SA和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SB扩增出的太湖群体mtDNA的16S rRNA基因片段3
图2秀丽白虾太湖群体单倍型I(Hap1)16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486 bp)3
图3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序列的变异位点4
图4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进化树6
表1长臂虾亚科10种虾16S 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5
表2用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长臂虾亚科10种虾的遗传距离5
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差异及
系统进化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