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附件)

摘 要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干燥根及根茎[1],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2]。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主要应用与化工、生命科学、环境、医药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在甘草中提取甘草苷的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法[2-3]、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本实验是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性,得出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为。本实验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对研究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的含量及监督控制食品污染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目 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
1.1引言 1
1.2甘草的简介 1
1.2.1甘草植物形态 2
1.2.2甘草生态条件 2
1.2.3甘草植物的分布与发展 2
1.2.4甘草食用方法 3
1.3甘草苷的简介 3
1.4甘草苷的应用 3
1.4.1抗抑郁作用 3
1.4.2对心脏系统的作用 4
1.5甘草中提取甘草苷的方法 4
1.5.1有机溶剂提取法 4
1.5.2超声提取法 5
1.5.3微波提取法 5
1.6高效液相色谱法 6
1.6.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起源和发展 6
1.6.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 6
1.6.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操作 7
1.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7
1.8国内外研究现状 8
1.9选题的目的及论文思路 9
第2章 实验部分 10
2.1实验材料 10
2.1.1研究对象 10
2.1.2主要仪器及试剂 10
2.2 实验操作 10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1.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7
1.8国内外研究现状 8
1.9选题的目的及论文思路 9
第2章 实验部分 10
2.1实验材料 10
2.1.1研究对象 10
2.1.2主要仪器及试剂 10
2.2 实验操作 10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
2.2.3色谱条件的确定 10
2.3方法学考察 10
2.3.1线性关系考察 10
2.2.1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分析结果 12
2.4结果与分析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第1章 文献综述
1.1引言
甘草属多年生草本,为重要的医药原料之一,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在国内及国际的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它的市场前景也是极其的广阔。甘草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则是中国,出口国家和地区有几十个。同时,作为常用工业原料的它,甘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开发在不停的扩大,需求量也在持续上升,它的价值则在不断的提高。甘草苷存在于甘草的根中,有很强的的甜味,甜味缓慢、保留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含量的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具有抗溃疡、艾滋病病毒等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的甘草苷的含量的方法,通过了解甘草的发展、产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进一步比较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的差异,并计算出其含量。得到最好的工艺条件。
1.2甘草的简介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根和根茎状较粗,直径约为13厘米,外皮为褐色,而里面则为淡黄色。且具有甜味。它的茎直立,分枝较多,一般高约30120厘米,密被刺毛状腺体、鳞片状腺点及褐色或白色的绒毛。叶长约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左右,宽约2毫米左右,两面密被白色的短柔毛;叶柄密被短柔毛及褐色腺点;小叶约有517枚,呈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约1.55厘米,宽约0.83厘米,上面为暗绿色,下面则是绿色,两面均密被短柔毛及黄褐色腺点,顶端较钝,且短 ,基部较为圆,边缘微呈波状[4]。总状花序腋生,为多数花,总花梗较叶短,其密生短柔毛和褐色的鳞片状腺点;苞片又为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4毫米,为褐色,外面也密被短柔毛和黄色腺点;花萼则为钟状,长约714毫米,密被短柔毛及黄色腺点,基部呈囊状偏斜并膨大,萼齿为5,长度与萼筒相近,上部有2齿大部分是连合的;花冠有白色、紫色或黄色,长约1024毫米,旗瓣为长圆形,顶端稍稍带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又短于旗瓣,龙骨瓣也短于翼瓣;子房内密被刺毛状的腺体。荚果弯曲且呈环状或镰刀状,密集成球,密生刺毛状腺体和瘤状突起。种子约为311粒,为暗绿色,呈圆形或肾形,长约3毫米左右。花期为68月,果期则为710月。直立属,叶为互生,奇数出现复叶,小叶约为717枚,呈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为淡紫红色的蝶形花。夹果为长圆形,呈环状或镰刀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种子则为扁圆形。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
1.2.1甘草植物形态
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717枚,椭圆形的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
1.2.2甘草生态条件
甘草大多生长在干旱及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的边缘和黄土丘陵等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及河滩的地里也易于繁殖。它的适应性很强,抗逆性也很强。在我国,甘草大多生长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方。喜干燥的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较高和涝洼地显酸性的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的较好。
1.2.3甘草植物的分布与发展
甘草有耐旱、耐热等特点。所以主要生长与繁殖的地方一般在较为干旱的地方,因此它的生命力较为顽强且适应能力也特别强。甘草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省区,主要以内蒙古、宁夏、新疆、和甘肃为中心产区,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夏季较为酷热,而冬季又极为严寒,昼夜温差极大,而它的土壤则为粘壤、轻壤、盐碱地等多种地质地的地带。在长期不断的大肆采挖和开垦荒地的同时,甘草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好多地区已经严重面临枯竭的局面,而国家也已经明文规定禁止滥挖滥采甘草资源。因而国内外众多学者、专家在不断的研究深入人工培育甘草技术。而现如今人工栽培的甘草虽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主要药用甘草的来源,但随着甘草在不断地被开发被利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