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的大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附件)
基于问卷调查法,本文通过对咸阳地区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服装学院三所高校大学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从调查对象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与认识、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的意识与判断、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行为三部分展开。应用χ2检验进行结果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从中寻找对大学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普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度不高,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等认知不充分,所以应有针对性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等知识的宣讲,为大学生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 录
咸阳地区的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
摘要 III
Abstract V
1绪论 1
1.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 1
1.2研究现状 2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2调查对象与方法 4
2.1调查对象 4
2.2调查内容 4
2.3调查方法 4
3调查结果分析 5
3.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5
3.2咸阳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度的影响因素 5
3.2.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情况 5
3.2.2性别与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水平分析 6
3.3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意识态度 7
3.3.1大学生对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的意识 7
3.3.2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滥用现象的意识 7
3.3.3大学生对于避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滥用现象的态度 8
3.3.4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危害事件关注情况 8
3.4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行为分析 9
3.4.1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依赖性分析 9
3.4.2大学生们用糖皮质激素类药依从性分析 9
3.4.3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正确行为分析 10
3.4.4大学生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沟通情况 10
3.4.5大学生群体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关注情况 11
4讨论 13
4.1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现状 13
4.1.1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水平影响因素 13
4.1.2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认知不足 13
4.1.3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存在不足 14
4.1.4大学生获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知识途径差异 14
4.2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 14
4.2.1大学生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自我药物治疗情况 14
4.2.2大学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积极面与消极面比较 15
4.2.3大学生需要正确认知当前网络问诊 16
4.2.4大学生需要正视身边所发生过的药害事件 16
4.2.5思考与对策 17
5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附录 25
1绪论
1.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
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分泌经血液或淋巴到靶器官作用的化学信使有机化合物,其种类繁多,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前列腺素,肾上腺素,甾体激素,胎类激素。其中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ids),是肾上腺皮质受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所产生的一类激素。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糖皮质激素(影响体内糖代谢)和盐皮质激素(影响体内水盐代谢)。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成分为皮质醇,在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来调节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功能,还具有抗炎症、抗病毒以及抗休克作用。被人类称之为“糖皮质激素”,原因在于人类最早认知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我国哮喘病的发病概率在世界急速上升,在哮喘病的治疗中,传统治疗手法为使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当传统治疗对止咳化痰等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医生建议应及早使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对蛋白质、糖、脂肪、水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其药理作用通常被简单归纳为“四抗”,即抗炎、抗免疫、抗病毒、抗休克。此外,糖皮质技术对血液与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也有广泛的影响。常用的药物有短效类(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类(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长效类(地赛米松、倍他米松)。其中,以醋酸地塞米松为例,其本来是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皮肤有红疹、瘙痒等症状时,我们也会选用该种药品。于是,现在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情况已很明显,为了提高认知度,首先从大学生群体入手,本课题以咸阳地区各大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其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和认知为主要调查内容,最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为普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研究现状
在中国,报道显示,87.3%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发热时应用激素治疗,58.4%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结肠炎、腹泻、化脓性扁桃体炎、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用激素治疗。皮肤科门诊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最多的科室,使用率为27.90%,其次耳鼻喉为24.60%,儿科为19.10%,眼科为16.00%,内科为6.50%,急诊科为3.60%,妇科0.40%,风湿科0.55%,烧伤科0.60%,口腔科0.45%,外科0.30%。多数以单一使用为主,其中耳鼻咽喉科、眼科和皮肤科两种联用较多。因此统计中的处方数超过原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处方数[16]。
在国外,近年来,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研究呈现一个急速上升的趋势。临床医生在重视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卓越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误区和盲目滥用的趋势,而且滥用现状比较严重,不仅造成了药物的浪费,也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如加重感染、结核扩散。研究证实,激素滥用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引发或加重病毒和细菌性感染、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局部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等。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滥用激素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8]。
随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被进一步提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剂量超过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后果。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提高大学上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和使用,为普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目 录
咸阳地区的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
摘要 III
Abstract V
1绪论 1
1.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 1
1.2研究现状 2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2调查对象与方法 4
2.1调查对象 4
2.2调查内容 4
2.3调查方法 4
3调查结果分析 5
3.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5
3.2咸阳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度的影响因素 5
3.2.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情况 5
3.2.2性别与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水平分析 6
3.3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意识态度 7
3.3.1大学生对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的意识 7
3.3.2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滥用现象的意识 7
3.3.3大学生对于避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滥用现象的态度 8
3.3.4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危害事件关注情况 8
3.4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行为分析 9
3.4.1大学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依赖性分析 9
3.4.2大学生们用糖皮质激素类药依从性分析 9
3.4.3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正确行为分析 10
3.4.4大学生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沟通情况 10
3.4.5大学生群体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关注情况 11
4讨论 13
4.1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现状 13
4.1.1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认知水平影响因素 13
4.1.2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认知不足 13
4.1.3大学生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存在不足 14
4.1.4大学生获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知识途径差异 14
4.2大学生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现状 14
4.2.1大学生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自我药物治疗情况 14
4.2.2大学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积极面与消极面比较 15
4.2.3大学生需要正确认知当前网络问诊 16
4.2.4大学生需要正视身边所发生过的药害事件 16
4.2.5思考与对策 17
5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附录 25
1绪论
1.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简介
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分泌经血液或淋巴到靶器官作用的化学信使有机化合物,其种类繁多,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前列腺素,肾上腺素,甾体激素,胎类激素。其中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ids),是肾上腺皮质受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所产生的一类激素。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糖皮质激素(影响体内糖代谢)和盐皮质激素(影响体内水盐代谢)。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成分为皮质醇,在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来调节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功能,还具有抗炎症、抗病毒以及抗休克作用。被人类称之为“糖皮质激素”,原因在于人类最早认知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我国哮喘病的发病概率在世界急速上升,在哮喘病的治疗中,传统治疗手法为使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当传统治疗对止咳化痰等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医生建议应及早使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对蛋白质、糖、脂肪、水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其药理作用通常被简单归纳为“四抗”,即抗炎、抗免疫、抗病毒、抗休克。此外,糖皮质技术对血液与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也有广泛的影响。常用的药物有短效类(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类(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长效类(地赛米松、倍他米松)。其中,以醋酸地塞米松为例,其本来是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皮肤有红疹、瘙痒等症状时,我们也会选用该种药品。于是,现在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滥用情况已很明显,为了提高认知度,首先从大学生群体入手,本课题以咸阳地区各大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其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和认知为主要调查内容,最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为普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研究现状
在中国,报道显示,87.3%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发热时应用激素治疗,58.4%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结肠炎、腹泻、化脓性扁桃体炎、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用激素治疗。皮肤科门诊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最多的科室,使用率为27.90%,其次耳鼻喉为24.60%,儿科为19.10%,眼科为16.00%,内科为6.50%,急诊科为3.60%,妇科0.40%,风湿科0.55%,烧伤科0.60%,口腔科0.45%,外科0.30%。多数以单一使用为主,其中耳鼻咽喉科、眼科和皮肤科两种联用较多。因此统计中的处方数超过原来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处方数[16]。
在国外,近年来,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研究呈现一个急速上升的趋势。临床医生在重视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卓越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误区和盲目滥用的趋势,而且滥用现状比较严重,不仅造成了药物的浪费,也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如加重感染、结核扩散。研究证实,激素滥用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引发或加重病毒和细菌性感染、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局部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等。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滥用激素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8]。
随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被进一步提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剂量超过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后果。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提高大学上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和使用,为普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