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精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应用很广泛的两种选择性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杂草控制,它们已经成为近年来新型农药的代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去研究其残留问题。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玉米植株、土壤、玉米粒中莠去津和精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0.05-2.00mg/kg时,莠去津在玉米植株、玉米粒以及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0%~98.4%,93.2%~100.0%,83.4%~9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5.3%,3.3%~6.3%,4.0%~7.9%;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植株,玉米粒以及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103.4%,90.2%~94.7%,85.1%~10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2.8%,0.5%~4.2%,3.0%~4.3%,方法莠去津和精异丙甲草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2 mg/kg,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该方法具有快捷,简便,灵敏以及准确性高等优点,可同时用于玉米中莠去津和精异丙甲草胺的残留量检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2
1试剂与设备4
1.1实验仪器 4
1.2实验试剂 5
2 实验方法5
2.1 前处理方法5
2.1.1土壤 5
2.1.2植株 5
2.1.3玉米 5
2.2 分析测定方法5
2.2.1 仪器条件 5
2.2.2 莠去津标准曲线 5
2.2.3精异丙甲草胺标准曲线 5
2.2.4添加回收率实验 6
2.2.4.1莠去津添加回收率实验 6
2.2.4.2精异丙甲草胺添加回收率实验 6
3 结果分析 6
3.1莠去津标准曲线 6
3.2精异丙甲草胺标准曲线 6
3.3标准曲线图谱 7
3.3最小检出量 7
3.4最低检测浓度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5保留时间 8
3.6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8
3.6.1莠去津的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9
3.6.2精异丙甲草胺的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9
4讨论10
4.1 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10
4.2玉米基质净化方法优化10
4.3分析方法的优化11
5. 结论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中
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引言
农药残留分析大体可分为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三个环节。
其中样品的采集在农药残留的发展史上基本没有变化,基本的一些要求是: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采样量应满足残留测定的精度要求;采样和贮存过程中尽可能防止欲测定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尽可能减少无端化合物引入样品;样品的采取应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而前处理过程又可以分为提取和净化两个阶段。在提取的过程中要求尽量完全的将恒量的农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同时又尽量少的提取出干扰物质;净化则尽量要求在充分降低干扰分析的杂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损失[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同样是有一定要求的,其检测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① 农药的理化特性、分析任务的要求、样品的性质及样品来源;
② 单残留或多残留方法;
③ 最大残留限量、方法检测限以及方法总误差;MRL与LOD/LOQ关系、相对误差(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精密度)
④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⑤ 分析时间和费用。
目前,由于农药的品种繁多,各种农药的化学结构各异,不同的农药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农药残留分析是一项对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它要求精细的微量操作手段,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理化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法。
生物检测技术是利用指示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例如,可以用实验室养的敏感性家蝇为测定材料,以其接触待测样品后的中毒程度来表示该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以病菌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杀菌剂的残留。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但对指示生物要求较高,测定结果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并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用于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目前经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技术,如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联用;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定性能力、检测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检测覆盖范围。在农药残留分析的过程中国内外均先后研发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尤其是在酶抑制法、免疫快速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莠去津是1958年由瑞士的嘉基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三嗪类除草剂(Triazine herbicides)[2],杀草谱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等旱田作物,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莠去津[3]属低毒除草剂,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8693080 mg/kg,小鼠急性经皮LD50为3l00 mg/kg。中国规定其在玉米上的MRL值为0.05 mg/kg(GB 27632014),欧盟规定为0.1 mg/kg。
精异丙甲草胺[4]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氯乙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1997年在美国上市,2001年10月16日其美国专利过期。它是先正达在酰胺类最大除草剂品种异丙甲草胺的基础上利用先进工艺成功去除非活性R体,而得到的精制的活性S体。精异丙甲草胺同异丙甲草胺一样,为细胞分裂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精异丙甲草胺[5]主要通过幼芽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与根的生长,是一种芽前除草剂。它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用于土壤处理时可防除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异丙甲草胺属于低毒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780mg/kg,急性经皮LD50>3170mg/kg ,急性吸入LC50>1750mg/m3(4h)。经实验证明精异丙甲草胺对兔眼睛无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对鱼有毒,虹鳟鱼LC50为3.9mg/L, 鲇鱼LC50为4.9mg/L。对鸟低毒。对蜜蜂有胃毒,但无触杀毒性。动物试验也未见其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中国规定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上的MRL值为0.1 mg/kg。
