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 要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甘草、小麦和大枣三种药材组成,其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效,在治疗精神和心理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本实验为方便其用药和更大程度上地应用此方,故优选了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本实验主要采用湿法制粒,对制粒过程中赋型剂的种类和用量、润湿剂的种类和用量、颗粒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参数进行了考察,优选出了最佳工艺。确定选用淀粉作为赋型剂,与浸膏比例为1:1.5,选用95 %乙醇作为润湿剂,用量为药辅总量的10 %,干燥温度为80 ℃,连续干燥50 min。所得甘麦大枣汤颗粒相对较稳定,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口感佳,为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 甘麦大枣汤的研究概况 1
1.1.1 甘麦大枣汤的简介 1
1.1.2 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1
1.1.3 甘草、小麦、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
1.2 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概况 3
1.2.1 颗粒剂的概况 3
1.2.2 颗粒剂的特点 3
1.2.3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4
1.2.4 颗粒剂的发展趋势 4
1.3 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制备目的意义及方剂剂量研究 5
1.3.1 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制备目的及意义 5
1.3.2 甘麦大枣汤方剂剂量研究 5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7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7
2.1.2 实验试剂与药材 7
2.2 实验方法 8
2.2.1 浸膏的提取 8
2.2.2 制粒方法的选择 8
2.3 颗粒剂的成型性研究 8
2.3.1 辅料的选择 8
2.3.2 药辅比例的确定 9
2.3.3 润湿剂浓度考查 9
2.3.4 润湿剂用量考查 10
2.3.5 颗粒干燥温度的考查 10
2.3.6 湿颗粒干燥时间的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2.4 成型工艺筛选 10
2.4.1 工艺验证 11
2.5 颗粒性检查及质量检查 11
2.5.1 颗粒性检查 11
2.5.2 质量检查 12
2.5.3 检查结果 13
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甘麦大枣汤源自《金匮要略》,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写。此方由甘草、小麦和大枣组成,主要治疗妇人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导致的脏躁症。在传统经方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水作为溶剂,对此方中药材进行合煎,如此可保持原有汤剂的用药特色,使药效得到很好地发挥。
1.1 甘麦大枣汤的研究概况
1.1.1 甘麦大枣汤的简介
甘麦大枣汤用量是:甘草9 g,小麦15 g,大枣十颗(擘)[1]。它的用法为:用六升水煎煮以上三味药材,煮好后取三升,分成三次服用,能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甘麦大枣汤主治脏躁,症状常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者便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数细微。在临床常被用于治疗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和小儿夜啼等[2]。
除以上病症外,甘麦大枣汤治疗汗症也十分有效,能益心主血,可以养心也可以止汗。甘麦大枣汤是清心方的始祖,不仅可以治疗脏躁,也可以用来治疗自汗、盗汗等症状。小麦可以治疗肝阴客热,其具有消烦利止汗的作用,可当作君药来用。由于甘麦大枣汤药物组成太少而且组方比较简单,通常需要配合其它方剂药物。所以,甘麦大枣汤在对不同病情中配伍的地位与角色也不同。
1.1.2 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甘麦大枣汤安神作用很明显,现代临床上研究证实了甘麦大枣汤单方或者是跟其他的方剂相互配合应用来治疗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各科许多疾病,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一些疾病和更年期综合症,效果比较好。
1.1.3 甘草、小麦、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表1.1 甘草
药材
甘草
简介
甘草味甘, 平;归心、肺、脾、胃经;最早记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的根及根茎[5];生长在干燥向阳的草原、河岸砂质土地、干旱盐碱等地,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杀菌功能,且由于甘草酸具有各种生理活性,具有养发育发的显著效果,可作为头发营养制品及护肤制品的添加剂。在护肤用品中使用可增强其他活性物在防晒、增白、止痒、调理、愈疤方面的疗效;(甘草素是Akt蛋白激酶抑制剂,也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可抑制扑热息痛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主治功能
功效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
表1.2 小麦
药材
小麦
简介
小麦味甘, 微寒, 归心、脾经;功效为养心, 除热, 止渴, 敛汗。最早记载于汉代时期的《名医别录》, 小麦为乔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6];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大部分分布于我国北方, 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阿拉伯木聚糖是非淀粉多糖的一种,能直接与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或消化酶活性必需的其他成分(如胆汁酸或无机离子)结合而使消化酶活性下降,从而降低食物的消化率;(小麦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居谷物类之首位,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主治功能
