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中多糖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本课题旨在从现代分析化学技术角度解析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从而确定地黄多糖最佳研究工艺,找出简单可行,稳定可控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进而增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具有指导意义,并为地黄多糖提取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故优选地黄中多糖类成分最佳提取方法成为研究关键。优选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醇沉浓度对地黄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地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30、提取时间2h、醇沉浓度 80%,确定的地黄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地黄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目 录
引 言 1
1 概述
1.1 地黄的药理作用 2
1.1.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2
1.1.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作用 2
1.1.3 降血糖的作用 3
1.1.4 保护胃粘膜 3
1.1.5 中枢抑制作用 3
1.1.6 抗衰老作用 3
1.1.7 抗肿瘤作用 3
1.1.8 抗炎症作用 4
1.1.9 其他作用 4
1.2 地黄的化学成分 4
1.2.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5
1.2.2 其它糖、苷类 5
1.2.3 微量元素 5
1.3 地黄多糖分析方法 5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
1.3.2 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 5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6
1.3.4 指纹图谱 6
1.4 地黄的提取工艺 6
1.4.1 水提醇沉法 6
1.4.2超声波提取法 7
1.4.3微波提取法 7
1.4.4酶解提取法 7
1.4.5超滤分离法 7
1.5 小结 8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9
2.2 方法与结果 9
2.2.1 多糖含量测定 9
2.2.2 单因素实验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法 6
1.4.2超声波提取法 7
1.4.3微波提取法 7
1.4.4酶解提取法 7
1.4.5超滤分离法 7
1.5 小结 8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9
2.2 方法与结果 9
2.2.1 多糖含量测定 9
2.2.2 单因素实验 12
2.2.3 正交实验 14
2.3 最佳工艺的验证试验 16
2.4 讨论 16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引 言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地黄的干燥或新鲜块根。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1]。因为地黄的药效不同,可将地黄分为熟地黄、鲜地黄、生地黄三种。鲜地黄,冷,甜,苦,热流体,瘀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咽喉肿痛,吐血,蛆血。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熟地黄是生地的炮制品,具有补血滋阴,填精益髓的功能[2]。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块根,酒炖或蒸加工而成,甘,微温,归甘、肾经等作用。熟地黄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月经不调、肝肾阴虚、骨蒸潮热、眩晕、耳鸣等。地黄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实验发现生地黄的主要活性部位为环烯醚萜类和糖类。主要表现在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作用、降血糖作用、保护胃黏膜、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
在地黄的二次开发利用中,人们对药材中含量较高、活性较好并且可获得官方对照品的梓醇产生了广泛兴趣。但由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加上药材中梓醇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近似,极性较大,而且化学稳定性较差,因而大量制备纯度在90%以上的单体成分难度较大。人们从多方面探讨了地黄多糖提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规模的生产制备工艺还未得到解决。根据研究报道的地黄多糖作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已被广泛开发,但许多多糖类产品仅仅停留在保健品阶段,未能开发成药物,主要原因是多糖的分离纯化困难,技术不过关。
目前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对地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确立了地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对寻找出一种简单可行、稳定可控且适合大生产的提取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地黄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基础。
1 概 述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a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有“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之说。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常用滋补类中药之一。地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广泛。药理实验已表明地黄对造血系统、中枢抑制作用、免疫、抗肿瘤及心血管系统等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3]。其中地黄多糖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肝瘤、抗病毒、抗衰老等功效[4]。现将近年来地黄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1 地黄的药理作用
地黄的生理活性广泛,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显著的作用,并具有细胞毒活性、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电离辐射等药理作用。对于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比较突出的是环烯醚萜类成分,其中以梓醇的研究最为集中,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现研究主要在抗脑细胞凋亡,可改善氧化应激对神经系统损等。同时也发现了具有相关药理活性的其他成分,并研究了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
1.1.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对于成年雄性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前 5min注射 5mg/kg梓醇进行干预,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心肌细凋亡和心肌坏死,显著降低血管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形成(P<.05),增加蛋白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脏中的产生。实验表明梓醇增加了生理性NO生成,同时降低ONOO(?)生成,从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5]。
