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对肠推进性蠕动的影响
摘 要本实验用小鼠造模,通过实验来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正常动物和腹泻模型动物胃肠动力的影响,来研究该方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分别采用正常小鼠和腹泻模型小鼠,研究本方对其胃肠动力的影响。最终发现,参苓白术散能明显抑制小肠推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明显改善胃肠动力,有抑制亢进的肠蠕动的作用。目 录
1 引言 1
2 绪论 2
2.1 参苓白术散简介2
2.1.1 配方2
2.1.2 方解2
2.1.3 主治3
2.1.4 药理作用3
2.1.5 现代临床应用3
2.1.5.1 治疗内科疾病3
2.1.5.2 治疗五官科疾病4
2.1.5.3 治疗儿科疾病4
2.2 肠道微生态体系5
3 实验部分7
3.1 实验材料7
3.1.1 实验动物7
3.1.2 实验药品7
3.1.3 实验器材7
3.2 实验设计思路7
3.3 实验前准备7
3.4 实验方法7
3.4.1 造模7
3.4.2 分组及给药8
3.4.3 碳末推进法测肠蠕动8
3.5实验结果8
3.6讨论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1 引言
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甘草等健脾补气,山药、莲肉、扁豆补脾渗湿;砂仁、桔梗醒脾升清,宣利肺气。合用诸药,达到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功效[1]。
本方主治脾虚湿盛、脾胃虚弱,导致饮食不消化,因而可以听见肠鸣乃至泄泻,更导致胸脘痞闷;脾的健运能力降低,导致气血生化的功能不足;脾虚湿盛表现为舌淡,苔白腻及脉虚缓。方中人参益气、白术渗湿、茯苓健脾,共为君药。配伍莲子肉和山药来益气健脾止泻;加上薏苡仁、白扁豆,更增强了健脾渗湿的功效,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气行气,渗湿,使脾气健运,除去湿邪,因而药到病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饮食不消化,因而可以听见肠鸣乃至泄泻,更导致胸脘痞闷;脾的健运能力降低,导致气血生化的功能不足;脾虚湿盛表现为舌淡,苔白腻及脉虚缓。方中人参益气、白术渗湿、茯苓健脾,共为君药。配伍莲子肉和山药来益气健脾止泻;加上薏苡仁、白扁豆,更增强了健脾渗湿的功效,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气行气,渗湿,使脾气健运,除去湿邪,因而药到病除。?
在四君子汤基础上,本方加上了白扁豆、山药、莲子、桔梗、薏苡仁和砂仁。他们都有健脾的功能,但四君子汤主要是补气,是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子;本方同时具有行气渗湿的作用,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常用方剂,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疗理念。
目前,很多基于此方的药理研究证明,本方的主要功效是调节胃肠运动和改善代谢。当使用少量的本方时,主要表现出对肠管的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而当大剂量使用本方时,则对肠管的收缩表现出抑制作用。该方治疗脾气虚,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参苓白术散是补气方剂,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作用,临床报道其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国药典》(2005版)收录其中,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虚证,目前临床疗效观察文献报道比较多,但在胃肠动力方面的动物实验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正常动物、腹泻模型动物的胃肠动力的影响,来探讨本方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2 绪论
2.1 参苓白术散简介
