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水产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将 120 尾体长 11.0-12.0 cm 的健康克氏原螯虾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经过连续3次肌肉注射给药,每6小时1次,第三次注射后的第6、12、24、48h采集血液、肝胰脏样品。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来反映黄芪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液SOD活性均有显著增高(P<0.05),分别显著提高了9.9%、14.6%、13.5%、12.7%和19.7%、25.7%、16.8%、21.5%。除第12小时外,其余采样时间点,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中的情况类似,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胰脏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胰脏SOD活性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验组之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肝胰脏CAT活性各采样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第6、12、24h肝胰脏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8h活性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6、24高剂量组肝胰脏CAT活性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第12、24h高剂量组肝胰脏CAT活性低于低剂量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6、12、24h,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第12h差距最为显著(P<0.05);在第48h,低剂量组MDA浓度稍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则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主要试验药品及仪器 2
1.2实验动物 2
1.3实验方法2
1.4指标测定方法3
1.5数据处理3
2结果与分析3
2.1黄芪对血液SOD活性的影响3
2.2黄芪对肝胰脏SOD的影响 3
2.3黄芪对血液CAT的影响 4
2.4 黄芪对肝胰脏MDA浓度的影响 4
3讨论5
3.1黄芪对克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原螯虾LZM的影响 5
3.2黄芪对克氏原螯虾AKP的影响 5
3.3黄芪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脏PO的影响 5
4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6
黄芪对水产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引言
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 俗称小龙虾、红色沼泽虾等,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多[1]。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各种疾病不断发生。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人们往往使用抗菌素、激素类,导致水产品品质、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研制抗菌素、激素类的替代产品用于预防和控制克氏原螯虾疾病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很复杂,含有许多营养物质、未知促生长活性物质与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与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目前研究表明大约有 200 种中草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中草药具有成本较低、加工也方便、副作用较小,环境不造成污染等有点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对水产动物养殖程度的提高,病害防治与促生长性能的研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4]。防治病害的经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是会导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残留等问题,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可以防治水产动物病害,改善肉质,还有抗氧化作用,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在对虾养殖中有着显著的效果,还能提高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提高生长性能。具有西药难以达到的某些综合效应。现有的研究表明虾作为甲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一样无特异性免疫功能,其免疫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复合中草药添加剂确能够提高虾类的免疫能力,因此,作者研究了黄芪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和效果,为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验药品及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00 岛津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SelectraE 荷兰威图)、全波长酶标仪 (Multiskan Go Thermo)、高速冷冻离心机 (OPTIMA LXP BACKMAN)、便携式高速匀浆机 (D160大龙)、超纯水制备装置 (美国MilliQ系统)、黄芪注射液(10ml*5支/盒),批号:(2016)040192711,山西省芮城科龙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用试剂盒测定,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试验动物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采购于农贸市场,平均重20 g左右,挑选健康无外伤,外形正常,规格一致的试验龙虾饲养于PVC水族箱中(90*60*45cm),养殖水体为纯淡水,试养水的温度控制在2224℃,试验过程中持续充气,定期换水。实验正式开展前,先驯化,期间饲喂商品饵料,不添加任何药物。
1.3试验方法
1.3.1给药方法
试验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连续3次肌肉注射给药,每6小时1次,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1ml/尾和0.2 ml/尾,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
1.3.3样品采集
第三次注射后的第6、12、24、48h采集血液、肝胰脏样品。血液通过围心腔采集,每尾虾的血液经肝素抗凝,以3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肝胰脏样品解冻后称重,肝胰脏与生理盐水按质量比为1:9 混合,冰浴匀浆,然后于4℃下以4000 r/ 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0尾克氏原螯虾)。
1.4指标测定方法
溶菌酶,抗氧化物歧化酶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试剂购自南京建成公司。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经Excel 2013初步处理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alysis)中的Tukey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试验因子分别为对照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的互作效应。并且,在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时采用Duncan氏进行比较分析。以P< 0.05和P< 0.01作为差异显著性的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黄芪对血液SOD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见,较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液SOD活性均有显著增高(P<0.05),分别显著提高了9.9%、14.6%、13.5%、12.7%和19.7%、25.7%、16.8%、21.5%。除第12小时外,其余采样时间点,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
图1 黄芪对血液SOD的影响(U/m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1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