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提取物通过vegf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女贞子提取物熊果酸对小鼠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乙醇提取熊果酸;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为对照组、熊果酸低剂量组(10mg/kg)、熊果酸中剂量组(20mg/kg)、熊果酸高剂量组(30mg/kg),14天后处死小鼠,取出瘤体部分,测量肿瘤重量和体积;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质的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熊果酸10mg/kg显著性抑制肿瘤体积,熊果酸20mg/kg,30mg/kg能极显著性抑制肿瘤的体积和重量;(2)与对照组相比,熊果酸20mg/kg,30mg/kg能极显著性抑制血清中VEGF含量;(3)与对照组相比,熊果酸能下调肝脏中VEGF蛋白表达。结论熊果酸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与VEGF所介导的。
目录
1概述 1
1.1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1
1.1.1萜类 1
1.1.2熊果酸 2
1.1.3齐墩果酸 2
1.1.4氨基酸化学成分 2
1.1.5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2
1.2女贞子提取物熊果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2.1抗肿瘤作用 2
1.2.2抗炎作用 3
1.2.3抗糖尿病作用 3
1.2.4抗氧化作用 3
1.2.5抗血管生成作用 4
1.2.6抗骨质疏松作用 4
1.2.7其他作用 4
1.3熊果酸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5
1.3.1血管生成对肝癌的意义 5
1.3.2VEGF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6
1.3.3VEGF与肝癌的关系 6
1.3.4熊果酸通过VEGF对肝癌血管生成的意义 7
2实验 8
2.1实验材料 8
2.1.1试剂 8
2.1.2仪器 8
2.1.3实验动物 8
2.2熊果酸的提取 8
2.3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 8
2.4分组与给药 9
2.5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测各项指标 9
2.5.1肿瘤体积和重量的测定 9
2.5.2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含量 9
2.5.3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 9
2.6数据处理 10
3 实验结果 11
3.1熊果酸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 11
3.2 熊果酸对小鼠血清中VEGF表达的影响 11
3.3 熊果酸对小鼠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11
4讨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概述
女贞属(LigustrumlicidumAit)的干熟果实。主要产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其味甘苦,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消沉等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加强腰、膝、筋、骨、治阴虚、补肾、殷、黑胡须。治内热、目眩等[1]。经一系列研究表明,近年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肝炎、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
目前女贞子在我国治疗疾病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来,国内外大多学者对女贞子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了数次的研究,特别是在化学和药理这两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经一系列研究表明,女贞子中的熊果酸具有较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熊果酸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形成、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再生等各方面以此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肿瘤的再生与肿瘤的生长息息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并在血管生成中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并在肝癌发生的一系列过程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观察女贞子提取物通过VEGF对血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肝癌的影响。
1.1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查阅近几十年的女贞子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女贞子大约70多篇,通过探讨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女贞子目前的进展。其主要由萜类、黄酮类、苯乙醇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等各种元素组成。其中,三萜化合物是女贞子的主要成分[3]。
1.1.1萜类
经赵丽丽[4]等研究发现,女贞子提取物中的孙京等[5]研究女贞子提取物,得到多种三萜类化合物:(1)2α羟基齐墩果酸、(2)肉桂酰果酸(3)DMB二醇、(5)熊果酸等化学物质。
三萜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查阅一系列海内外关于女贞子研究报道的相关文献、资料,海内外较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中熊果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较多,但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略少。
1.1.2熊果酸研究
熊果酸,化学名:3β羟基乌烷型1338羧酸,自然界中有7科,47属和63种植物,是三萜类化合物。因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被大量研究。熊果酸不仅存在于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还存在于木犀科植物女贞叶和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其中以抗肿瘤作用为主[6]。
1.1.3齐墩果酸研究
齐墩果酸(齐墩果酸OA),也叫青四元,土当归酸。齐墩果酸是一种较普遍的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对葡萄球菌有很强的作用。亦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利尿、抗肿瘤、降糖、降脂,是降糖、降脂研究和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7]。
1.1.4氨基酸化学成分
女贞子的加工产物主要含天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苯氨酸17种水解氨基酸,这里面有8种水解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氨基酸总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8]。
1.1.5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除此之外,女贞子还含有黄酮类、甲酸类、磷脂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较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黄酮是女贞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黄酮能够预防人的肿瘤、老化、心脑血管等疾病。女贞子的挥发油类主要包括醇类、醚类等化学成分。
女贞子多糖:蔗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等,其中气候和泥土等环境因素对女贞子多糖含量影响较大。
1.2女贞子提取物熊果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1.2.1抗肿瘤作用
女贞子作为扶正培本类药物,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一直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药物[9]。而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物质便是熊果酸,可以通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稳定机体内环境,延长生存期。近几年海内外研究表明女贞子中熊果酸具有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是熊果酸与内皮生长因子(VEGF)紧密相关。主要是通过遏制VEGF的形成。进一步VEGF在细胞间的迁移。用来干扰机制的分开以及阻碍内皮细胞的再生与迁移,同时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引诱肝癌细胞的分化及凋亡等多个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10]。