1.1.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作用
地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地黄苷A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网织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及体重,说明地黄苷A具有明显升白作用[6]。同时地黄苷A可能通过增强B淋巴细胞抗体产生,促进溶血,从而使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增加,促进免
引 言 1
1 概述
1.1 地黄的药理作用 2
1.1.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2
1.1.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作用 2
1.1.3 降血糖的作用 3
1.1.4 保护胃粘膜 3
1.1.5 中枢抑制作用 3
1.1.6 抗衰老作用 3
1.1.7 抗肿瘤作用 3
1.1.8 抗炎症作用 4
1.1.9 其他作用 4
1.2 地黄的化学成分 4
1.2.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5
1.2.2 其它糖、苷类 5
1.2.3 微量元素 5
1.3 地黄多糖分析方法 5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
1.3.2 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 5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6
1.3.4 指纹图谱 6
1.4 地黄的提取工艺 6
1.4.1 水提醇沉法 6
1.4.2超声波提取法 7
1.4.3微波提取法 7
1.4.4酶解提取法 7
1.4.5超滤分离法 7
1.5 小结 8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9
2.2 方法与结果 9
2.2.1 多糖含量测定 9
2.2.2 单因素实验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法 6
1.4.2超声波提取法 7
1.4.3微波提取法 7
1.4.4酶解提取法 7
1.4.5超滤分离法 7
1.5 小结 8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9
2.2 方法与结果 9
2.2.1 多糖含量测定 9
2.2.2 单因素实验 12
2.2.3 正交实验 14
2.3 最佳工艺的验证试验 16
2.4 讨论 16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引 言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地黄的干燥或新鲜块根。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1]。因为地黄的药效不同,可将地黄分为熟地黄、鲜地黄、生地黄三种。鲜地黄,冷,甜,苦,热流体,瘀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咽喉肿痛,吐血,蛆血。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熟地黄是生地的炮制品,具有补血滋阴,填精益髓的功能[2]。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块根,酒炖或蒸加工而成,甘,微温,归甘、肾经等作用。熟地黄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月经不调、肝肾阴虚、骨蒸潮热、眩晕、耳鸣等。地黄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实验发现生地黄的主要活性部位为环烯醚萜类和糖类。主要表现在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作用、降血糖作用、保护胃黏膜、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
在地黄的二次开发利用中,人们对药材中含量较高、活性较好并且可获得官方对照品的梓醇产生了广泛兴趣。但由于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加上药材中梓醇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近似,极性较大,而且化学稳定性较差,因而大量制备纯度在90%以上的单体成分难度较大。人们从多方面探讨了地黄多糖提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规模的生产制备工艺还未得到解决。根据研究报道的地黄多糖作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已被广泛开发,但许多多糖类产品仅仅停留在保健品阶段,未能开发成药物,主要原因是多糖的分离纯化困难,技术不过关。
目前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对地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确立了地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对寻找出一种简单可行、稳定可控且适合大生产的提取工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地黄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基础。
1 概 述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a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有“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之说。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常用滋补类中药之一。地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广泛。药理实验已表明地黄对造血系统、中枢抑制作用、免疫、抗肿瘤及心血管系统等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3]。其中地黄多糖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肝瘤、抗病毒、抗衰老等功效[4]。现将近年来地黄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1 地黄的药理作用
地黄的生理活性广泛,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显著的作用,并具有细胞毒活性、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电离辐射等药理作用。对于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比较突出的是环烯醚萜类成分,其中以梓醇的研究最为集中,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现研究主要在抗脑细胞凋亡,可改善氧化应激对神经系统损等。同时也发现了具有相关药理活性的其他成分,并研究了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
1.1.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对于成年雄性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前 5min注射 5mg/kg梓醇进行干预,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心肌细凋亡和心肌坏死,显著降低血管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形成(P<.05),增加蛋白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脏中的产生。实验表明梓醇增加了生理性NO生成,同时降低ONOO(?)生成,从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5]。
1.1.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作用
地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地黄苷A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网织红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及体重,说明地黄苷A具有明显升白作用[6]。同时地黄苷A可能通过增强B淋巴细胞抗体产生,促进溶血,从而使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增加,促进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