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皮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附件)
摘 要本研究是以山楂过剩的皮渣为主要研究的对象,采用微波法对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来结合正交实验,对影响山楂皮渣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来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50%,微波功率360W,提取时间3min;对提取物进行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进行研究表明了山楂皮渣总黄酮是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强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山楂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目 录
1 前言
1.1 山楂简介 1
1.2 生药基源研究 1
1.2.1 资源分布 1
1.2.2 植物形态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1
1.3.1 黄酮类化合物 2
1.3.2 三萜类化合物 2
1.3.3 黄烷及其聚合物 2
1.3.4 甾体类 2
1.3.5 有机酸类 2
1.3.6 氨基酸类 3
1.3.7 其他含氮类化合物 3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
1.4.1 乙醇回流法 3
1.4.2 超临界CO2萃取法 3
1.4.3 微波提取法 4
1.5 药理作用 4
1.5.1调血脂作用 4
1.5.2 保肝作用 4
1.5.3 降压的作用 4
1.5.4 强心的作用 4
1.5.5助消化作用 4
1.5.6 抗氧化的作用 5
1.5.7抑制畸变、抗肿瘤的作用 5
1.5.8 抗菌作用 5
1.5.9 免疫调节作用 5
1.6自由基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5
1.7 山楂研究发展前景 6
2 山楂皮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测定方法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菌作用 5
1.5.9 免疫调节作用 5
1.6自由基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5
1.7 山楂研究发展前景 6
2 山楂皮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测定方法 7
2.2.2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 7
2.2.3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8
2.2.4 单因素实验 8
2.2.5 正交实验 8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9
2.3.2 正交实验结果 10
2.4 小结 11
3 山楂皮渣总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13
3.1.1 实验材料 13
3.1.2 实验器材 13
3.2 实验步骤 13
3.2.1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3
3.2.2 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 13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4
3.3.1 总抗氧化能力 14
3.3.2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1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前言
1.1 山楂简介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又叫山里红、山里果,为蔷薇科山楂属类,是落叶乔木,可达6米多高等。
核果类的水果,果肉比较薄,核质硬,味微酸涩。果实可以生吃或者当作果脯类等,并且果实干制后可以用做用来当做药引[1],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具有助消化、强心、强肝和降血压、血脂等等作用,直接吃可以对消化,开胃都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很好的化瘀作用[2]。并且它还具有抗癌作用,山楂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能够很好地抑制体内癌细胞转移、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1.2 生药基源研究
1.2.1 资源分布
在国外的苏联、西伯利亚和朝鲜等等国家也有分布的,在国内主要的是偏东北的一些地区,也有的是靠近陕西周围也有种植[3]。
1.2.2 植物形态
属落叶乔木,树皮较粗糙,颜色为灰褐色或暗灰色;有的有刺,有的没刺,刺的长度大概12厘米左右;枝丫为圆形,再大一点就变成浅褐色,也长出一点小毛毛,再到长成老枝就变得暗褐色接近黑色[4];到最后就变成像粽子一样的形状,慢慢有颜色从淡淡的红色到成熟后是深红色,它的果皮是个灰褐色的小点点;核比较小,核的表面还有些棱角[5];花瓣却脱得比较晚。果期是910月,花期为56月。
1.3 化学成分研究
山楂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6]。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醇类及其苷类化合物:Kowa[7]从C.phacnopyrum叶中分离到柚皮素(naringenin) 、北美圣黄素(eriodictyol) 、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有机酸主要有山楂酸(mas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等。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2(vita—min B2) 、维生素C(vitamin C)和磷脂等,其还有黄烷及其聚合物、类甾体类、氨基酸、三萜类等多种的化合物类。
1.3.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醇类[8]及其苷类化合物是山楂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芹菜素和木犀草素为主要的苷类成分,还有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Kowa[9]从C.phacnopyrum叶中分离到柚皮素(naringenin) 、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北美圣黄素(eriodictyol);之后Shahat[10]报道从C.sinaica中得到花旗松素。
1.3.2 三萜类化合物
在山楂中含有的三萜类的化合物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羊毛脂烷型、环阿屯烷型、羽扇豆烷型、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中熊果酸[11]含量最高。还含有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醇[12]和山楂酸,豆甾醇以及白桦醇[13]等等。
