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黄金菜,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地主要有陕西、山西、山东、甘肃等地,黄芩广泛应用于医药业和轻工业。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清热解毒、下火利尿、抗炎抑菌、抗变态、保肝的作用,本文以陕产黄芩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从而得出最佳的黄芩苷提取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时间30 min、浸提时间1 h、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 ℃,最佳条件下,提取含量为13.85%。
目 录
1 绪论 1
1.1概述 1
1.2黄芩苷的结构与性质 1
1.2.1黄芩苷的结构 1
1.2.2黄芩苷的性质 2
1.3.1抗氧化作用 3
1.3.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
1.3.3抗菌、抗癌作用 3
1.3.4抗过敏作用 3
1.3.5保肝作用 4
1.3.6抗炎作用 4
1.3.7抗变态作用 4
1.4黄芩苷的临床应用 4
1.5.1水煎煮提取法 5
1.5.2温浸提取法 6
1.5.3回流提取法 6
1.5.4超声波提取法 6
1.5.5微波提取法 7
2 研究内容 7
2.1试剂和仪器 7
2.1.1试验仪器和试剂 8
2.2试验内容 8
2.2.1黄芩苷提取 8
2.2.2黄芩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2.3黄芩苷含量测定 9
2.2.4单因素试验 10
2.2.4.1超声时间的影响 10
2.2.4.2浸提时间的影响 10
2.2.4.3料液比的影响 10
2.2.4.4浸提温度的影响 10
3结果分析 11
3.1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11
3.1.1超声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1.2浸提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1.3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1.4浸提温度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2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11
3.3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概述
黄芩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表面为棕褐色,横截面为黄白色,主根较粗壮,茎高约30120 厘米,自基部有许多分枝。部分黄芩的根茎部容易腐朽变黑,向下蔓延时会造成部分中空,将这种黄芩称之为“枯芩”。而根茎饱满的黄芩新根称为“子芩”。黄芩叶对生,披针形,长约1.54 厘米,宽约0.3~1.2 厘米,下部有密集的凹陷的腺状斑点,黄芩的茎很短,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在茎顶形成了圆锥花序,含有叶状苞片。
黄芩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山西、陕西、山东、甘肃,甘肃集中分布在渭源、漳县、陇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陕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商洛、渭南市、西安市长安区、商洛市洛南县等地;山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夜村镇、丹凤县,山东沂蒙山区、叶口镇、富山乡等地。黄芩耐旱性强,耐热,耐寒,忌积水。黄芩生长在阳光充足温度稍温凉半湿润地区。有时也可在森林边缘见到、阳光充盈的山坡、稀疏的草丛中也可以常常看到看到。
黄芩主要成分有黄芩苷、汉黄芩苷、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Ⅰ、7甲氧基黄芩素 [6]等。黄芩苷的含量与根的炮制方法有关,也与根的新旧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陕产黄芩主要以条芩为主,极少有枯芩。
黄芩始记于《唐本草》,书中记载黄芩味微苦,对痢疾、水肿、热证、恶疮、女子停经、小孩腹痛都有治疗作用,无毒、性寒。至今黄芩仍是清热解毒、降火的首选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消炎、降热、利胆、抑菌等方面。也可以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肝炎等疾病。黄芩不仅仅应用于中药处方中,而且也是中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2黄芩苷的结构与性质
1.2.1黄芩苷的结构
黄芩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的分子结构式是C21H18O11,黄芩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6.35,其颜色为淡浅黄色,形状为针状晶体,其熔点为223~225 ℃,化学名(baicalein7Oglucuronide5,6dihydroxy4ox)黄芩苷是黄酮衍生物,其水解产物主要为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和黄芩素。 分子结构式如下图1.1:
图1.1 黄芩苷结构式
1.2.2黄芩苷性质
黄芩苷微溶于乙酸、氯仿、乙醇中,易溶于氯化钠,但较难溶于水、乙酸,其在黄芩中以镁盐的形式存在,故可溶于水。研究发现黄芩苷在六十到八十摄氏度时提取率最高。黄芩苷和氨水及碱性溶液反应一开始溶液显黄色,稍后溶液变为黑棕色,在酸性溶液中黄芩苷性质非常稳定,但当酸碱度大于三时稳定性会有所下降,所以在生产中或试验时应将酸碱度控制在3到4之间。另外黄芩苷易溶于有机溶剂,黄芩苷萃取时溶剂的选择性也会比较多,所以在提取黄芩苷时应该根据其性质选择适宜的条件和方法。
1.3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如今随着研究发现,在医药方面和化妆品方面广泛使用。黄芩苷因为具有清热解毒、下火利尿、抗炎抑菌、抗变态、保肝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学的地位非常重要。黄芩苷也可用在美容护肤方面,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还发现黄芩苷对缺血所致的大脑和心肌的损伤和肝损伤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发现对细菌所致的动脉硬化也有治疗作用,对人的牙周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3.1抗氧化作用
黄芩苷对抗氧化有一定的作用,宋成岩[11]等人通过试验对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11]:溶液性质的不同,对金属配合物的影响较小,但对单一的黄芩苷影响大。黄芩苷形成金属配合物,可使其抗氧化活性能力增强,研究发现单一的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最低。刘宇[12]对黄芩中氧化活性研究,研究发现黄芩中有抗氧化活性的只有黄芩苷,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较好。故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活性。
