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之我见

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之我见[20191218144724]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工作就是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能够使学生专心听讲、学到知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除去音乐本身所具备的音响语言功能之外,教师的语言艺术更能将美学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也是音乐教学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说,要想上好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作为教师,不仅仅需要准备丰富而充实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通过运用语言艺术构建课堂的灵魂。成功地进行语言艺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教师能够清楚、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是教师个人魅力展现的重要途径。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艺术MyopinionsonthelanguageartInmusicclassroomteaching
目 录
一、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
二、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1
(一)能够启迪、激发学生的智慧2
(二)能够对学生的心灵进行陶冶3
(三)能够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4
三、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美的具体体现4
(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4
(二)清晰有序的逻辑思维5
(三)富有韵律的语气运用5
(四)幽默风趣的师生交流5
(五)恰当得体的肢体语言6
四、音乐课堂中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语言艺术7
(一)导入语——简明精练7
(二)提问语——启发思维7
(三)评价语——树立自信8
(四)结束语——令人深省8
五、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语言艺术的做法8
(一)用准确的语言传授音乐知识8
(二)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望9
(三)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增加音乐课堂的感染力9
六、结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有所减弱。但是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课间,音乐课不同于其他课,它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是具有美感的。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言性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将音乐课上好,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重课堂语言艺术的锤炼,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的结合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课的艺术性得到充分展示。
但是,深入课堂后发现,很多教师的语言令人食之无味、黯然无色,学生的语言苍白、贫乏,令人十分担忧。
鉴于此种情况,经过研究论证,对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之再研究十分必要,因为让音乐教师使用准确形象、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艺术,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会给课堂教学增色。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我将从音乐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具体体现、音乐课不同环节的语言艺术以及实施语言艺术的做法四部分来进行研究,鉴于本项研究内容比较多,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因而实验方法呈现多样化,我从多角度开展对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通过调查音乐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认识和教师在音乐课堂中的语言特点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是最为巨大的,也是最能影响一个人的心灵的。但是,由于音乐不像工具学科一样有考试的巨大压力,因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有时都会完不成。针对这种现状,既要让音乐课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增强音乐课的魅力。语言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以最富有审美价值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地教学活动,师生双边互动,学生的学习时效性大大增强,充分感受音乐学科精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智慧的结晶。
(一)能够启迪、激发学生的智慧
俄罗斯有一句话是用来形容语言的,说的极为生动“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的确,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是沟通、交流、表达的重要工具,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那么是否所有的语言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音乐课的课堂教学中,只有那些具有独特艺术性的语言才能够像蜂蜜一样将学生牢牢黏在课堂上,从而他们的智慧将会被启迪和激发,最终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1.让学生发现音乐之美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缓缓地如清泉般叮咚,急急般如万马奔腾,或惆怅、或感伤、或快乐、或开怀,每一首乐曲之中蕴含着复杂、细致、丰富的内心情感,这种意境才是音乐力量的一种完美体现。然而,如果不能发现音乐之美,那么任何的乐曲听上去都会索然无味,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无从感知。而发现音乐美的这个过程则是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来感染学生,将他们带入音乐的殿堂。
我在实习期间听我的指导教师教学一首欣赏曲叫《龟兔赛跑》,这首曲子比较长,指导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一开始精力比较集中,听的也很认真,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她精心设计了一段风趣幽默的旁白插入到这首欣赏曲之中。果然,当学生对乐曲失去兴趣的时候,指导老师开始了精彩的旁白,学生的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完全投入到了故事中去。故事讲完了,指导老师继续播放剩下的乐曲,学生听的更加认真了,也对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认识,发现了音乐中蕴含的美感。
2.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唱歌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歌曲是一种综合艺术,融合音乐的美与文学的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艺术,可以使得学生对歌词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歌曲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美感,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音乐课的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有一首发声练习曲《我的小鸡》,这首发声练习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小鸡的叫声,来练习i母音。很多学生对于发声练习其实是不够重视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抱着糊弄的心态。为了使发声练习达到应有的效果,也为了让学生对发声练习感兴趣,课前我进行了精心地设计。上课后,我没有立即做到琴凳上开始发声练习,而是来到学生身边,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小鸡,现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鸡,就在你们的手心里,快点,把它们捧起来。”听了老师的话,学生先是一怔,接着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双手捧起了“小鸡”。“现在每个人手中都有这么一只小鸡,大家喜欢它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既然喜欢就要露出笑脸给你可爱的小鸡。”学生开心地笑了。“好啦,既然同学们都这么喜欢小鸡,那么现在我们就用温柔的声音给它们唱一首歌吧。”学生演唱的时候特别投入,唱的好极了。
如果单纯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他们可能兴趣不那么高,但是由于教师语言的渲染,让他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鸡的模样。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能够经常性地用这样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他们的想象力一定会越来越丰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门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那么他们才能够用心去学、自觉去学。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我们是通过听来感受音乐的美妙。课堂也是声音的艺术,教师需要依靠声音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需要依靠声音来获取知识。因而音乐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是学生进行各种音乐知识学习的基础。课堂上,学生除了唱歌之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乐理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当然会感觉很枯燥,不愿意学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将这些晦涩难懂、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变成学生喜欢的,例如用形象生动的比喻、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等。这样,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便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也就乐于学习了。
只要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同时培养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力,那么像这样的音乐课,学生的智慧便能够被启迪和激发出来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yyxy/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