目前已有关于莠去津和精异丙甲草胺单剂残留分析方法的报道,也有同时检测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上的残留分析方法。但是之前的实验只是对于玉米粒有相关研究,对土壤和植株并未涉及,也尚未见相关报道。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报道有:2000年Panshin等[6]通过GCMS建立了莠去津和四种降解产物在水中的分析方法,莠去津和四种降解产物LOQ均低于0.1 μg/L。由于国内近几年农药残留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内研究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农药残留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加重,2003年李清波[7]等使用气相色谱仪(HP 5890NPD) 建立了莠去津在土壤和玉米籽粒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他们所使用的仪器条件为:Chromosorb WAW DMCS玻璃柱,柱箱温度170℃;检测器温度250℃(NPD);汽化室温度200℃;载气N2 50 mL/min。前处理方法为:以甲醇:水=1∶1作为提取溶剂,振荡提取后,二氯甲烷反萃。该方法在土壤和玉米籽粒中的LOQ为0.01 mg/kg。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2
1试剂与设备4
1.1实验仪器 4
1.2实验试剂 5
2 实验方法5
2.1 前处理方法5
2.1.1土壤 5
2.1.2植株 5
2.1.3玉米 5
2.2 分析测定方法5
2.2.1 仪器条件 5
2.2.2 莠去津标准曲线 5
2.2.3精异丙甲草胺标准曲线 5
2.2.4添加回收率实验 6
2.2.4.1莠去津添加回收率实验 6
2.2.4.2精异丙甲草胺添加回收率实验 6
3 结果分析 6
3.1莠去津标准曲线 6
3.2精异丙甲草胺标准曲线 6
3.3标准曲线图谱 7
3.3最小检出量 7
3.4最低检测浓度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5保留时间 8
3.6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8
3.6.1莠去津的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9
3.6.2精异丙甲草胺的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9
4讨论10
4.1 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10
4.2玉米基质净化方法优化10
4.3分析方法的优化11
5. 结论12
致谢12
参考文献13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中
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引言
农药残留分析大体可分为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三个环节。
其中样品的采集在农药残留的发展史上基本没有变化,基本的一些要求是: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采样量应满足残留测定的精度要求;采样和贮存过程中尽可能防止欲测定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尽可能减少无端化合物引入样品;样品的采取应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而前处理过程又可以分为提取和净化两个阶段。在提取的过程中要求尽量完全的将恒量的农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同时又尽量少的提取出干扰物质;净化则尽量要求在充分降低干扰分析的杂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的损失[1]。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同样是有一定要求的,其检测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① 农药的理化特性、分析任务的要求、样品的性质及样品来源;
② 单残留或多残留方法;
③ 最大残留限量、方法检测限以及方法总误差;MRL与LOD/LOQ关系、相对误差(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精密度)
④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⑤ 分析时间和费用。
目前,由于农药的品种繁多,各种农药的化学结构各异,不同的农药需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农药残留分析是一项对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它要求精细的微量操作手段,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理化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法。
生物检测技术是利用指示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例如,可以用实验室养的敏感性家蝇为测定材料,以其接触待测样品后的中毒程度来表示该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以病菌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杀菌剂的残留。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但对指示生物要求较高,测定结果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并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用于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目前经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技术,如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联用;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定性能力、检测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检测覆盖范围。在农药残留分析的过程中国内外均先后研发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尤其是在酶抑制法、免疫快速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莠去津是1958年由瑞士的嘉基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三嗪类除草剂(Triazine herbicides)[2],杀草谱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等旱田作物,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莠去津[3]属低毒除草剂,但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8693080 mg/kg,小鼠急性经皮LD50为3l00 mg/kg。中国规定其在玉米上的MRL值为0.05 mg/kg(GB 27632014),欧盟规定为0.1 mg/kg。
精异丙甲草胺[4]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氯乙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1997年在美国上市,2001年10月16日其美国专利过期。它是先正达在酰胺类最大除草剂品种异丙甲草胺的基础上利用先进工艺成功去除非活性R体,而得到的精制的活性S体。精异丙甲草胺同异丙甲草胺一样,为细胞分裂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精异丙甲草胺[5]主要通过幼芽吸收,向上传导,抑制幼芽与根的生长,是一种芽前除草剂。它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用于土壤处理时可防除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异丙甲草胺属于低毒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780mg/kg,急性经皮LD50>3170mg/kg ,急性吸入LC50>1750mg/m3(4h)。经实验证明精异丙甲草胺对兔眼睛无刺激作用,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对鱼有毒,虹鳟鱼LC50为3.9mg/L, 鲇鱼LC50为4.9mg/L。对鸟低毒。对蜜蜂有胃毒,但无触杀毒性。动物试验也未见其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中国规定精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上的MRL值为0.1 mg/kg。
目前已有关于莠去津和精异丙甲草胺单剂残留分析方法的报道,也有同时检测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在玉米上的残留分析方法。但是之前的实验只是对于玉米粒有相关研究,对土壤和植株并未涉及,也尚未见相关报道。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报道有:2000年Panshin等[6]通过GCMS建立了莠去津和四种降解产物在水中的分析方法,莠去津和四种降解产物LOQ均低于0.1 μg/L。由于国内近几年农药残留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内研究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农药残留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加重,2003年李清波[7]等使用气相色谱仪(HP 5890NPD) 建立了莠去津在土壤和玉米籽粒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他们所使用的仪器条件为:Chromosorb WAW DMCS玻璃柱,柱箱温度170℃;检测器温度250℃(NPD);汽化室温度200℃;载气N2 50 mL/min。前处理方法为:以甲醇:水=1∶1作为提取溶剂,振荡提取后,二氯甲烷反萃。该方法在土壤和玉米籽粒中的LOQ为0.01 mg/kg。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