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凹叶厚朴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定性研究(附件)
摘 要利用现代检测技术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检测指标,对南郑县凹叶厚朴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定性研究,深入了解南郑县凹叶厚朴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同时也为凹叶厚朴药源紧张和生态破坏问题提供解决依据。本实验采用微生物发酵法,以30株南郑县凹叶厚朴内生真菌为材料,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提取菌丝、菌液中的活性成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研究,筛选出代谢产物中含有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照品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的菌株。实验结果发现,对30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定性研究中,在相同的紫外光谱扫描条件下,有2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照品有相似的吸收波长;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有2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与厚朴酚对照品保留时间相似,判断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含厚朴酚或结构类似物;另有9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与和厚朴酚对照品保留时间相似,判断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含和厚朴酚或结构类似物。因此,发酵产物中可能含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下一步研发南郑县凹叶厚朴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内生真菌菌种资源库。
目 录
1 文献综述 1
1.1 凹叶厚朴的研究现状 1
1.1.1 凹叶厚朴的简介 1
1.1.2 凹叶厚朴资源现状 1
1.2 凹叶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1.2.1 化学成分 2
1.2.2 药理作用 3
1.3 内生真菌研究现状与分析 3
1.3.1 内生真菌简介 3
1.3.2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 4
1.3.3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4
1.3.4 凹叶厚朴与内生真菌的关系 5
2 实验内容 7
2.1 试验材料 7
2.1.1 菌种 7
2.1.2 实验设备及材料 7
2.1.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复壮培养 8
2.2.2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 8
2.2.3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提取 8
2.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2.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 8
2.2.6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8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实验结果 9
2.3.2 分析讨论 13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1
文献综述
凹叶厚朴的研究现状
凹叶厚朴的简介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1],叶先端具短急尖或圆钝[2],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主产于我国的鄂、蜀、秦及陇等地[3]。而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为厚朴的亚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的主要功效为温中下气、化湿引滞,用于胸腹胀满、肠梗阻、痰饮喘满等症[4]。在绝大部分区域厚朴与凹叶厚朴是两者混生的关系[3]。除此之外,凹叶厚朴主要成分也是厚朴酚、和厚朴酚[5]。然而,凹叶厚朴与厚朴有着明显的区别,凹叶厚朴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仿佛皮革,叶片的先端凹缺成2钝圆浅裂片,裂深23.5cm[2]。主要分布在蜀、鄂、秦、湘、皖、浙、闽、渝、桂等地[6]。
凹叶厚朴资源现状
凹叶厚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来源,在我国已有很长时间的开发利用。随着现代科技化的深入、人口的增多、凹叶厚朴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对凹叶厚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凹叶厚朴自身生长周期长,致使野生凹叶厚朴资源迅速减少。现如今,在所有的凹叶厚朴自然分布区域内,除了交通运输不便的地区以外,野生凹叶厚朴植株已极少见,多年以来,产区群众不分时节、不管成熟度的常年采挖,导致凹叶厚朴资源的破坏[3]。而凹叶厚朴自身生长周期长,一般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皮使用[7],且一经剥皮,则全株死亡,致使凹叶厚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濒临枯竭,很多流传已久的产区已经出现凹叶厚朴资源急速减少的现象,一些质优量佳的凹叶厚朴资源已经逐渐消失[3],再加上近年来以凹叶厚朴为主要原料的新型药品的开发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使凹叶厚朴的开采量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8]。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凹叶厚朴多为人工种植。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人工栽培凹叶厚朴的兴起,使得凹叶厚朴就在全国范围内被大量种植,并且在华东、中南、西南等行政区的部分地区建成了较大范围的人工种植基地。在基地建设中,由于种子的来源不同,导致凹叶厚朴产区大规模发生种源交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种植时选择的地区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缺少种植的专业人员以及抚育间伐技术落后等问题[3],导致植株产量不高、品质不优、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缺乏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无法实现厚朴的加工增值,最终导致国内凹叶厚朴竞争力弱,产业发展缓慢。其次,凹叶厚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利用不够深入[9]。目前,凹叶厚朴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而由于凹叶厚朴生长缓慢,生产上虽已实现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但从长远来看,资源仍然不足。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凹叶厚朴资源,同时保护凹叶厚朴的种植资源多样性的问题迫在眉睫。
凹叶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酚类
凹叶厚朴中含有许多酚类成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它们互为异构体。此外还含有异厚朴酚、四氢厚朴酚、龙脑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和厚朴酚、二辣薄荷基厚朴酚、厚朴木脂素A~I、厚朴三醇、厚朴醛B~E、台湾檫木醛、6O甲基和厚朴酚、8,9二羟基二氢和厚朴酚以及8,9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和厚朴酚等[10]。
挥发油类
挥发油也是凹叶厚朴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卢永书等[4]研究了凹叶厚朴中的挥发油成分,发现桉叶醇及其异构体,总比例为94%~95%以上。除此之外,还含有a蒎烯、β蒎烯、D柠檬烯、樟烯等[3]。
生物碱类
除上述成分之外,王洪燕等[11]从凹叶厚朴中提取分离出9个异喹啉生物碱,分别为N降荷叶碱、Ii rinidine、罗默碱、番荔枝碱、Iy sicamine、鹅掌楸碱、瑞枯灵、Iso salsoline和Nmethy liso salso line。Pyo等[12]从凹叶厚朴中分离得到5个有活性的阿朴啡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余生物碱类成分主要为厚朴碱(Mcurarine),此外还有木兰花碱(Salicifo line)、武当木兰碱(Magnospreng erine)、白兰花碱(Michelarbine)、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等[13]。
