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脂多糖对大鼠血液炎症因子和氧化指标的影响

脂多糖(LPS)是格兰氏阴性菌细胞的一种活跃的组成成分,其可以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然而,脂多糖对大鼠血液炎症因子及氧化指标的影响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浓度的LPS诱导大鼠发生炎症反应,检测大鼠血液炎症因子及氧化指标水平。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和LPS组(3、10、15毫克/千克体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分别注射相应浓度的LPS试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黄嘌呤氧化酶法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方法分析血液中IL-1β和IL-6的分泌量,LDH的活性以及SOD和MDA的量。我们的试验表明,在一定量LPS的诱导下,24小时后大鼠的两种促炎因子IL-1β和IL-6的水平上升;相对于0mg/kg剂量组,10-15mg/kg剂量组中LDH 活性显著增强(1.5-1.8倍);不同剂量的LPS能够增强大鼠血液中的MDA的水平,降低血清中的SOD的活性,5mg/kg剂量组MDA的水平相对于0mg/kg剂量组呈现显著差异(P<0.05)。SOD的活性和MDA水平在剂量为10mg/kg时相对于0mg/kg时相比呈现出现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LPS应激能够诱导大鼠的炎症反应;同时,LPS应激能够诱发氧化应激。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和方法 3
1.1动物 3
1.2动物处理和样品准备 3
1.3 指标测定 4
1.3.1IL1和IL6的测量 4
1.3.2 LDH活性测定 4
1.3.3 SOD和MDA的测量 4
2 统计分析 4
3结果 4
3.1 LPS对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
3.2 LPS对大鼠LDH活性的影响 4
3.3 LPS对大鼠血清MDA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 4
4 讨论 5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细菌脂多糖对大鼠血液炎症因子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引言
炎症是一种对于组织损伤或者微生物入侵机体时,机体发生的局部,保护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反应现象[2]。众多种类的细胞以及活性成分参与了这个过程。炎症初期,多种炎症因子经炎性细胞释放后,对损伤因子进行稀释、杀伤以及清除,同时,炎症因子也参与了机体受损部位的组织再生,促进伤口的修复和愈合。适当的炎症反应会帮助机体清除损伤,抵御外来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的一种活跃的组成成分[1,3],是与机体组织长期共生的微生物,机体在受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时,LPS作用于细胞膜受体,通过细胞内信号传递级联使基因表达发生变化,LPS介导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核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激活,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其他多种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合成和释放。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的致病成分,可激活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发生形态、代谢和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介导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败血症休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4,5,6]。然而,脂多糖作为一种应激源其可诱导大鼠的炎症因子产生,但其对机体氧化应激指标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就是通过脂多糖诱导大鼠炎症反应,评估脂多糖对大鼠血液中炎症因子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动物
来自于青龙山实验室动物工厂的性成熟SD雌鼠7080天,体重250300g。大鼠饲养在单独的笼子里,提供自由饮食,1212h明暗周期,温度控制在2325℃。
1.2动物处理和样品准备
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如下所示:
对照组(n=5);LPS组(0、3、10和15毫克/千克体重,腹腔注射,n=5/剂量;在LPS处理24小时后,将大鼠用戊巴比妥钠麻醉(4mg/kg,iv),然后使用断颈法让老鼠安乐死。采集血液常温离心,3000g持续30分钟后,提取血清,将血清保存在80℃冰箱中,以备后续试验。
1.3 指标测量
1.3.1 IL1β和IL6的测量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R&D,中国上海),测定血清中IL1β及IL6水平,结果用pg/ml表示。
1.3.2 LDH活性测定
使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的LDH水平(中国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使用严格按照说明进行,结果以U/L表示。
1.3.3 SOD和MDA的测量
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测定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50nm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率,结果以U/ml表示。丙二醛的测定,利用在吸光度为532nm的硫代巴比土酸(TBA)法,结论的单位表示为nmol/ml。试验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SOD和MDA测定试剂盒购自中国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 统计分析
所有的结果表示为平均值±SE,统计分析使用方差分析,结果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 结果
3.1 LPS对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ELISA方法分析了不同剂量的LPS(015mg/kg BW)对大鼠血液中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一定剂量的LPS处理24小时后,大鼠血清中IL1β以及IL6(图1)的水平上升,且炎症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
图1.不同浓度LPS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表示P<0.05, **表示P<0.01;下同)
3.2 LPS对大鼠LDH活性的影响
LDH的水平反应机体的损伤情况,本试验中分析了不同浓度LPS诱导组血清中LDH的活性。相对于0mg/kg的LPS剂量,1015mg/kg的LPS会引起大鼠血清中LDH的活性显著增强(P<0.01;图2)。
/
图2.不同浓度LPS对大鼠血清LDH活性的影响
3.3 LPS对大鼠血清MDA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
不同剂量的LPS能够增强MDA的水平和降低血清中SOD的活性,MDA的水平在5mg/kg时相对于0mg/kg时相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图3a)。SOD的活性和MDA水平在剂量为10mg/kg时相对于0mg/kg时相比呈现出现显著差异(P<0.05;图3b)。以上结果说明LPS能诱发大鼠的氧化应激。
/
图3a.不同浓度LPS对大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
图3b.不同浓度LPS对大鼠血清SOD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在本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浓度LPS诱导下大鼠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LPS的诱导下,各指标间发生了一下的变化:(1)正常大鼠血液中的IL1β和IL6的含量都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2)LPS可诱导大鼠血液中LDH活性显著增强。(3)LPS能够诱发大鼠的氧化应激,其表现为大鼠血液中MDA的水平显著增强,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减低。
细菌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的一种活跃的组成成分[1,3],是与机体组织长期共生的微生物,机体在受到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时,LPS作用于细胞膜受体,通过细胞内信号传递级联使基因表达发生变化,LPS介导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核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实质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激活,诱导炎症前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和其他多种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如IL1β、IL6等,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TNF),如TNFα等的合成和释放。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的致病成分,可激活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发生形态、代谢和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介导严重感染,多脏器损伤,败血症休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本实验中,选取LPS作为免疫应激器。在体外进行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LPS处理,诱发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本实验中主要选取检测IL1β和IL6是免疫调节因子,通常有促进免疫的功能[7]。IL1β和IL6具有协同作用,都能诱导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剂。在本试验结果中得到,LPS应激下,能IL1β和IL6的水平均升高,说明不同的浓度下的LPS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比如:IL1β和IL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dwyx/5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