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奶牛子宫黏液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选取分娩日期相近、产后子宫状态不同(健康、亚临床子宫内膜、临床子宫内膜炎)共18头奶牛,于不同时间(产后21,35,49和56天)采集其子宫粘液,利用微生物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中性粒细胞的计数与观察,对其子宫细菌种类与数量的区别、免疫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子宫黏液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后子宫内分离率较高的细菌是分别为大肠杆菌44.1%;芽孢杆菌19.3%,克雷伯氏菌7.6%,葡萄球菌7.0%。子宫粘液性状评分等级越高,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细菌种类与数量也随之增加,表明子宫感染程度与细菌种类数量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材料与方法1
1.1产后奶牛的选择 2
1.2子宫黏液的采集2
1.3子宫黏液中嗜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计数2
1.4子宫黏液中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2
1.4.1分离2
1.4.2纯化2
1.5子宫黏液细菌DNA的提取与PCR扩增2
1.6 PCR扩增产物的酶切 2
1.7统计分析3
2实验结果3
2.1 黏液的分级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3
2.2 用HhaI对菌落DNA进行限制性酶切3
2.3测序结果与比对4
3 讨论5
致谢5
参考文献6
产后奶牛子宫黏液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6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