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附件)

摘 要本论文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齿苋中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用响应曲面法来分析三因素三水平,研究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马齿苋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超声提取马齿苋多糖最佳工艺为在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12时,提取率为3.24%。通过超声提取马齿苋多糖在响应曲面法的分析下,找到了优化的工艺,该法不仅降低实验时间,其稳定、简单、高效率的特点为马齿苋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鬼针草的质量标准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鬼针草的质量标准,为科学使用奠定基础。通过观察法和显微鉴别法研究鬼针草的性状鉴定特征和显微鉴定特征;采用灰分测定法测定鬼针草中总灰分的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对鬼针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广度法测定鬼针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得到鬼针草的性状鉴定特征和粉末显微鉴定特征;鬼针草药材的总灰分为7.82%;鬼针草中总黄酮含量为7.41%。本研究初步探讨出鬼针草的质量标准,为鬼针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麻花秦艽种子采收期对种质的影响研究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采收期麻花秦艽种子的质量现状,我收集了陇西首阳产麻花秦艽、渭源会川产麻花秦艽、漳县殪虎桥产麻花秦艽和康乐莲麓镇产麻花秦艽种子。测定了这些麻花秦艽种子的种子净度、百粒重、千粒重、水分含量、种子活力、发芽率、霉变率等检测项目。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麻花秦艽种子的净度分别为82.17%~95.64%、86.70%~95.62%、90.90%~97.59%;百粒重在0.0181g~0.0240g之间;千粒重在0.1875g~0.2659g之间;水分含量在9.51%~8.99%之间;发芽率在0~

黄花蒿挥发油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摘 要 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蒿挥发油,比较黄花蒿叶和茎中挥发油含量;将得到的挥发油利用纸片法和试管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蒿叶中的挥发油的含量比黄花蒿茎中的挥发油含量高;黄花蒿挥发油对12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真菌对黄花蒿挥发油具有更强的敏感性,黄花蒿挥发油对真菌的抑菌作用比较稳定,由强到弱依次为黑曲霉、啤酒酵母菌、产黄青霉、马青霉、毛霉、青霉和根霉。关 键 词:黄花蒿;挥发油;真菌;细菌;最

h2o2在介导sa诱导丹参叶片合成丹酚酸b中的信号作用(附件)

摘 要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作为一种植物体内的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其在介导外界因子诱导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H2O2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水杨酸(SA)诱导丹参叶片产生丹酚酸(SalB)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杨酸可以有效地诱导丹参叶片中H2O2的产生及SalB合成积累,外源施加10~30 mmol/LH2O2也可以有效促进SalB合成积累量的增加,用H2O2的清除剂CAT处理发现,CAT对SA或外源H2O2诱导的Sa

hplc法测定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附件)

摘 要 消炎利胆片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穿心莲是消炎利胆片方中主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凉血的功效,含有多种内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互变现象,只单一的选择一种内酯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是不科学的。本实验以消炎利胆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含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 250mm X 4.6mm,5μm)柱,以甲醇一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16.0~16

no在介导sa诱导丹参叶片合成丹酚酸b中的信号作用(附件)

摘 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植物体内的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其在介导外界因子诱导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水

不同品种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摘 要本论文通过对三种不同品种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比较,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以测得的玉米须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浓度四种因素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溶液浓度为70%,料液比为1:8,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h的提取条件下,在波长为510nm的紫外光下观察,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郑单958,含量达到了10.739mg/g,申单9号中黄酮含量为8.174mg/

不同品种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摘 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临床运用非常广泛。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抗菌谱非常广,临床运用备受青睐。在现代临床运用中人们只是对经过不同炮制后的黄连进行分类使用,并没有对不同品种黄连进行比较使用。本课题通过测定不同品种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筛选出优

不同炮制方法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摘 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黄连的有效药用成分主要是小檗碱,是医药学领域研究较透彻,且应用于中西医临床最广泛的成分之一。黄连是典型寒凉药,通过不同辅料炮制后,可使其药性发生变化,或以热制寒,或使寒者益寒。本课题选择味连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酒制品、姜制品和吴茱萸制品中的小檗碱的含量,

不同黄芪品种根中多糖含量分析

摘 要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入药。黄芪多糖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主要生物活性表现为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减轻心肌损伤等作用。除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收录的正品外,多序岩黄芪、多花黄芪、梭果黄芪、东俄洛黄芪等在民间也作药用。为寻找到多糖含量较多的黄芪品种,本实验采取碱水提取法,对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多序岩黄芪、多花黄芪、梭果黄芪、东俄洛黄芪六种品种的黄芪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得出蒙古黄芪多糖含量最多,梭果黄芪多糖含量最少。其中多序岩黄芪、多花黄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