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中小檗碱和药根碱的含量测定(附件)

摘 要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和药根碱进行含量测定。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溶液(50: 50),其中加入50 mmol·L-1磷酸二氢钾(KH2PO4),25 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磷酸调节PH=3)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L-1;进样量为5μL;柱温设为30℃;检测波长是345nm;小檗碱和药根碱浓度分别在0.091ug~3.62ug,0.013ug~0.51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7%,101.0%;RSD分别为1.3%,2.4%;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平均为70.93㎎·g-1,9.17 ㎎·g-1。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有效、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 录
1.概述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黄连的概述 1
1.2.1黄连的基源及产地 1
1.2.2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
1.2.3黄连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 2
1.3小檗碱的概述 3
1.3.1小檗碱的理化特性 3
1.3.2小檗碱的提取工艺 3
1.3.3小檗碱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 4
1.4药根碱的概述 4
1.4.1药根碱的理化特性 4
1.4.2药根碱的资源分配 5
1.4.3药根碱的提取工艺 5
1.4.4药根碱的药理活性 5
1.5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6
1.5.1高效液相色谱发展史 6
1.5.2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及分类 6
1.5.3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7
2.实验部分 8
2.1材料与试剂 8
2.1.1仪器准备 8
2.1.2试剂与药材 8
2.2方法与结果 8
2.2.1色谱条件 8
2.2.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9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2.4线性关系考察 9
2.2.5精密度测试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2.6重复性测试 10
2.2.7稳定性测试 10
2.2.8加样回收率实验 11
2.2.9样品含量测定 11
2.3讨论 11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概述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传统中药,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起药效作用的是干燥的根茎部位,味道苦涩,性寒,用于治疗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小檗碱(berberine)和药根碱 (jatrorrhizine)为黄连中抗菌抑菌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和药根碱都对抗心律失常、降低血糖、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1]。其中小檗碱含量高达为3%~9%[2]。建立准确、简便的药根碱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对控制黄连的药材,饮片,含黄连中成药的质量具有应用价值,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数据。
1.2黄连的概述
黄连,毛莨科(Ranunculaceae) 黄连属(Coptis Salisb.)。黄连之名始见《神农本草经》: “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3,4]作为传统中草药之一,在许多医药典籍和地方志书里都有对黄连的原植物性状、产地的分布、采收和加工、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至100多种。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对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糖尿病,甚至肿瘤都有一定的功效,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1.2.1黄连的基源及产地
我国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黄连来源于味连(毛莨科草本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雅连(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l )、云连(云南黄连Coptis teeta??Wall.)的干燥根茎。其中:味连又叫川连、鸡爪连;雅连叫峨眉连、嘉定连、刺盖连;云连叫滇连、古勇连。黄连属植物在全球约有16种,我国就产有6 种,分别是味连、三角叶黄连、峨眉黄连、五叶黄连、五裂黄连和云连以及黄连的变种——短萼黄连。
1.2.2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连中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目前,已从黄连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如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巴马汀(paI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药根碱 (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等几十种生物碱中,含量最高的是小檗碱[5]。2005年钟国跃等人对我国的黄连质量评价做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味连样品中(5年生),其中含药根碱1.26%~1.87%,黄连碱2.19%~3.59%,巴马汀1.49%~2.33%,小檗碱6.81%~9.84%,4种生物碱含量之和为13.81%~19.60%。[6]
同时也含有阿魏酸、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甙、3羧基4羟基苯氧基葡萄糖甙、2,3,4三羟基苯丙酸等酸性化合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7]。
1.2.3黄连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属于广谱类抗菌药,对部分G+菌和G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极低浓度时可以阻止霍乱、肠伤寒、痢疾菌的繁殖;对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结核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动物病原菌以及念珠菌属、隐球菌、酵母等真菌都有抗菌性[8]。
对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药效。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9]。早在1986年就有研究者已经发现黄连素(BBR)对降低血糖有一定的作用,机理研究解释: ①黄连素能增加HepG2细胞消耗体内的葡萄糖;②黄连素能刺激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APN),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抵抗,使体内的血糖量下降;③黄连素具有激活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中AMPK活力的作用,而AMPK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蛋白激酶,起着保持机体葡萄糖平衡的作用;④黄连素通过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显示出良好的降糖活性,尤其是对Ⅱ型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8,10]。
黄连对肿瘤癌症等也有一定药效,有研究发现:黄连素具有极其明显的抗肿瘤作用,黄连素作用于细胞24小时后可以引起HepG2细胞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pAKT的表达,增加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11]。辛灵艳[12]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A549细胞凋亡,从而说明黄连素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抗肿瘤的效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