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饮片切制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等功效,药用价值极为广泛。由于木瓜质地比较坚硬,无论是新鲜木瓜还是经过干燥后的木瓜,在切制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困难。故本课题从降低木瓜饮片切制难度的方面进行探究,然后发现经过蒸煮、闷润处理的木瓜明显比不处理的木瓜更好切片。相对而言闷润后的木瓜没有蒸制木瓜容易切片,因为闷润的时间如果太短,不能让木瓜的里面充分软化忍然比较硬。蒸煮后的木瓜比闷润的木瓜更软,但是蒸煮的时间过长,木瓜就不能很好的塑形。经过实验发现,将木瓜蒸制15 的时间,在保证切片容易的同时还能很好的塑形。最后通过对木瓜浸润、蒸煮后,木瓜中总有机酸、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发现,并没有对其中的有效成分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将木瓜蒸制后切制成饮片,这样不仅更便于切制而且也不会对有效成分造成太大的影响。
Key words: Cut pieces; Processing; Slicing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木瓜的简介 1
1.2 木瓜炮制的研究 1
1.2.1 古代木瓜的炮制方法 1
1.2.2 现代木瓜的炮制方法。 2
1.3 选题的依据 3
2 木瓜的研究状况 4
2.1 化学成分 5
2.2.2 抗炎镇痛作用 5
2.2.3 祛风湿作用 6
2.2.4 抗菌作用 6
2.3 临床应用 6
3 木瓜饮片的切制和分析 8
3.1 实验材料 8
3.2 实验研究 8
3.3 木瓜工艺研究 8
3.3.1 鲜切木瓜 8
3.3.2 晒干木瓜 8
3.3.3 蒸制木瓜 8
3.3.4 闷润木瓜 9
3.4 不同炮制方法后切制对于木瓜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9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 木瓜的简介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 cm,宽2~5 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味酸、温、归肝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1]。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药用木瓜在单方应用和配伍运用都十分广泛,在现代中西医临床应用上,木瓜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药材。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记载木瓜的功能与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药用木瓜饮片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转筋吐泻、腰膝关节酸肿疼痛、湿痹、拘挛、脚气、水肿、痢疾等病症[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木瓜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治脚气冲心。强筋骨,下冷气,止呕逆,下冷气 ,消食,水止利后咳不止。调营卫,助谷气。去湿和胃,滋脾益肺[3]。
1.2 木瓜炮制的研究
木瓜的药理作用在中国古代就早已被发现,至今国外都很少有木瓜的研究,中国在木瓜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2.1 古代木瓜的炮制方法
南北朝:木瓜炮制《雷公炮炙论》载黄牛乳蒸。曰:“凡使木瓜,勿令犯铁,用铜刀削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晒,却用黄牛乳汁拌蒸。”
唐代:仅见对木瓜净制要求,“去皮心”。
宋代:对木瓜净制有不同要求。《圣经总录》中有“去皮穰切作”。还首次出现焙法。除此之外,加以辅料炮炙木瓜的方法的较多,主要有酒?焙干,艾制等[4]。此外还有两种辅料合制木瓜,《太平圣惠方》记载有硫磺青盐制,曰“切头上一片为盖子,剜去瓢并皮子入硫磺,青盐在内”,之后又陆续出现盐蜜合制,糯米浆、盐合制。童便、酒合制。
明代在延用唐宋方法的同时,新增加的方法有:盐制、酒制、炒等,此外《本草发挥》尚有“木瓜得木之正故入筋,以铅霜涂之,则失醋味,受金之制故也”的制木瓜霜的记载[5]。
清代木瓜的炮制主要有酒炒,姜汁炒,络石藤制等炮制方法。
另在近年来发现的古遗址中, 也有发现木瓜的影子。1976年, 在对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的挖掘中, 发现了木瓜的种子。1987年,在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果实样品初步鉴定中也发掘出了木瓜。这些,都说明了木瓜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6]。
1.2.2 现代木瓜的炮制方法。
中药材加工过程中很注重尊古炮制,大量传统加工方式对保证中药材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许多传统加工方式对中药加工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受到交通、贮藏运输等限制,中药加工的传统做法是,多数中药先在产地加工成中药材后再运输到异地加工成饮片,由于技术和条件限制,易造成损耗、变质、掺杂和药效成分流失等问题。而现在交通运输日益便利,中药材种植日益规模化,许多中药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成为可能。吸纳现代加工技术,将中药由鲜药材直接加工成饮片,是确保中药质量,适应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7]。
现代木瓜炮制主要有润切、蒸切及炒制等。蒸制方法各地不一。有直接蒸(山西)、?蒸(北京、陕西)、闷蒸(江苏、浙江、黑龙江)、?闷蒸(山东、江西、河南)等。此外还有煮及复制,原药材置开水中煮至半透,在蒸透为度[8]。木瓜的炮制品较单一,《中国药典》只要求洗净润透或蒸透趁热切片,《全国炮制规范》仅要求洗净蒸透趁热切片,其他地方规范也大致如此。现在蒸制的程度也与古法不同。古法要求蒸至“如膏煎”、“蒸烂”、“蒸熟”,或者与辅料共蒸烂;现在则要求蒸软,便于切片[9]。可见蒸制的目的与古法不同。木瓜水润或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软化药材,便于切片,其作用基本相同,偏于舒筋除痹。用于湿邪痹阻经络、筋骨、肌肉所致的筋脉拘挛,关节不利,腰膝酸痛无力,脚气等。炒木瓜酸味减弱,偏于和胃化湿,亦能舒筋,多用于呕吐、泄泻、转筋。论文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中药材也在医学方面的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市场上的中药才,琳琅满目,然而木瓜在其中的应用还不是特别的全面。 木瓜作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木瓜的性状随产区由东向西,海拔由低到高呈现逐渐的过渡变化。在安徽宣城为灌木,在四川则为小乔木状,而在湖北资丘木瓜的性状介于两者之间[10]。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植物。主要用于治疗要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本课题就是对木瓜饮片的切制工艺进行研究,探究饮片的不同切制方法对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我们可以探讨木瓜且值得工艺及其方法,找出最佳炮制方法,使得今后木瓜切制更加的准确和对以前切制工艺的完善。以便利于后续炮制的探究。为木瓜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试验参数。使得木瓜在今后的医药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7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