目 录
1 绪论 1
1.1概述 1
1.2黄芩苷的结构与性质 1
1.2.1黄芩苷的结构 1
1.2.2黄芩苷的性质 2
1.3.1抗氧化作用 3
1.3.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
1.3.3抗菌、抗癌作用 3
1.3.4抗过敏作用 3
1.3.5保肝作用 4
1.3.6抗炎作用 4
1.3.7抗变态作用 4
1.4黄芩苷的临床应用 4
1.5.1水煎煮提取法 5
1.5.2温浸提取法 6
1.5.3回流提取法 6
1.5.4超声波提取法 6
1.5.5微波提取法 7
2 研究内容 7
2.1试剂和仪器 7
2.1.1试验仪器和试剂 8
2.2试验内容 8
2.2.1黄芩苷提取 8
2.2.2黄芩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2.3黄芩苷含量测定 9
2.2.4单因素试验 10
2.2.4.1超声时间的影响 10
2.2.4.2浸提时间的影响 10
2.2.4.3料液比的影响 10
2.2.4.4浸提温度的影响 10
3结果分析 11
3.1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11
3.1.1超声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1.2浸提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1.3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1.4浸提温度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11
3.2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11
3.3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概述
黄芩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表面为棕褐色,横截面为黄白色,主根较粗壮,茎高约30120 厘米,自基部有许多分枝。部分黄芩的根茎部容易腐朽变黑,向下蔓延时会造成部分中空,将这种黄芩称之为“枯芩”。而根茎饱满的黄芩新根称为“子芩”。黄芩叶对生,披针形,长约1.54 厘米,宽约0.3~1.2 厘米,下部有密集的凹陷的腺状斑点,黄芩的茎很短,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在茎顶形成了圆锥花序,含有叶状苞片。
黄芩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山西、陕西、山东、甘肃,甘肃集中分布在渭源、漳县、陇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陕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商洛、渭南市、西安市长安区、商洛市洛南县等地;山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夜村镇、丹凤县,山东沂蒙山区、叶口镇、富山乡等地。黄芩耐旱性强,耐热,耐寒,忌积水。黄芩生长在阳光充足温度稍温凉半湿润地区。有时也可在森林边缘见到、阳光充盈的山坡、稀疏的草丛中也可以常常看到看到。
黄芩主要成分有黄芩苷、汉黄芩苷、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黄芩素、去甲汉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Ⅰ、7甲氧基黄芩素 [6]等。黄芩苷的含量与根的炮制方法有关,也与根的新旧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陕产黄芩主要以条芩为主,极少有枯芩。
黄芩始记于《唐本草》,书中记载黄芩味微苦,对痢疾、水肿、热证、恶疮、女子停经、小孩腹痛都有治疗作用,无毒、性寒。至今黄芩仍是清热解毒、降火的首选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消炎、降热、利胆、抑菌等方面。也可以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肝炎等疾病。黄芩不仅仅应用于中药处方中,而且也是中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2黄芩苷的结构与性质
1.2.1黄芩苷的结构
黄芩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的分子结构式是C21H18O11,黄芩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6.35,其颜色为淡浅黄色,形状为针状晶体,其熔点为223~225 ℃,化学名(baicalein7Oglucuronide5,6dihydroxy4ox)黄芩苷是黄酮衍生物,其水解产物主要为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和黄芩素。 分子结构式如下图1.1:
图1.1 黄芩苷结构式
1.2.2黄芩苷性质
黄芩苷微溶于乙酸、氯仿、乙醇中,易溶于氯化钠,但较难溶于水、乙酸,其在黄芩中以镁盐的形式存在,故可溶于水。研究发现黄芩苷在六十到八十摄氏度时提取率最高。黄芩苷和氨水及碱性溶液反应一开始溶液显黄色,稍后溶液变为黑棕色,在酸性溶液中黄芩苷性质非常稳定,但当酸碱度大于三时稳定性会有所下降,所以在生产中或试验时应将酸碱度控制在3到4之间。另外黄芩苷易溶于有机溶剂,黄芩苷萃取时溶剂的选择性也会比较多,所以在提取黄芩苷时应该根据其性质选择适宜的条件和方法。
1.3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如今随着研究发现,在医药方面和化妆品方面广泛使用。黄芩苷因为具有清热解毒、下火利尿、抗炎抑菌、抗变态、保肝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学的地位非常重要。黄芩苷也可用在美容护肤方面,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还发现黄芩苷对缺血所致的大脑和心肌的损伤和肝损伤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发现对细菌所致的动脉硬化也有治疗作用,对人的牙周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3.1抗氧化作用
黄芩苷对抗氧化有一定的作用,宋成岩[11]等人通过试验对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11]:溶液性质的不同,对金属配合物的影响较小,但对单一的黄芩苷影响大。黄芩苷形成金属配合物,可使其抗氧化活性能力增强,研究发现单一的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最低。刘宇[12]对黄芩中氧化活性研究,研究发现黄芩中有抗氧化活性的只有黄芩苷,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较好。故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活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