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山歌的传承教育以红色兴国山歌为例【字数:8846】

文章以兴国山歌为例,以红色山歌在音乐课堂教学传承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总结等方法,对红色兴国山歌的传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后得出学生接受红色兴国山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适合教学的传统山歌数量不多;教育者对红色兴国山歌的了解不深,知识量少;社会传承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等诸类问题。因此,红色兴国山歌教育状况堪忧。最后,本文结合音乐教育理论,尝试对红色兴国山歌的教学传承提出解决策略。
目 录
引 言 1
1.红歌相关概念阐述 2
1.1什么是红歌 2
1.2什么是红色兴国山歌 2
1.3红色兴国山歌的艺术特点 2
1.3.1红色兴国山歌的结构特点 2
1.3.2红色兴国山歌的作用特点 3
1.3.3红色兴国山歌的创作特点 3
2.红色兴国山歌的传承教育方式 3
2.1红色兴国山歌传承教育的传统方式 3
2.1.1家族影响 3
2.1.2师徒传承 4
2.1.3革命队伍内的传承 4
2.2红色兴国山歌的学校传承教育方式 4
2.2.1课堂教学 4
2.2.2课外兴趣小组 4
2.2.3艺术实践活动 5
3.红色山歌“学校教育”的价值 5
3.1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5
3.2有助于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提高 5
3.3有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5
3.4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力 5
3.5有助于拓宽音乐课堂教学的渠道 6
4.红色兴国山歌传承教育的问题分析 6
4.1红色兴国山歌传承教育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6
4.1.1传统红色山歌正在逐步消失 6
4.1.2用普通话演唱的传统山歌非常少 6
4.1.3研究红色山歌的资料少 6
4.2红色兴国山歌传承教育发展中的学校教育问题 7
4.2.1传统红色山歌曲调没有融合现代元素 7
4.2.2不会唱红色山歌的学生越来越多 7
4.2.3教育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山歌了解不够 7
5.红色兴国山歌传承教育的目标对策 7
5.1红色兴国山歌社会传承教育的目标对策 7
5.1.1加深红色山歌文化内涵的认识?? 7
5.1.2加大红歌精神的宣传力度 8
5.1.3加强红歌时代文化的挖掘工作 8
5.2红色兴国山歌学校传承教育的目标对策 8
5.2.1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8
5.2.2转变学生的音乐价值观 9
5.2.3创新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思路 9
6.总结与思考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 言
红歌是红色革命歌曲,是歌颂祖国和传唱革命精神的歌曲。笔者认为我们在学习和了解红歌时应注重其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本质。之所以选取兴国山歌为参考来进行红歌的传承教育论证,是因为当今的音乐圣坛已被流行音乐所“霸占”, 绝大多数人都遗忘了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歌曲。民歌本身拥有独特性, 在中国民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歌曲随着中国的发展而发展, 是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记载了太多的人与太多的事。而民歌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山歌在传承中遇到了问题:山歌的灵魂形象以及歌颂形象淡化模糊了,在传承中只是简单的会演唱即可。在教育中只是简单的涉及文化历史内涵,无法深入人心,渐渐的遗忘了红歌的精神,年轻人甚至不了解红色山歌,更不喜欢红色山歌。
兴国山歌是众多红歌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从已有研究来看,兴国山歌在音乐教育中的研究并未有太多涉及。现有关于兴国山歌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兴国山歌的演唱形式,传承发展与保护的方式,山歌的演唱艺术等类型。本课题是以教育为主线以兴国山歌为例,分析在红歌教育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红色兴国山歌教育的概念、价值和原则,尝试对红色兴国山歌教育传承状况提出目标对策。同时也为初中民族音乐课堂注入新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红歌相关概念阐述
1.1什么是红歌
红歌,是红色革命歌曲,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浓韵的情感基调。她是歌颂祖国和赞颂革命的花环。是历史作业的产物,是当时革命实践的“日记本”。笔者作为江西人,一提到红歌,就联想起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江西电视台自2006年连续举办的三届中国红歌会,红歌会吸引了全国以及国外一批喜爱红歌的歌手和观众,举办的非常成功,荣获2008年度全国春节文艺晚会特别节目最佳作品奖。每当人们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回忆。
1.2什么是红色兴国山歌
红色兴国山歌也是兴国山歌,流行于江西兴国县一带的山歌,歌曲结构主要为前腔+歌头+歌腹+称谓性衬词句+歌尾。演唱形式分独唱、对唱、三打铁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红色兴国山歌在如潮如涌的革命洪流中诞生与盛行。在反“围剿”的斗争时期,江西赣南兴国县的妇女唱着新编的山歌欢送亲人上前线。“哎呀来!炮火声来战号声,打个山歌你们听,快跟敌人决死战,红军哥!打到抚州南昌城。”歌声响彻山谷,激荡着农民子弟兵的心,“哎呀来!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前方战士好兴奋,同志们!更加有劲杀敌人。”战士们回唱道。军民化歌声为力量互相鼓励。红色兴国山歌由此得名。
1.3红色山歌的艺术特点
1.3.1红歌的结构特点
红色兴国山歌的艺术特点离不开兴国山歌的神韵。兴国山歌有一个显著特点:每首歌开头一句“哎呀嘞”,具有强烈的旋律感,气势高亢。中间的歌腹部分起伏有序,歌手的演唱风格各具特点,或高亢,或低迥;在结尾时,有一个衬词“同志哥”与开头的“哎呀嘞”呼应,形成兴国山歌完整、独特的演唱风格。
1.3.2红色兴国山歌的作用特点
兴国人民民风淳朴,在乡间田野中勤恳劳作,不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坐在地里都能让他们亮出一嗓子,工作累了也要来上一段缓解疲劳;歌声就是的生活号角,弥漫在田野山林中,欢跳在压弯的扁担上,簇拥在飞转的纺车上。在当地风土人情都有体现,比如待客敬茶唱上一段,喜庆节日亮出一嗓子。在革命团队中传唱促进革命团队的情感交融,激发革命者的情绪,能唤起对红色革命时代的回忆。
1.3.3红色兴国山歌的创作特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yyxy/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