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控作用(附件)

本实验为探索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调控和抗孤溶血菌感染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几丁聚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在基础饲料(0#)中分别添加比例为1%、2%、4%、8%(10、20、40、80mL/kg)的几丁聚糖,编号为1#、2#、3#、4#饲料。随后对均重为(45.78±3.21)g的300只中华绒螯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投喂0#、1#、2#、3#、4#饲料,进行为期25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开始后第4、11、18、25天分别测定每组的血液免疫学指标、 组织生化指标、以及孤溶血菌感染后的血液及组织的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几丁聚糖能够显著提高河蟹的免疫功能,血清中白细胞的数量(P<0.05),显著增强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的活性(P<0.05),综合考虑,几丁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2
1.2试验设计与分组3
1.3饲养管理3
1.4采样与指标测定3
1.4.1 样本的制备3
1.4.2 肝脏中血尿氮素(BUN)的定3
1.4.3 肌酸激酶(CK)的测定3
1.4.4 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4
1.5 感染试验4
1.6 数据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4
2.1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抗病能力的研究4
2.2 中华绒螯蟹白细胞数量变化4
2.3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血尿氮素(BUN)的影响5
2.4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5
2.5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6
3 讨论6
3.1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血尿氮素(BUN)的影响6
3.2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6
3.3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7
3.4 结论7
致谢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8
几丁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控作用
引言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或大闸蟹,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辽河和瓯江等水域[1]。因其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成为我国所特有的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是在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养殖模式下,营养缺陷、养殖环境的恶化等因素不断诱发各种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疾病。并且这些疾病发生后,极易以水生环境为媒介发生大规模的传播和感染,引起中华绒螯蟹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效益[2],所以蟹病的防治工作成为养殖中极为重要而又艰巨的环节。
目前,蟹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等常规药物进行防治,虽然对有关疾病有一定疗效,但是存在着药物残留、蟹品质下降、诱导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等潜在威胁。另外国内针对多次使用会产生耐药性菌株和塘泥污染危害的化学药物,作了严格的使用限制,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彻底治疗河蟹的病毒病[3]。因此,通过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控剂来启动和调节蟹的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蟹自身免疫抵抗力来防止和减少蟹病发生,已成为蟹病防治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
几丁聚糖是一种天然可生物降解的多糖,同时也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生物活性多糖[3]。它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肪代谢、有效地抑制多种真菌与细菌生长等生理功能[4],其调控原理是几丁聚糖与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残基之间的质子化氨基(NH2)基团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细胞表面的抗菌活性[5]。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适量添加几丁聚糖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水产动物抵抗和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如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香鱼(Plecoglbssus altivelis)[8]、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9]和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gibelio)[10]的免疫力。饲料中添加0.04‰壳寡糖可显著提高虹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蔡雪峰等,2006)[12],沈锦玉等在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中,证明了中华绒螯蟹对细菌的攻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1]。本实验采用在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的方式对中华绒螯蟹进行投喂试验,较系统地研究其对中华绒螯蟹细胞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几丁聚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几丁聚糖在养殖过程中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功能提供引导和方向,为中华绒螯蟹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中使用的中华绒螯蟹来源于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选择无病无伤、活力强、均重为(45.78±3.21)g的个体作为试验个体。试验在室内水池中展开,选择布置适当密度的水草,具有避暑、栖息、蛻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河蟹试验前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暂养3d,暂养期间每天16:00投喂基础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29.0%、粗脂肪含量为8.0%)1次,投喂量为810g。
试验试剂几丁聚糖购于成都特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浓度>0.5%。试验中饲料为自行配制,饲料组成见表1。副溶血孤菌菌株为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保种。测定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表1 基础饲料组成
饲料组成
含量 Content(单位)
进口鱼粉(66%) Fish mea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