药理作用
据现代研究表明,凹叶厚朴中最重要的药效成分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二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副作用小,是极具开发前途的天然药物成分[5]。
抗肿瘤作用
Konoshima首次发现了厚朴酚存在抑制皮肤癌发生的作用,此发现使大量研究人员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抗肿瘤功效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探索中发现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许多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值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
目 录
1 文献综述 1
1.1 凹叶厚朴的研究现状 1
1.1.1 凹叶厚朴的简介 1
1.1.2 凹叶厚朴资源现状 1
1.2 凹叶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1.2.1 化学成分 2
1.2.2 药理作用 3
1.3 内生真菌研究现状与分析 3
1.3.1 内生真菌简介 3
1.3.2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 4
1.3.3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4
1.3.4 凹叶厚朴与内生真菌的关系 5
2 实验内容 7
2.1 试验材料 7
2.1.1 菌种 7
2.1.2 实验设备及材料 7
2.1.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复壮培养 8
2.2.2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 8
2.2.3 凹叶厚朴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提取 8
2.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2.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 8
2.2.6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8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实验结果 9
2.3.2 分析讨论 13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21
文献综述
凹叶厚朴的研究现状
凹叶厚朴的简介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1],叶先端具短急尖或圆钝[2],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主产于我国的鄂、蜀、秦及陇等地[3]。而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为厚朴的亚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的主要功效为温中下气、化湿引滞,用于胸腹胀满、肠梗阻、痰饮喘满等症[4]。在绝大部分区域厚朴与凹叶厚朴是两者混生的关系[3]。除此之外,凹叶厚朴主要成分也是厚朴酚、和厚朴酚[5]。然而,凹叶厚朴与厚朴有着明显的区别,凹叶厚朴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仿佛皮革,叶片的先端凹缺成2钝圆浅裂片,裂深23.5cm[2]。主要分布在蜀、鄂、秦、湘、皖、浙、闽、渝、桂等地[6]。
凹叶厚朴资源现状
凹叶厚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来源,在我国已有很长时间的开发利用。随着现代科技化的深入、人口的增多、凹叶厚朴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对凹叶厚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凹叶厚朴自身生长周期长,致使野生凹叶厚朴资源迅速减少。现如今,在所有的凹叶厚朴自然分布区域内,除了交通运输不便的地区以外,野生凹叶厚朴植株已极少见,多年以来,产区群众不分时节、不管成熟度的常年采挖,导致凹叶厚朴资源的破坏[3]。而凹叶厚朴自身生长周期长,一般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皮使用[7],且一经剥皮,则全株死亡,致使凹叶厚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濒临枯竭,很多流传已久的产区已经出现凹叶厚朴资源急速减少的现象,一些质优量佳的凹叶厚朴资源已经逐渐消失[3],再加上近年来以凹叶厚朴为主要原料的新型药品的开发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使凹叶厚朴的开采量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8]。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凹叶厚朴多为人工种植。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人工栽培凹叶厚朴的兴起,使得凹叶厚朴就在全国范围内被大量种植,并且在华东、中南、西南等行政区的部分地区建成了较大范围的人工种植基地。在基地建设中,由于种子的来源不同,导致凹叶厚朴产区大规模发生种源交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种植时选择的地区不合理、种植密度过大、缺少种植的专业人员以及抚育间伐技术落后等问题[3],导致植株产量不高、品质不优、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缺乏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无法实现厚朴的加工增值,最终导致国内凹叶厚朴竞争力弱,产业发展缓慢。其次,凹叶厚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利用不够深入[9]。目前,凹叶厚朴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而由于凹叶厚朴生长缓慢,生产上虽已实现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但从长远来看,资源仍然不足。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凹叶厚朴资源,同时保护凹叶厚朴的种植资源多样性的问题迫在眉睫。
凹叶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酚类
凹叶厚朴中含有许多酚类成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它们互为异构体。此外还含有异厚朴酚、四氢厚朴酚、龙脑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厚朴酚、辣薄荷基和厚朴酚、二辣薄荷基厚朴酚、厚朴木脂素A~I、厚朴三醇、厚朴醛B~E、台湾檫木醛、6O甲基和厚朴酚、8,9二羟基二氢和厚朴酚以及8,9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和厚朴酚等[10]。
挥发油类
挥发油也是凹叶厚朴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卢永书等[4]研究了凹叶厚朴中的挥发油成分,发现桉叶醇及其异构体,总比例为94%~95%以上。除此之外,还含有a蒎烯、β蒎烯、D柠檬烯、樟烯等[3]。
生物碱类
除上述成分之外,王洪燕等[11]从凹叶厚朴中提取分离出9个异喹啉生物碱,分别为N降荷叶碱、Ii rinidine、罗默碱、番荔枝碱、Iy sicamine、鹅掌楸碱、瑞枯灵、Iso salsoline和Nmethy liso salso line。Pyo等[12]从凹叶厚朴中分离得到5个有活性的阿朴啡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余生物碱类成分主要为厚朴碱(Mcurarine),此外还有木兰花碱(Salicifo line)、武当木兰碱(Magnospreng erine)、白兰花碱(Michelarbine)、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等[13]。
药理作用
据现代研究表明,凹叶厚朴中最重要的药效成分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二聚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副作用小,是极具开发前途的天然药物成分[5]。
抗肿瘤作用
Konoshima首次发现了厚朴酚存在抑制皮肤癌发生的作用,此发现使大量研究人员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抗肿瘤功效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探索中发现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许多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值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