参苓白术散属于治疗虚证的中成药,主要用来治聊湿邪内生,脾虚气弱,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四肢乏力,甚至为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参苓白术散同时具有保肺和渗湿行气的作用,因而常用来治疗脾虚湿盛,该方是体现培土生金法临床上常用的方剂[3]。方中人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茯苓、薏苡仁、莲子肉淡淮利湿止泻,砂仁为佐以和胃醒脾,陈皮、桔梗理气行滞兼宣肺,甘草调和诸药、健脾和胃。以上药物联合应用,补气渗湿行滞。有研究报道参苓白术散具有明显改善胃肠动力、修复胃肠黏膜屏障的作用[4]。对于参苓白术散治疗UC的研究多局限于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对其效应机制尚缺乏研究及探讨。目前该方常用于临床治疗腹泻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它的作用机制,及是否具有保护胃肠的功能,还尚未见报道[5]。
2.1.1 配方
薏苡仁(500克)、莲子肉(500克)、桔梗(500克)、砂仁(500克)、白扁豆(750克)、人参(1000克)、白茯苓(1000克) 、山药(1000克)、炙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
2.1.2 方解
本方证是由于脾虚湿盛所导致的。脾胃虚弱,因而饮食不容易消化,残留在胃肠中,因而可以听见肠鸣,引起泄泻,胸脘痞闷;脾胃功能不强,那么气血生化能力不足;肌肤得不到滋养,导致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甚至面色萎黄,舌苔淡而白腻,是脾虚湿盛的表象。治疗应该以补益脾胃为主,兼以止泻渗湿。方中君药是人参、白术及茯苓,能够平补脾胃。以性味甘淡的白扁豆、山药、薏苡仁,性味甘涩的莲子,来辅助白术。既可以健脾,又可以渗湿止泻,是臣药。用佐药砂仁芳香醒脾,通气机,止吐泻。桔梗、甘草宣肺利气,健脾和中,载药上行,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中有行, 行中有止,使清浊各行其道。方药平和,润而不燥,升降调和,使脾胃日健,饮食日增[6]。
在四君子汤基础上本方加上了白扁豆、山药、莲子、桔梗、薏苡仁和砂仁。他们都有健脾的功能,但四君子汤主要是补气,是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子;本方兼有行气渗湿保肺的功能,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常用方剂,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疗理念。《古今医鉴》中所记载的参苓白术散,比本方多加一味陈皮,适用于湿阻气滞并且脾胃气虚的患者[7] 。
2.1.3 主治
本方主治气脾虚弱,不思饮食,湿邪内生,四肢乏力,脉象细缓,面色萎黄,舌苔白腻。也可以用来治疗小儿脾虚,不思饮食。西医诊断是消化不良、附件炎、慢性胃肠炎、气管炎等疾病,并且有以上症状的,均可以此方治疗。
1 引言 1
2 绪论 2
2.1 参苓白术散简介2
2.1.1 配方2
2.1.2 方解2
2.1.3 主治3
2.1.4 药理作用3
2.1.5 现代临床应用3
2.1.5.1 治疗内科疾病3
2.1.5.2 治疗五官科疾病4
2.1.5.3 治疗儿科疾病4
2.2 肠道微生态体系5
3 实验部分7
3.1 实验材料7
3.1.1 实验动物7
3.1.2 实验药品7
3.1.3 实验器材7
3.2 实验设计思路7
3.3 实验前准备7
3.4 实验方法7
3.4.1 造模7
3.4.2 分组及给药8
3.4.3 碳末推进法测肠蠕动8
3.5实验结果8
3.6讨论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4
1 引言
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甘草等健脾补气,山药、莲肉、扁豆补脾渗湿;砂仁、桔梗醒脾升清,宣利肺气。合用诸药,达到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功效[1]。
本方主治脾虚湿盛、脾胃虚弱,导致饮食不消化,因而可以听见肠鸣乃至泄泻,更导致胸脘痞闷;脾的健运能力降低,导致气血生化的功能不足;脾虚湿盛表现为舌淡,苔白腻及脉虚缓。方中人参益气、白术渗湿、茯苓健脾,共为君药。配伍莲子肉和山药来益气健脾止泻;加上薏苡仁、白扁豆,更增强了健脾渗湿的功效,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气行气,渗湿,使脾气健运,除去湿邪,因而药到病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饮食不消化,因而可以听见肠鸣乃至泄泻,更导致胸脘痞闷;脾的健运能力降低,导致气血生化的功能不足;脾虚湿盛表现为舌淡,苔白腻及脉虚缓。方中人参益气、白术渗湿、茯苓健脾,共为君药。配伍莲子肉和山药来益气健脾止泻;加上薏苡仁、白扁豆,更增强了健脾渗湿的功效,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气行气,渗湿,使脾气健运,除去湿邪,因而药到病除。?
