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工艺优化(附件)

摘 要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学、日用品、医学、食品等领域。它是茶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基于此本文以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工艺为对象,对茶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包括茶叶的起源以及成分,并对茶多酚的起源以及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还介绍了关于茶多酚的测定,主要有色谱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以及红外线光谱法等方法;再对茶多酚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重点介绍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最后,通过试验详细阐述了茶多酚的提取与工艺优化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实现茶叶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目 录
1 茶叶简介
1.1 茶叶的成分 1
1.1.1 茶多酚 1
1.1.2 生物碱 1
1.1.3 芳香油 1
1.1.4 蛋白质和氨基酸 1
1.1.5 糖类 2
1.1.6 色素 2
1.2 茶叶的特性 2
1.2.1 陈化性 2
1.2.2 吸湿性 2
1.2.3 吸附异味性 2
2 茶多酚概述
2.1 茶多酚的起源及作用 3
2.2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3
2.2.1 抑制心血管疾病 3
2.2.2 预防和抗癌 3
2.2.3 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3
2.2.4 护齿明目 4
2.3 茶多酚的测定方法 4
2.3.1 分光光度法 4
2.3.2 可见分光光度法 5
2.3.3 色谱法 5
2.3.4 滴定法 5
2.3.5 近红外光谱法 6
2.4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6
2.4.1 溶剂提取法 6
2.4.2 离子提取法 6
2.4.3 树脂提取法 6
2.4.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7
2.4.5 微波浸提法 7
2.4.6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7
3 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8
3.1.1 实验材料 8
3.1.2 仪器设备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6
2.4.2 离子提取法 6
2.4.3 树脂提取法 6
2.4.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7
2.4.5 微波浸提法 7
2.4.6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7
3 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8
3.1.1 实验材料 8
3.1.2 仪器设备 8
3.2 实验方法 9
3.2.1 茶叶的预处理 9
3.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9
3.2.3 茶多酚的提取操作 9
3.3 检测方法 9
3.3.1 茶多酚总量的测定 9
3.3.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的建立 10
3.4 提取条件优化 11
3.4.1 单因素实验设计 11
3.4.2 正交试验设计 12
3.5 结果与讨论 13
3.5.1 单因素实验结果 13
3.5.2 正交试验结果 15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 茶叶简介
茶叶,指茶树叶和芽的意思。它指的是常绿灌木,可用来制茶的茶叶,而这些叶子酿造的饮料。在我国,根据茶多酚的氧化程度,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红茶、白茶和绿茶六种,其生理活性和功能也因不同成分而异[1]。
1.1 茶叶的成分
1.1.1 茶多酚
茶多酚,也称茶单宁或茶单宁,是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分为四类,其中比重最大的儿茶素。氧化。易氧化多酚。茶在生产中使用的这一功能,使叶茶,汤红。绿茶生产应尽量减少,以确保绿茶叶,绿色汤的氧化。药理作用: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脂质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病毒、抗辐射、助消化和美容[1]。
1.1.2 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等,均属于膘吟的衍生物。一般含量为2%4%。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13]。
1.1.3 芳香油
也叫茶香精,是酯、醇、酮、酸、醛类等有机物的混合物,易挥发,是赋于茶 叶香气最主要的成分。茶叶中芳香油的含量极少,约占干茶的0.003%0.02%。目前广泛作为食品调味剂应用。一般情况下嫩叶高于老叶,高山茶多于平地茶,红茶多于绿茶,由于芳香油属易挥发成分,故陈茶的茶香较差。药理作用:促进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和胃肠蠕动[4]。
1.1.4 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约占干茶的17%20%,除蛋白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氨基酸(1%3%),氨基酸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茶汤的滋味,使茶汤具有鲜爽味。使茶叶鲜香爽口,同时有一定的补充氨基酸作用。
1.1.5 糖类
茶叶中含糖类约20%30%,有单糖、双糖及淀粉、纤维素、果胶质等多糖。单糖和双糖能使茶汤具有甜醇味,还有助于提高茶香。可溶性果胶质可以使茶汤具有醇厚感。
1.1.6 色素
颜料是由干茶,茶汤,底颜色的主要物质。绿色的叶绿素是主要的物质,它是绿茶,汤色碧绿,绿底;黑色颜料主要是儿茶素氧化产物茶黄素和红色色素,因此红色的茶,汤红,红底。药理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双向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肿瘤[5]。
1.2 茶叶的特性
1.2.1 陈化性
茶叶经长时间贮存后,会出现香气下降,色泽变暗等不良变化,即陈化现象。原因:因茶叶的香气成分芳香油易挥发,经长时间贮存后,香气会流失。
1.2.2 吸湿性
茶叶吸湿的原因:因为茶叶干燥以形成多孔结构,和大量的如茶多酚、咖啡碱、糖类成分、蛋白质等亲水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茶性。
1.2.3 吸附异味性
多孔结构和松散的茶叶,使茶叶具有较强的气味吸收性能的状态。利用它的吸附作用,被用来吸收花香,从而创造茶。但茶叶销售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接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1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