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蚜虫体内普遍存在次级共生菌,这些次级共生菌对蚜虫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一些次级共生菌对蚜虫的生长发育还存在着负面影响。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对宿主蚜虫有何影响,现还是不很清楚。本文以用抗生素处理的脱除了次级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麦长管蚜为材料,采用生命表方法测定了25℃,28℃和31℃下每天热击4h后,不同种群密度的去除品系和感染品系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平均世代寿命以及内禀增长率。结果表明,去除共生菌品系的净增殖率和平均世代寿命在25℃、28℃和31℃下均显著高于或长于感染品系。麦长管蚜的共生菌R. insecticola、基因型、饲养温度和饲养种群密度对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寿命、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存在着显著影响。Regiella insecticola共生菌的感染对麦长管蚜的存活和繁殖有不利影响。
目录
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1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麦长管蚜的采集 2
1.1.1采集地点 2
1.1.2采集方法 2
1.2盆栽小麦的种植 2
1.3麦长管蚜的脱共生处理 2
1.3.1提取麦长管蚜的DNA 2
1.3.2 次级共生菌的PCR检测 3
1.3.3麦长管蚜基因型的测定 3
1.3.4麦长管蚜体内的Regiella insecticola去除 4
1.4麦长管蚜生命表的构建 4
1.5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 25℃下麦长管蚜的生命参数表 5
2.1.1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 5
2.1.2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寿命 6
2.1.3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 6
2.2 28℃下麦长管蚜的生命参数表 8
2.2.1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 8
2.2.2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寿命 8
2.2.3 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 31 ℃下麦长管蚜的生命参数表 11
2.3.1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 11
2.3.2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寿命 11
2.3.3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 12
2.4 多因素对麦长管蚜种群的影响分析 14
2.4.1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以及基因型对麦蚜平均世代寿命的影响 14
2.4.2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以及基因型对麦蚜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15
2.4.3温度、密度、R. insecticola的脱共生处理以及基因型对麦蚜的净增殖率影响分析 15
3 结论与讨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脱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命表特征研究
引言
蚜虫体内普遍存在次级共生菌。在蚜虫种群中研究较多的次级共生菌主要有:Regiella insecticola (U型)、Hamiltonella defense (T型)、Serratia symbiontica (R型)、Rickettsia(PAR)和一种螺原体(spiroplasma)[1]。例如,在豌豆蚜的次级共生菌研究中发现,次级共生菌可以提高豌豆蚜抵御天敌、高温的能力[2];S. symbiotica能够提高蚜虫的耐热性[3];H. defense能增强蚜虫对寄生性天敌的抵御能力[4];R. insecticola能增强蚜虫对真菌的抵抗能力[5],并且扩大蚜虫的寄主植物范围[6]。但是在近年的一些研究中发现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的寿命会缩短,如不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平均寿命为20.56天,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平均寿命为16.07天;但感染R. insecticola的豌豆蚜的产仔量显著高于未感染R. insecticola的蚜虫[7]。
现今R. insecticola对麦长管蚜的影响研究还不多,去除R. insecticola的麦长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如何,还尚未有明确的结果。因此本文研究了25℃ 、28℃ 、31℃ 三个温度下不同种群密度的去除共生菌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能力,以期明确去除共生菌R. insecticola 对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麦长管蚜的采集
1.1.1采集地点
麦长管蚜均采集于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田。采集地点的麦田面积大概为50亩。
1.1.2采集方法
在2016年6月9日、6月10日在江苏省农科院的试验田中采集了80头以上的麦长管蚜。采集麦长管蚜时,每个采集点仅采集一头麦长管蚜,每个采集点间隔至少10米,避免采集到同一头母蚜繁殖的麦长管蚜。6月9日最高温度26摄氏度,最低温度20摄氏度。6月10日最高温度30度,最低温度22度,当天的天气详情可在天气网南京历史天气:lishi.tianqi.com/nanjing/index.html查得。
1.2盆栽小麦的种植
土壤是有机栽培基质,生产商为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小麦种子品种是苏麦188,生产商为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培养基质放入花盆中,然后每盆均匀的放置大约30粒小麦种子,在小麦种子上盖大概1cm厚度的有机栽培基质。然后施足水分,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温度为25摄氏度,光周期为 16h : 8h (L:D)。待小麦长至12cm左右,去除根部,茎末端用湿润的棉花包裹,用来饲养蚜虫。
1.3麦长管蚜的脱共生处理
1.3.1 提取麦长管蚜的DNA
参照安瑞生等[8]的方法提取单个麦长管蚜的总DNA,稍作改进。步骤如下所示:
配制提取液A: 1% SDS,50 mmol/L NaCl,25 mmol/L EDTA。提取液B: 3 mol/L KAC(pH7.2)。配置好的溶液需要在灭菌后才能使用。
(1)取单个蚜虫先用酒精漂洗、再用双蒸水漂洗、最后用吸水纸吸干;
(2)蚜虫放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20 μL提取液A,放置于20℃的冰箱中,4 min后取出,用研棒研磨,研棒用100 μL提取液A冲洗;
(3)65℃水浴45 min(中间取出混匀2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1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