在四君子汤基础上,本方加上了白扁豆、山药、莲子、桔梗、薏苡仁和砂仁。他们都有健脾的功能,但四君子汤主要是补气,是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子;本方同时具有行气渗湿的作用,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常用方剂,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疗理念。
目前,很多基于此方的药理研究证明,本方的主要功效是调节胃肠运动和改善代谢。当使用少量的本方时,主要表现出对肠管的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而当大剂量使用本方时,则对肠管的收缩表现出抑制作用。该方治疗脾气虚,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参苓白术散是补气方剂,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作用,临床报道其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国药典》(2005版)收录其中,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虚证,目前临床疗效观察文献报道比较多,但在胃肠动力方面的动物实验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正常动物、腹泻模型动物的胃肠动力的影响,来探讨本方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2 绪论
2.1 参苓白术散简介
参苓白术散属于治疗虚证的中成药,主要用来治聊湿邪内生,脾虚气弱,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四肢乏力,甚至为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参苓白术散同时具有保肺和渗湿行气的作用,因而常用来治疗脾虚湿盛,该方是体现培土生金法临床上常用的方剂[3]。方中人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茯苓、薏苡仁、莲子肉淡淮利湿止泻,砂仁为佐以和胃醒脾,陈皮、桔梗理气行滞兼宣肺,甘草调和诸药、健脾和胃。以上药物联合应用,补气渗湿行滞。有研究报道参苓白术散具有明显改善胃肠动力、修复胃肠黏膜屏障的作用[4]。对于参苓白术散治疗UC的研究多局限于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对其效应机制尚缺乏研究及探讨。目前该方常用于临床治疗腹泻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它的作用机制,及是否具有保护胃肠的功能,还尚未见报道[5]。
2.1.1 配方
薏苡仁(500克)、莲子肉(500克)、桔梗(500克)、砂仁(500克)、白扁豆(750克)、人参(1000克)、白茯苓(1000克) 、山药(1000克)、炙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
2.1.2 方解
本方证是由于脾虚湿盛所导致的。脾胃虚弱,因而饮食不容易消化,残留在胃肠中,因而可以听见肠鸣,引起泄泻,胸脘痞闷;脾胃功能不强,那么气血生化能力不足;肌肤得不到滋养,导致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甚至面色萎黄,舌苔淡而白腻,是脾虚湿盛的表象。治疗应该以补益脾胃为主,兼以止泻渗湿。方中君药是人参、白术及茯苓,能够平补脾胃。以性味甘淡的白扁豆、山药、薏苡仁,性味甘涩的莲子,来辅助白术。既可以健脾,又可以渗湿止泻,是臣药。用佐药砂仁芳香醒脾,通气机,止吐泻。桔梗、甘草宣肺利气,健脾和中,载药上行,调和诸药,共为佐使。全方补中有行, 行中有止,使清浊各行其道。方药平和,润而不燥,升降调和,使脾胃日健,饮食日增[6]。
在四君子汤基础上本方加上了白扁豆、山药、莲子、桔梗、薏苡仁和砂仁。他们都有健脾的功能,但四君子汤主要是补气,是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子;本方兼有行气渗湿保肺的功能,是治疗脾虚湿盛证的常用方剂,体现了“培土生金”的治疗理念。《古今医鉴》中所记载的参苓白术散,比本方多加一味陈皮,适用于湿阻气滞并且脾胃气虚的患者[7] 。
2.1.3 主治
本方主治气脾虚弱,不思饮食,湿邪内生,四肢乏力,脉象细缓,面色萎黄,舌苔白腻。也可以用来治疗小儿脾虚,不思饮食。西医诊断是消化不良、附件炎、慢性胃肠炎、气管炎等疾病,并且有以上症状的,均可以此方治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