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中绿原酸抗氧化活性研究(附件)

摘 要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它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绿色天然产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它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临床用于痈肿疗疮,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本论文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热回流法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测定绿原酸清除DPPH·的能力和对Fe3+的还原能力,并研究光、热、PH等物理及化学因素对绿原酸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强,并且当绿原酸浓度较低时,对Fe3+的还原能力也很强;对绿原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对热的稳定性较强,对光的稳定性差。 目 录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1
1.2 金银花化学成分 1
1.3 金银花药理作用 2
1.3.1抑菌,抗病毒作用2
1.3.2抗炎作用.2
1.3.3利胆保肝作用.......3
1.3.4止血作用.3
1.3.5对免疫系统作用...3
1.3.6其他作用.3
1.4 绿原酸概述 3
1.4.1 绿原酸结构简介..3
1.4.2 绿原酸的药理作用 4
1.4.3 绿原酸的应用 5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6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主要仪器及试剂 7
2.1.1 材料 7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7
2.1.3 主要试剂 7
2.2 方法 7
2.2.1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7
2.2.2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8
2.2.3 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8
2.2.4 绿原酸抗氧化活性 8
3 结果与讨论
3.1绿原酸标准曲线..10
3.2 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10
3.2.1 温度对绿原酸稳定性影响 10
3.2.2 pH值对绿原酸稳定性影响 11
3.2.3 光照对绿原酸稳定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8
2.2.3 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8
2.2.4 绿原酸抗氧化活性 8
3 结果与讨论
3.1绿原酸标准曲线..10
3.2 绿原酸稳定性考察 10
3.2.1 温度对绿原酸稳定性影响 10
3.2.2 pH值对绿原酸稳定性影响 11
3.2.3 光照对绿原酸稳定性影响 11
3.3 绿原酸抗氧化活性测定 12
3.3.1 绿原酸清除DPPH的测定 12
3.3.2 绿原酸对Fe3+的还原能力的测定 12
4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1.1 金银花概述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它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临床上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1]。
金银花植物种源相当丰富,应用范围非常广,并且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实用价值很高。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科研人员对金银花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金银花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还能当做食品原料用于餐饮行业来造福人类。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最为常见的是食品饮料类、营养品类和牙膏类,这说明了金银花己由传统的中药材行业扩展到了饮料食品、营养保健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而在这些行业中金银花还只是一个“新人”,它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 金银花化学成分
金银花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研究资料表明,金银花中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以及无机元素等。
挥发油类: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之一,又名精油,是一种混合物。金银花干花、鲜花,成分差异较大。鲜花挥发油成分以芳樟醇为主,干花挥发油成分以棕榈酸为主[2]。邢俊波[3]等研究结果表明,地域不同,金银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及含量差异就不同。可见中药材的质量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金银花挥发油还含有醇、醛、酯、酮、烷、烯等多类成分[45]。
黄酮类化合物:高玉敏[6]和邢俊波[7]等人采用正丁醇萃取法萃取金银花,从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3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及金丝桃苷。丁利君[8]用60倍样重的40%的乙醇溶液浸泡金银花24h后,超声波处理45min,可知黄酮浸泡率为16.91%,这种方法与水提法相比,乙醇提取法相对较高。而李永梅[9]等对细毡毛金银花花蕾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木犀草素和槲皮素。景小琪[10]等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时期的金银花修剪部分,经测定,均含有黄酮,并且都是节部和叶片含量最高,茎含量较低。
有机酸类:张秀春[11]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福建野生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率由高到低为:浸提+超声波提取>浸提>索氏抽提,提取率依次为:4.44%、4.21%和4.09%。刘祥兰等[12]采用传统水煎法、乙醇热回流法以及超声波法对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这些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是乙醇热回流法,最佳的条件是10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为0.5h,可见绿原酸的含量与提取率相对较高。
三萜类:三萜类化合物在金银花中含量较高,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之一。陈昌祥等[13]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六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化学分析和波谱分析,其结构主要是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常春皂苷元28OαL鼠李吡喃糖基 (1→2)[βD吡喃木糖基(1→6)] βD葡萄吡喃糖基酯和常春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等。从灰毡毛忍冬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灰毡毛忍冬皂苷甲、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断续皂苷乙。
无机元素:金银花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已检测出15种:Fe、Mn、Cu、Zn、Ti、Sr、Mo、Ba、Ni、Cr、Pb、V、Co、Li、Ca[14]。
1.3 金银花药理作用
金银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分布广泛,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1.3.1抑菌,抗病毒作用
金银花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抗金黄色葡糖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假性溶血性链球亦有效[1516]。
1.3.2抗炎作用
对金银花解热、抗炎、免疫等试验结果表明,其水煮液、口服液和注射液对角叉胶,三联菌苗致热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对蛋清、交叉菜胶、二甲苯所致水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