1.3.3 黄烷及其聚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山楂中含量也比较高,基本单元是白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表儿茶素[14](()epicatechin)和儿茶素((+)catechin)等,聚合物都是以这三者相互聚合而产生的
1 前言
1.1 山楂简介 1
1.2 生药基源研究 1
1.2.1 资源分布 1
1.2.2 植物形态 1
1.3 化学成分研究 1
1.3.1 黄酮类化合物 2
1.3.2 三萜类化合物 2
1.3.3 黄烷及其聚合物 2
1.3.4 甾体类 2
1.3.5 有机酸类 2
1.3.6 氨基酸类 3
1.3.7 其他含氮类化合物 3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
1.4.1 乙醇回流法 3
1.4.2 超临界CO2萃取法 3
1.4.3 微波提取法 4
1.5 药理作用 4
1.5.1调血脂作用 4
1.5.2 保肝作用 4
1.5.3 降压的作用 4
1.5.4 强心的作用 4
1.5.5助消化作用 4
1.5.6 抗氧化的作用 5
1.5.7抑制畸变、抗肿瘤的作用 5
1.5.8 抗菌作用 5
1.5.9 免疫调节作用 5
1.6自由基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5
1.7 山楂研究发展前景 6
2 山楂皮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测定方法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菌作用 5
1.5.9 免疫调节作用 5
1.6自由基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5
1.7 山楂研究发展前景 6
2 山楂皮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测定方法 7
2.2.2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 7
2.2.3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8
2.2.4 单因素实验 8
2.2.5 正交实验 8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9
2.3.2 正交实验结果 10
2.4 小结 11
3 山楂皮渣总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13
3.1.1 实验材料 13
3.1.2 实验器材 13
3.2 实验步骤 13
3.2.1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3
3.2.2 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 13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4
3.3.1 总抗氧化能力 14
3.3.2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1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 前言
1.1 山楂简介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又叫山里红、山里果,为蔷薇科山楂属类,是落叶乔木,可达6米多高等。
核果类的水果,果肉比较薄,核质硬,味微酸涩。果实可以生吃或者当作果脯类等,并且果实干制后可以用做用来当做药引[1],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具有助消化、强心、强肝和降血压、血脂等等作用,直接吃可以对消化,开胃都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很好的化瘀作用[2]。并且它还具有抗癌作用,山楂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能够很好地抑制体内癌细胞转移、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1.2 生药基源研究
1.2.1 资源分布
在国外的苏联、西伯利亚和朝鲜等等国家也有分布的,在国内主要的是偏东北的一些地区,也有的是靠近陕西周围也有种植[3]。
1.2.2 植物形态
属落叶乔木,树皮较粗糙,颜色为灰褐色或暗灰色;有的有刺,有的没刺,刺的长度大概12厘米左右;枝丫为圆形,再大一点就变成浅褐色,也长出一点小毛毛,再到长成老枝就变得暗褐色接近黑色[4];到最后就变成像粽子一样的形状,慢慢有颜色从淡淡的红色到成熟后是深红色,它的果皮是个灰褐色的小点点;核比较小,核的表面还有些棱角[5];花瓣却脱得比较晚。果期是910月,花期为56月。
1.3 化学成分研究
山楂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6]。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醇类及其苷类化合物:Kowa[7]从C.phacnopyrum叶中分离到柚皮素(naringenin) 、北美圣黄素(eriodictyol) 、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有机酸主要有山楂酸(mas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等。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2(vita—min B2) 、维生素C(vitamin C)和磷脂等,其还有黄烷及其聚合物、类甾体类、氨基酸、三萜类等多种的化合物类。
1.3.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醇类[8]及其苷类化合物是山楂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芹菜素和木犀草素为主要的苷类成分,还有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Kowa[9]从C.phacnopyrum叶中分离到柚皮素(naringenin) 、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北美圣黄素(eriodictyol);之后Shahat[10]报道从C.sinaica中得到花旗松素。
1.3.2 三萜类化合物
在山楂中含有的三萜类的化合物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羊毛脂烷型、环阿屯烷型、羽扇豆烷型、乌苏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中熊果酸[11]含量最高。还含有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醇[12]和山楂酸,豆甾醇以及白桦醇[13]等等。
1.3.3 黄烷及其聚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山楂中含量也比较高,基本单元是白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表儿茶素[14](()epicatechin)和儿茶素((+)catechin)等,聚合物都是以这三者相互聚合而产生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