1.2.2抗炎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杀菌和抑菌活性,所以具有抗炎活性[11]。而熊果酸是五环三萜类中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近几年一部分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熊果酸的主要抗炎机制是通过刺激释放皮质激素,以此减少PGE的合成与释放,达到抗炎效果。在临床试验中,熊果酸对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食欲、抗纤维化和保护肝功能有显著作用,同时有生效快、疗程短、效果突出等特点。
目录
1概述 1
1.1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1
1.1.1萜类 1
1.1.2熊果酸 2
1.1.3齐墩果酸 2
1.1.4氨基酸化学成分 2
1.1.5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2
1.2女贞子提取物熊果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2.1抗肿瘤作用 2
1.2.2抗炎作用 3
1.2.3抗糖尿病作用 3
1.2.4抗氧化作用 3
1.2.5抗血管生成作用 4
1.2.6抗骨质疏松作用 4
1.2.7其他作用 4
1.3熊果酸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5
1.3.1血管生成对肝癌的意义 5
1.3.2VEGF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6
1.3.3VEGF与肝癌的关系 6
1.3.4熊果酸通过VEGF对肝癌血管生成的意义 7
2实验 8
2.1实验材料 8
2.1.1试剂 8
2.1.2仪器 8
2.1.3实验动物 8
2.2熊果酸的提取 8
2.3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 8
2.4分组与给药 9
2.5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测各项指标 9
2.5.1肿瘤体积和重量的测定 9
2.5.2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含量 9
2.5.3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 9
2.6数据处理 10
3 实验结果 11
3.1熊果酸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 11
3.2 熊果酸对小鼠血清中VEGF表达的影响 11
3.3 熊果酸对小鼠肝癌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11
4讨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概述
女贞属(LigustrumlicidumAit)的干熟果实。主要产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其味甘苦,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消沉等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加强腰、膝、筋、骨、治阴虚、补肾、殷、黑胡须。治内热、目眩等[1]。经一系列研究表明,近年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肝炎、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
目前女贞子在我国治疗疾病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来,国内外大多学者对女贞子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了数次的研究,特别是在化学和药理这两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经一系列研究表明,女贞子中的熊果酸具有较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熊果酸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形成、抑制肿瘤组织血管再生等各方面以此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肿瘤的再生与肿瘤的生长息息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并在血管生成中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并在肝癌发生的一系列过程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建立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观察女贞子提取物通过VEGF对血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肝癌的影响。
1.1女贞子的化学成分
查阅近几十年的女贞子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女贞子大约70多篇,通过探讨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女贞子目前的进展。其主要由萜类、黄酮类、苯乙醇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等各种元素组成。其中,三萜化合物是女贞子的主要成分[3]。
1.1.1萜类
经赵丽丽[4]等研究发现,女贞子提取物中的孙京等[5]研究女贞子提取物,得到多种三萜类化合物:(1)2α羟基齐墩果酸、(2)肉桂酰果酸(3)DMB二醇、(5)熊果酸等化学物质。
三萜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查阅一系列海内外关于女贞子研究报道的相关文献、资料,海内外较女贞子中三萜类化合物中熊果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较多,但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略少。
1.1.2熊果酸研究
熊果酸,化学名:3β羟基乌烷型1338羧酸,自然界中有7科,47属和63种植物,是三萜类化合物。因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被大量研究。熊果酸不仅存在于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还存在于木犀科植物女贞叶和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其中以抗肿瘤作用为主[6]。
1.1.3齐墩果酸研究
齐墩果酸(齐墩果酸OA),也叫青四元,土当归酸。齐墩果酸是一种较普遍的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对葡萄球菌有很强的作用。亦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利尿、抗肿瘤、降糖、降脂,是降糖、降脂研究和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7]。
1.1.4氨基酸化学成分
女贞子的加工产物主要含天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苯氨酸17种水解氨基酸,这里面有8种水解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氨基酸总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8]。
1.1.5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除此之外,女贞子还含有黄酮类、甲酸类、磷脂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较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黄酮是女贞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黄酮能够预防人的肿瘤、老化、心脑血管等疾病。女贞子的挥发油类主要包括醇类、醚类等化学成分。
女贞子多糖:蔗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等,其中气候和泥土等环境因素对女贞子多糖含量影响较大。
1.2女贞子提取物熊果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1.2.1抗肿瘤作用
女贞子作为扶正培本类药物,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一直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药物[9]。而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物质便是熊果酸,可以通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稳定机体内环境,延长生存期。近几年海内外研究表明女贞子中熊果酸具有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是熊果酸与内皮生长因子(VEGF)紧密相关。主要是通过遏制VEGF的形成。进一步VEGF在细胞间的迁移。用来干扰机制的分开以及阻碍内皮细胞的再生与迁移,同时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引诱肝癌细胞的分化及凋亡等多个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10]。
1.2.2抗炎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杀菌和抑菌活性,所以具有抗炎活性[11]。而熊果酸是五环三萜类中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近几年一部分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熊果酸的主要抗炎机制是通过刺激释放皮质激素,以此减少PGE的合成与释放,达到抗炎效果。在临床试验中,熊果酸对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食欲、抗纤维化和保护肝功能有显著作用,同时有生效快、疗程短、效果突出等特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