主治脏躁, 烦热, 虚汗, 消渴, 泄利, 痈肿。但现今临床应用甘麦大枣汤方剂, 其中的“小麦”有用“浮小麦”代替。浮小麦[7]是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 性味甘、咸、寒, 益气除热, 止自汗盗汗, 骨蒸虚热, 妇人劳热。甘麦大枣汤主治妇人脏躁证, 主要为心肝血虚日久, 累及五脏亏虚致神失所养, 应以补养心脾为主, 并且根据原方出处, 甘麦大枣汤中选择小麦更为符合中医主治病症。
目 录
1 绪论 1
1.1 甘麦大枣汤的研究概况 1
1.1.1 甘麦大枣汤的简介 1
1.1.2 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1
1.1.3 甘草、小麦、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
1.2 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概况 3
1.2.1 颗粒剂的概况 3
1.2.2 颗粒剂的特点 3
1.2.3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4
1.2.4 颗粒剂的发展趋势 4
1.3 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制备目的意义及方剂剂量研究 5
1.3.1 甘麦大枣汤颗粒剂的制备目的及意义 5
1.3.2 甘麦大枣汤方剂剂量研究 5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7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7
2.1.2 实验试剂与药材 7
2.2 实验方法 8
2.2.1 浸膏的提取 8
2.2.2 制粒方法的选择 8
2.3 颗粒剂的成型性研究 8
2.3.1 辅料的选择 8
2.3.2 药辅比例的确定 9
2.3.3 润湿剂浓度考查 9
2.3.4 润湿剂用量考查 10
2.3.5 颗粒干燥温度的考查 10
2.3.6 湿颗粒干燥时间的考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
2.4 成型工艺筛选 10
2.4.1 工艺验证 11
2.5 颗粒性检查及质量检查 11
2.5.1 颗粒性检查 11
2.5.2 质量检查 12
2.5.3 检查结果 13
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甘麦大枣汤源自《金匮要略》,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写。此方由甘草、小麦和大枣组成,主要治疗妇人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导致的脏躁症。在传统经方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水作为溶剂,对此方中药材进行合煎,如此可保持原有汤剂的用药特色,使药效得到很好地发挥。
1.1 甘麦大枣汤的研究概况
1.1.1 甘麦大枣汤的简介
甘麦大枣汤用量是:甘草9 g,小麦15 g,大枣十颗(擘)[1]。它的用法为:用六升水煎煮以上三味药材,煮好后取三升,分成三次服用,能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甘麦大枣汤主治脏躁,症状常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者便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数细微。在临床常被用于治疗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和小儿夜啼等[2]。
除以上病症外,甘麦大枣汤治疗汗症也十分有效,能益心主血,可以养心也可以止汗。甘麦大枣汤是清心方的始祖,不仅可以治疗脏躁,也可以用来治疗自汗、盗汗等症状。小麦可以治疗肝阴客热,其具有消烦利止汗的作用,可当作君药来用。由于甘麦大枣汤药物组成太少而且组方比较简单,通常需要配合其它方剂药物。所以,甘麦大枣汤在对不同病情中配伍的地位与角色也不同。
1.1.2 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应用
调查结果显示,甘麦大枣汤安神作用很明显,现代临床上研究证实了甘麦大枣汤单方或者是跟其他的方剂相互配合应用来治疗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各科许多疾病,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一些疾病和更年期综合症,效果比较好。
1.1.3 甘草、小麦、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表1.1 甘草
药材
甘草
简介
甘草味甘, 平;归心、肺、脾、胃经;最早记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的根及根茎[5];生长在干燥向阳的草原、河岸砂质土地、干旱盐碱等地,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杀菌功能,且由于甘草酸具有各种生理活性,具有养发育发的显著效果,可作为头发营养制品及护肤制品的添加剂。在护肤用品中使用可增强其他活性物在防晒、增白、止痒、调理、愈疤方面的疗效;(甘草素是Akt蛋白激酶抑制剂,也是一种高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可抑制扑热息痛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主治功能
功效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甘草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
表1.2 小麦
药材
小麦
简介
小麦味甘, 微寒, 归心、脾经;功效为养心, 除热, 止渴, 敛汗。最早记载于汉代时期的《名医别录》, 小麦为乔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6];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大部分分布于我国北方, 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阿拉伯木聚糖是非淀粉多糖的一种,能直接与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或消化酶活性必需的其他成分(如胆汁酸或无机离子)结合而使消化酶活性下降,从而降低食物的消化率;(小麦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居谷物类之首位,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主治功能
主治脏躁, 烦热, 虚汗, 消渴, 泄利, 痈肿。但现今临床应用甘麦大枣汤方剂, 其中的“小麦”有用“浮小麦”代替。浮小麦[7]是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 性味甘、咸、寒, 益气除热, 止自汗盗汗, 骨蒸虚热, 妇人劳热。甘麦大枣汤主治妇人脏躁证, 主要为心肝血虚日久, 累及五脏亏虚致神失所养, 应以补养心脾为主, 并且根据原方出处, 甘麦大枣汤中选择小麦更为符合中医主治病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