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的研究

:大豆产业是指从事大豆生产、加工、贸易、研发及其相关服务活动的部门和行业。大豆作为我国入世之初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其整个产业正遭遇国际企业和国外转基因大豆主产国垄断危机。本文围绕国内大豆生产、内外贸易、加工、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探究得出,我国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内因,是片面理解“粮食安全”和“以粮为纲”,导致大豆产业导向的偏离和一系列政策的偏向。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就大豆产业发展和大豆科技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战略性意见和措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1.1 研究方法 2
1.2 技术路线 2
2 我国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与分析 2
2.1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研究 2
2.1.1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生产布局 2
2.1.2 我国大豆加工产业现状 2
2.1.3 我国大豆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 2
2.1.4 中国大豆产业困境分析 2
2.2 中国大豆科技发展的研究 2
2.2.1 我国大豆科学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2
2.2.2 我国大豆产业需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2
2.2.3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任务 2
3 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对策建议 2
3.1 强化国家对大豆产业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 2
3.2 提升我国大豆科技创新能力 2
致谢 2
参考文献 2
我国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
引言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将野生大豆驯化为栽培大豆,开始了大豆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大豆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食用作物和经济作物,大豆产业也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传统产业。上世纪50年代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大豆最主要的出产国,自1996年起,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大豆作为我国入世之初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其整个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正遭遇国际企业和国外转基因大豆主产国垄断危机。2014年1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增至7139.9万吨,为2000年进口2023万吨的3.5倍。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5%以上。大量价格低廉的转基因大豆疯涌入我国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豆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均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重挑战。提升大豆产业科研力量,大力推广大豆科技迫在眉睫。
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1 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采用查阅资料,搜集数据的方法,在研究前期对大豆产业有较为基础的认识;定性分析方面,主要是采用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咨询调研、会议讨论等方法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状况,找出我国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提出一些发展战略性意见和措施。具体如下:
(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现象的比较,逐渐深入到现象的成因比较,从而归纳提炼出共性的东西或规律,或从差异中找出个性的东西,正确认识研究对象的条件和因果关系。本文利用比较分析法,一是对中国大豆生产、消费、流通、加工、贸易等演变情况进行历史角度的比较,找出其发展演变的轨迹和规律,认识发展演变的条件,判断其发展趋势;另外,对主要国家的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进行横向比较,试图找出其发展的共性特征,揭示目前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弊端。
(2)问卷调查法。釆用企业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豆企业近些年大豆生产、销售等情况和种植意愿进行调查。
(3)咨询调研。向国内大豆生产、科研、内外贸易、加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了解其对大豆产业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观点。
1.2 技术路线
2 我国大豆产业与科技发展现状与分析
2.1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研究
2.1.1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生产布局
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建国之初,全国各地纷纷种植大豆,至1957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274.8万hm2,单产约提高了28%。这之后由于粮食供应相对紧张,致使生产呈现下滑趋势,到1978年,大豆种植面积只剩下了714.4万hm2,比1957年减少约4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豆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781990 年快速增长阶段,19911996年大幅波动阶段,19972009年波动增长阶段,2010年以来大幅下滑阶段[2]。建国以来,中国大豆单产水平总体趋势是增长的,19492012年,大豆单产从611kg/hm2增加到1770kg/hm2。如果分阶段考察大豆单增产速率的话,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9年的低起点快速提高阶段和19992013年的大幅波动阶段。前一阶段,大豆单产以年均2.78%的速率增长,这一速率低于同期的小麦(3.88%)、玉米(2.88%),但高于稻谷(2.36%)。后一阶段中,大豆单产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而同期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7%、1.44%和0.55%,并且这一阶段的大豆单产波动剧烈。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660万公顷,同比下降2.3%。平均单产1.79吨/公顷,同比上升1.13%;总产量1180万吨,同比下降1.67%。(表1)
表 1 2004年以来中国大豆生产变化情况
Table 1 Production of China`s soybean since 2004
类别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面积(万hm2)
958.9
959.0
928.0
875.3
912.7
919.0
815.6
788.9
717.7
675.8
660
增长率(%)
0.0
3.2
5.7
4.3
0.7
7.3
7.4
9.0
5.8
2.3
单产(kg/hm2)
1815.0
1710.0
1725.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58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