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课到模拟授课的演变试析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模拟授课设计【字数:10766】
摘 要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简称大赛)赛制中,从原来的“说课”变成了“模拟授课”。这项通用技能的演变凸显出师范生教学比赛更注重实践的理念。文章本着“展示、交流”的态度,对模拟授课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且请教了苏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评委,让笔者发现了问题、开阔了思路。根据参赛的亲身经历,从模拟授课和说课侧重点的对比、模拟授课评价体系的优越性以及赛制演变的现实意义等层面,深刻透析模拟授课技能在强化师范生实践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备赛的几点建议。
目 录
1.绪论1
1.1大赛的规格1
1.2赛制的演变1
1.3设计的理念1
2.说课与模拟授课的侧重点2
2.1说课的侧重点2
2.2模拟授课的侧重点2
2.2.1巧妙的教学设计2
2.2.2精准的时间把握2
2.2.3生动的教学语言3
2.2.4规范的板书设计3
3.模拟授课的评价体系4
3.1目标明确,紧扣课程标准4
3.2方法新颖,激发学习动机4
3.3时间精准,合理教学设计4
3.4语言恰当,创设教学情境5
3.5 板书规范,精美板书设计5
3.6 课件简明,辅助教学环节5
4.模拟授课在师范生能力考察中的优势6
4.1 语言组织能力6
4.2 课堂组织能力6
4.3教学机智能力6
4.4教学生成能力6
4.5 综合素质能力7
5.赛制演变的现实意义8
5.1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8
5.2提升师范生的就业能力8
5.3提供高校培养的“风向标”8
6.备赛的几点建议9
6.1重视实践,理清教学脉络9
6.2重视综合,加强专业技能9
6.3重视教材,钻研课程标准9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附录一(对第三届获奖选手的访谈)13
致谢14
1.绪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大赛的规格
自2012 年起, 江苏省教育厅举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大赛的举办增进了省内高校积极培育新型师范人才的动力,对高校师范专业培养发展方向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是省内师范专业最高级别的竞赛。它也是强化师范教学实践环节、提升高校对于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比赛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应用、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三部分。
1.2赛制的演变
从2015年开始,大赛通用技能中的“说课”项演变成了“模拟授课”,并且占总分值的百分之二十,在大赛中有着重要地位。选手抽签决定模拟授课次序,在封闭无网络的环境中,按照统一提供的电子素材独立进行模拟授课准备并制做相应课件。准备时间120分钟。每位选手按规定方式提交课件电子稿,模拟授课10分钟,并在过程中配合课件的展示,专家提问5分钟。根据模拟授课时间短、教学对象具有虚拟性等特点,参赛选手需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灵活设计教学互动。能够更有效地考察参赛选手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1.3设计的理念
赛制的演变,反映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符合新时代新教师的基本要求,践行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精神。 该《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需要。”
将较为单一、死板的“说课”改成形式多彩、丰富灵活的“模拟授课”,巧妙地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凸起综合素养考查,引导师范生关注现实问题,发展实践能力。这样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凸显了重实践的取向转变。表现出江苏省在师范生培养这方面紧跟其他各省以及全国的脚步。在此,结合笔者的参赛经历以及心得体会,对赛制中“说课”到“模拟授课”的演变缘由略谈拙见。
2.说课与模拟授课的侧重点
2.1说课的侧重点
因第三届的大赛是改革前最后一届,所以在附录中笔者对我校11级参加省赛的选手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以及笔者对文献的研究,得出了在说课中的一些侧重点。
师范生的说课可视为学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 了解施教学生的具体情况, 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教材内容给予一定的分析, 面对同行或专家, 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将其教学设计及其预期的教学行为进行一番自我阐释的教学活动形式。
它的侧重点主要在于:1、表达教学理念。2、阐述教学程序。3、解释理论依据。
选手需要从:说学情、说教材、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一堂课的框架模型,解说自己对课的理解、方法、教学设想、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但我国说课研究面临理论瓶颈,理论分析往往陷于概念游戏。
2.2模拟授课的侧重点
2.2.1巧妙的教学设计
模拟授课是指在没有学生的环境下, 教师模仿实际教学环境和情景, 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完成讲授任务的过程。它需要选手在试讲过程中,将原本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配合着制作的ppt一一地进行演示。这种只是口头上 “说教法”的说课有着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所以在模拟授课中一个夺人眼球的导入、一个精彩的重难点解决或者一句巧妙的衔接语都可以吸引住评委的眼球由于赛场上的选手都是各个高校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要设计出一个精彩巧妙的模拟授课设计稿,还得需要平日里多走进课堂、多观摩优课、多请教名师、多实践操作才能从中脱颖而出。
2.2.2精准的时间把握
大赛的模拟授课要求试讲10分钟,进行到九分钟后工作人员就举牌示意还有一分钟,并还要在模拟授课的过程中配合课件的展示,专家提问5分钟。因此,模拟授课要比日常的授课时间短,不能像平常上课一样设计较丰富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考验选手极其精准的把握好时间。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往往经常出现到工作人员举牌示意还有一分钟时,选手授课内容还没有呈现出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 或者有的选手离比赛结束还有好长时间,教学内容却早已讲完。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还是在备赛当中对于时间观念不强,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能做到有条有理,收放自如。在现实的课堂当中,精准的把握好上课时间也是一项教师的基本功。文章所述教学时间专指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对模拟授课时间的硬性规定(10分钟) ,因此大赛考察了如何合理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教授新课、课堂实践、拓展、总结) 分配时间,以达到模拟授课时间的最优化。模拟授课对于选手能否在课堂中每个环节上时间的把控能力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目 录
