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吨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设计
摘 要本设计完成了年产300吨盐酸普鲁卡因的工艺设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盐酸普鲁卡因合成工艺路线选择,工艺流程图绘制,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与计算。工艺流程的选择是本设计的核心,在选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基础上,完成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物料衡算与设备选型以经济效益为因素,兼顾产品质量。本次设计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为目的。目 录
1 引言
1.1 盐酸普鲁卡因概述 1
1.1.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
1.1.2 盐酸普鲁卡因鉴别 1
1.1.3 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查 2
1.1.4 临床用途 3
1.2盐酸普鲁卡因实验室制备方法 3
1.2.1对硝基苯甲酸β二乙氨基乙酯(硝基卡因)的制备 3
1.2.2 对氨基苯甲酸β二乙氨基乙酯(普鲁卡因)的制备 4
1.2.3 盐酸普鲁卡因的制备 4
1.3 设计过程中遵循的有关规范及手册 5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6
2 盐酸普鲁卡因国内外合成工艺的对比与分析
2.1 盐酸普鲁卡因国内外发展 7
2.2 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方法 7
2.2.1 酰氯化法 7
2.2.2 氯代乙酯法 8
2.2.3 苯佐卡因法 8
2.2.4 直接酯化法 8
2.3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工艺 9
3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流程设计
3.1 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10
3.2 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0
3.3 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0
3.4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工艺流程图 11
4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设计计算
4.1 物料衡算 12
4.1.1 物料衡算基准 12
4.1.2 硝基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2
4.1.3 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3
4.1.4 盐酸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4
5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设备选型
5.1 设备选择与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设计计算
4.1 物料衡算 12
4.1.1 物料衡算基准 12
4.1.2 硝基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2
4.1.3 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3
4.1.4 盐酸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4
5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设备选型
5.1 设备选择与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6
5.1.1 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6
5.1.2 设备选型的方法 16
5.2 主要设备选型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引言
1.1 盐酸普鲁卡因概述
1.1.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异 名】奴佛卡因等。
【主要成分】盐酸普鲁卡因。
【适 应 证】用于局麻。
【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出汗、脉速、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谵妄、兴奋、惊厥等。
【结构式】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154~157℃。
【稳定性】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影响,与pH有关。
【药理作用】
作用于外周神经产生传导阻滞作用,依靠浓度梯度以弥散方式穿透神经细胞膜,在内侧阻断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值升高,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信息传递被阻断,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
【用法用量】
用于浸润麻醉, 溶液浓度多为0.25%~0.5%,每次用量0.05~0.25g,每小时不可超过1.5g。用作腰麻,1次量不宜超过0.15g,用5%溶液。用于四肢的局部静脉麻醉,0.5%溶液40~150ml。神经传导阻滞时用1%~2%溶液,1次不超过1g。
1.1.2 盐酸普鲁卡因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水2ml溶解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发生的蒸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Ⅲ)。
(4)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Ⅲ)。
1.1.3 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查
(1)酸度
取本品0.4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如显红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变为橙色。
(2)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2.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3)对氨基苯甲酸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制成每1ml中含1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1ml与对照品溶液9ml混合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Ⅴ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含0.1%庚烷磺酸钠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nm。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对氨基苯甲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盐酸普鲁卡因峰和对氨基苯甲酸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取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氨基苯甲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0.5%。
(4)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Ⅷ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342.html
1 引言
1.1 盐酸普鲁卡因概述 1
1.1.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
1.1.2 盐酸普鲁卡因鉴别 1
1.1.3 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查 2
1.1.4 临床用途 3
1.2盐酸普鲁卡因实验室制备方法 3
1.2.1对硝基苯甲酸β二乙氨基乙酯(硝基卡因)的制备 3
1.2.2 对氨基苯甲酸β二乙氨基乙酯(普鲁卡因)的制备 4
1.2.3 盐酸普鲁卡因的制备 4
1.3 设计过程中遵循的有关规范及手册 5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6
2 盐酸普鲁卡因国内外合成工艺的对比与分析
2.1 盐酸普鲁卡因国内外发展 7
2.2 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方法 7
2.2.1 酰氯化法 7
2.2.2 氯代乙酯法 8
2.2.3 苯佐卡因法 8
2.2.4 直接酯化法 8
2.3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工艺 9
3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流程设计
3.1 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10
3.2 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0
3.3 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0
3.4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工艺流程图 11
4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设计计算
4.1 物料衡算 12
4.1.1 物料衡算基准 12
4.1.2 硝基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2
4.1.3 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3
4.1.4 盐酸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4
5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设备选型
5.1 设备选择与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设计计算
4.1 物料衡算 12
4.1.1 物料衡算基准 12
4.1.2 硝基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2
4.1.3 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3
4.1.4 盐酸普鲁卡因制备工段物料衡算 14
5 盐酸普鲁卡因生产设备选型
5.1 设备选择与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16
5.1.1 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6
5.1.2 设备选型的方法 16
5.2 主要设备选型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引言
1.1 盐酸普鲁卡因概述
1.1.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异 名】奴佛卡因等。
【主要成分】盐酸普鲁卡因。
【适 应 证】用于局麻。
【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出汗、脉速、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谵妄、兴奋、惊厥等。
【结构式】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痹感。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154~157℃。
【稳定性】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影响,与pH有关。
【药理作用】
作用于外周神经产生传导阻滞作用,依靠浓度梯度以弥散方式穿透神经细胞膜,在内侧阻断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兴奋阈值升高,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信息传递被阻断,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
【用法用量】
用于浸润麻醉, 溶液浓度多为0.25%~0.5%,每次用量0.05~0.25g,每小时不可超过1.5g。用作腰麻,1次量不宜超过0.15g,用5%溶液。用于四肢的局部静脉麻醉,0.5%溶液40~150ml。神经传导阻滞时用1%~2%溶液,1次不超过1g。
1.1.2 盐酸普鲁卡因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水2ml溶解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发生的蒸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Ⅲ)。
(4)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Ⅲ)。
1.1.3 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查
(1)酸度
取本品0.4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如显红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变为橙色。
(2)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2.0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3)对氨基苯甲酸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制成每1ml中含1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1ml与对照品溶液9ml混合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Ⅴ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含0.1%庚烷磺酸钠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9nm。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对氨基苯甲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盐酸普鲁卡因峰和对氨基苯甲酸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取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氨基苯甲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0.5%。
(4)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Ⅱ部附录Ⅷ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