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温度双重敏感paanipam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附件)

摘 要水凝胶是一类能在水中溶胀、在保持其结构的同时能保留大量水分的亲水性三维网络聚合物材料,水凝胶是目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很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由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酞胺)(PNIPAM)和交联的聚丙烯酸(PAA)两种聚合物网络形成的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IPN)的pH-温度双重刺激响应性水凝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水凝胶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凝胶的pH刺激响应性和温度刺激响应性。 目 录
前言
1文献综述
1.1 非离子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2
1.2 离子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3
1.2.1 半离子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3
1.2.2全离子纳米复合水凝胶 4
1.3 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智能化 4
1.3.1 温度敏感性 5
1.3.2 pH敏感性 6
1.3.3 温度/pH双重敏感性 7
1.4 研究内容 8
2 实验部分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 9
2.1.1 药品试剂 9
2.1.2 仪器设备 9
2.2 试验方法 9
2.2.1 聚(N异丙基丙烯酞胺)(PNIPAM)聚合物的合成 9
2.2.2 聚(N异丙基丙烯酞胺)(PNIPAM)/聚丙烯酸(PAA) IPN聚合物微球的合成 10
2.3 凝胶的结构表征 10
2.4 凝胶的性能测试 11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1
2.4.2 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 11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构表征分析 13
3.1.1 IR分析 13
3.1.2 扫描电镜(SEM)分析 13
3.1.3 热分析 14
3.2 PAA/NIPAM 凝胶吸水性能测试结果 15
3.3 PAA/NIPAM 凝胶吸水性能测试结果 15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构表征分析 13
3.1.1 IR分析 13
3.1.2 扫描电镜(SEM)分析 13
3.1.3 热分析 14
3.2 PAA/NIPAM 凝胶吸水性能测试结果 15
3.3 PAA/NIPAM 凝胶吸水性能测试结果 15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前言
捷克的Lim和Wicherle在1960年联合研制出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这种物质吸水前本身是硬的高聚物,但是弹性会在吸收水分后增加,故称水凝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果冻、牙膏、隐形眼镜等很多用品都属于水凝胶制品[1~3]。水凝胶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而且结构是三维交联网络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氢键、范德华力或共价键等作用交联,是一种交联度较低的亲水性聚合物。它的形态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在水中的溶胀率会随着吸收水分而增加,并且其原有的形状在溶胀之后能够保持不变,也不被溶解。水凝胶是通过一定的化学或物理交联形成的,单体可以是亲水性也可以是水溶性的高分子。水凝胶中与水分子结合的是亲水残基,遇水膨胀的则是疏水残基,它们将水分子固定在网状内部。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的亲水基团,使其吸收的水分达到自身重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而且保存水份的能力也非常好,吸水后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即便是在加压的环境下也不容易脱水。由于它的某些特性和人类的机体结构组织类似,比如大量吸水的特性,因此水凝胶在药物缓释以及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很广泛[4~7]。
1文献综述
水凝胶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如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引发方式也有多种,如辐射聚合,光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自由基聚合。目前文献报道的水凝胶大多是通过溶液原位自由基聚合得到。根据离子性的不同,水凝胶也可分为非离子型和离子型(半离子和全离子)水凝胶,在合成方法上各所不同。
1.1非离子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由于非离子单体的加入不会引起Laponite分散液的聚沉,因此非离子型水凝胶的合成方法简单,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非离子型单体在均匀分散的Laponite分散液中原位自由基聚合而得到。目前所报道的非离子单体多为:丙烯酰胺(AM),NIPAm,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等。Haraguchi等采用 HF 腐蚀Laponite,分离出 PNIPAm分子链,并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分子链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特征,来研究这种特殊的网络结构。进一步通过研究体系的粘度、透明度、XRD 数据以及力学性质的变化,推测了水凝胶的形成机理(图11),提出“粘土刷”(Laponite表面接枝着聚合物链)的概念:反应开始前,NIPAm通过亲核基团CONH与Laponite 片层的Si之间的配位作用而分散在 Laponite片层的周围,以此对Laponite 的分散起很好的稳定作用,阻止 Laponite自身凝胶化;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和催化剂 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也因离子相互作用分散在 Laponite片层周围。聚合反应初期,KPS在Laponite片层表面引发聚合后,增长中的PNIPAm 链的一端固于 Laponite片层表面,形成接枝链(粘土刷),造成分散液的透明度很低。另一端的活性中心继续增长,直到链末端的部分活性中心与吸附于相同的或不同的 Laponite片上的其它活性中心碰撞而双基终止,产生有效交联网络,体系凝胶化,从而得到 NC 水凝胶。然而简单将聚合物与Laponite共混无法获得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 NC 水凝胶。Haraguchi同样尝试将NIPAm单体在纳米粒子TiO2和 SiO2分散液中原位聚合,均未得到超拉伸性的水凝胶。Shibayama和Richter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合成过程[1~10]。


图1.1 粘土作为交联剂的机理图:(a)粘土和单体的混合分散液;(b)预反应液;(c)粘土表面发生自由基反应;(d)粘土刷的形成;(e)有机/无机网络的形成
1.2离子型纳米复合水凝胶
非离子型的水凝胶往往不具有响应性或者响应范围单一,因此人们尝试加入功能性离子单体合成离子型水凝胶。但是,当这些离子型单体,如甲基丙烯酸钠(SMA)和丙烯酸(AA),加入到Laponite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1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