1.绪论1
1.1大赛的规格1
1.2赛制的演变1
1.3设计的理念1
2.说课与模拟授课的侧重点2
2.1说课的侧重点2
2.2模拟授课的侧重点2
2.2.1巧妙的教学设计2
2.2.2精准的时间把握2
2.2.3生动的教学语言3
2.2.4规范的板书设计3
3.模拟授课的评价体系4
3.1目标明确,紧扣课程标准4
3.2方法新颖,激发学习动机4
3.3时间精准,合理教学设计4
3.4语言恰当,创设教学情境5
3.5 板书规范,精美板书设计5
3.6 课件简明,辅助教学环节5
4.模拟授课在师范生能力考察中的优势6
4.1 语言组织能力6
4.2 课堂组织能力6
4.3教学机智能力6
4.4教学生成能力6
4.5 综合素质能力7
5.赛制演变的现实意义8
5.1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8
5.2提升师范生的就业能力8
5.3提供高校培养的“风向标”8
6.备赛的几点建议9
6.1重视实践,理清教学脉络9
6.2重视综合,加强专业技能9
6.3重视教材,钻研课程标准9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附录一(对第三届获奖选手的访谈)13
致谢14
1.绪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大赛的规格
自2012 年起, 江苏省教育厅举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大赛的举办增进了省内高校积极培育新型师范人才的动力,对高校师范专业培养发展方向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是省内师范专业最高级别的竞赛。它也是强化师范教学实践环节、提升高校对于师范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比赛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应用、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三部分。
1.2赛制的演变
从2015年开始,大赛通用技能中的“说课”项演变成了“模拟授课”,并且占总分值的百分之二十,在大赛中有着重要地位。选手抽签决定模拟授课次序,在封闭无网络的环境中,按照统一提供的电子素材独立进行模拟授课准备并制做相应课件。准备时间120分钟。每位选手按规定方式提交课件电子稿,模拟授课10分钟,并在过程中配合课件的展示,专家提问5分钟。根据模拟授课时间短、教学对象具有虚拟性等特点,参赛选手需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灵活设计教学互动。能够更有效地考察参赛选手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1.3设计的理念
赛制的演变,反映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符合新时代新教师的基本要求,践行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精神。 该《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需要。”
将较为单一、死板的“说课”改成形式多彩、丰富灵活的“模拟授课”,巧妙地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凸起综合素养考查,引导师范生关注现实问题,发展实践能力。这样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凸显了重实践的取向转变。表现出江苏省在师范生培养这方面紧跟其他各省以及全国的脚步。在此,结合笔者的参赛经历以及心得体会,对赛制中“说课”到“模拟授课”的演变缘由略谈拙见。
2.说课与模拟授课的侧重点
2.1说课的侧重点
因第三届的大赛是改革前最后一届,所以在附录中笔者对我校11级参加省赛的选手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以及笔者对文献的研究,得出了在说课中的一些侧重点。
师范生的说课可视为学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 了解施教学生的具体情况, 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教材内容给予一定的分析, 面对同行或专家, 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将其教学设计及其预期的教学行为进行一番自我阐释的教学活动形式。
它的侧重点主要在于:1、表达教学理念。2、阐述教学程序。3、解释理论依据。
选手需要从:说学情、说教材、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一堂课的框架模型,解说自己对课的理解、方法、教学设想、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但我国说课研究面临理论瓶颈,理论分析往往陷于概念游戏。
2.2模拟授课的侧重点
2.2.1巧妙的教学设计
模拟授课是指在没有学生的环境下, 教师模仿实际教学环境和情景, 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完成讲授任务的过程。它需要选手在试讲过程中,将原本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配合着制作的ppt一一地进行演示。这种只是口头上 “说教法”的说课有着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所以在模拟授课中一个夺人眼球的导入、一个精彩的重难点解决或者一句巧妙的衔接语都可以吸引住评委的眼球由于赛场上的选手都是各个高校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要设计出一个精彩巧妙的模拟授课设计稿,还得需要平日里多走进课堂、多观摩优课、多请教名师、多实践操作才能从中脱颖而出。
2.2.2精准的时间把握
大赛的模拟授课要求试讲10分钟,进行到九分钟后工作人员就举牌示意还有一分钟,并还要在模拟授课的过程中配合课件的展示,专家提问5分钟。因此,模拟授课要比日常的授课时间短,不能像平常上课一样设计较丰富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考验选手极其精准的把握好时间。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往往经常出现到工作人员举牌示意还有一分钟时,选手授课内容还没有呈现出来,结果只好草草收场; 或者有的选手离比赛结束还有好长时间,教学内容却早已讲完。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还是在备赛当中对于时间观念不强,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能做到有条有理,收放自如。在现实的课堂当中,精准的把握好上课时间也是一项教师的基本功。文章所述教学时间专指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对模拟授课时间的硬性规定(10分钟) ,因此大赛考察了如何合理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教授新课、课堂实践、拓展、总结) 分配时间,以达到模拟授课时间的最优化。模拟授课对于选手能否在课堂中每个环节上时间的把控能力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yyxy/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