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政综合办公室秘书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泰兴宣堡镇人民政府为例【字数:10144】
内容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科技的时代,秘书人员的文字写作能力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秘书人员时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秘书人员,尤其是刚从事秘书岗位的人员动笔能力较差,不能规范地撰写文章,不擅于用政策支撑行文利益,撰写的文章逻辑混乱,语言结构不正确,在写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党政综合办公室秘书人员工作时的感受为例,论述了秘书写作不同于其他写作的特性,以及秘书人员在写作这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论新课标背景下编写土家族中学音乐教材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字数:18604】
摘 要土家族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其中土家族民歌在其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构成的民歌,它是文学与音乐交会的产物。在当下新课标下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继承,编写土家族中学音乐教材是非常可行的和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民歌进中学校园进行调查分析,希望传递更多的土家族民歌,在当地中学可以有更多的乡本教材出现,让中学生能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本民族自信,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来关注土家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论游戏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以昆承中学为例【字数:10017】
音乐教育作为一项艺术教育内容,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中,提升教学的可塑性。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本篇论文重点用使用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之后,使更多的音乐教学工作者,更加重视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使得游戏教学法能够更好的为中学音乐教学工作服务,提升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论畲族民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字数:12126】
畲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内容,畲族民歌就是其主要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从浙江畲族民歌的概况出发,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探究与了解。并从浙江畲族民歌融入中学音乐教育这一方面阐述了浙江畲族民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浙江畲族民歌的发展方向所带来的启示,对此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浙江畲族民歌的路径。旨在更好地创新与发扬畲族民歌文化,彰显少数民族的文化经典与智慧。
论红色山歌的传承教育以红色兴国山歌为例【字数:8846】
文章以兴国山歌为例,以红色山歌在音乐课堂教学传承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总结等方法,对红色兴国山歌的传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后得出学生接受红色兴国山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适合教学的传统山歌数量不多;教育者对红色兴国山歌的了解不深,知识量少;社会传承中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等诸类问题。因此,红色兴国山歌教育状况堪忧。最后,本文结合音乐教育理论,尝试对红色兴国山歌的教学传承提出解决策略。
论青阳腔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西湖口凰村中学为例【字数:11064】
摘 要本课题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这一艺术特征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笔者以凰村中学为例,凰村中学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凰村乡的一所中学,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和青阳腔艺术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青阳腔引入该中学的课堂中,试图发现青阳腔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作用,实现青阳腔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及发展的目的。
评弹在辛庄中心小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字数:11284】
摘 要苏州评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苏州评弹听众、书场、艺人的减少,使得生存发展出现危机,需要尽快传承与创新。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对苏州评弹的了解少之又少,怎样传承与创新才能使苏州评弹继续下去呢?苏州评弹在苏州地区的多个学校都有校园传承活动。因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在这方面有许多亮点值得研究与借鉴,故笔者以该校为例,先对其苏州评弹进校园的传承与创新作研究与论述,再将苏州评弹进校园对该校与师生的影响作总结。其中该校将苏州评弹融入到德育活动,用音乐的方式影响学生身心是一大亮点
试析中学优质音乐课堂的特点及运用【字数:13588】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相对于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而教育也从由明显功利性的桎梏中脱离出来,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的素质发展。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素质教育发展中,美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课题主要探讨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之中,优质的音乐课堂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最能体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实践在理论上的验证与发展。基础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运动”莫过于全国中小学音乐观摩活动。而参赛的优秀课例更是行业领先的范本,为从事音乐教育的
试论新课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理解【字数:12399】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以及其中的“文化理解”,对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音乐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研究。音乐新课标在2017年版发行,它的核心是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延续审美核心,强化音乐实践,呈现音乐形式的多元课程。于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被分为三大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文章介绍核心素养的背景、现实意义以及相关动态,阐述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解读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的意义。通过举例在中学课堂教材中“文化理解”的运用阐述音乐核心素养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文化贡献结合的意义。
试论新课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艺术表现【字数:11372】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艺术表现”素养,首先阐述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内涵及其确立的主要依据,而后解读核心素养中的“艺术表现”素养,本文大致阐述了其内涵、具体目标以及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确立的主要依据。结合当下中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对“艺术表现”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论述。最后阐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之“艺术表现”在“立德树人”中的学科贡献。
试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审美感知【字数:13156】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新课程(2017年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素养,首先阐释的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内涵、以及其具体目标。而后开始解读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素养,本文大致阐释了审美感知素养的内涵、具体目标以及将审美感知作为核心素养确立的主要依据。从教师、学生、课堂三方面对审美感知素养在实施中的具体途径进行论述。最后阐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之“审美感知”在“立德树人”中的学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