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摘 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临床运用非常广泛。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抗菌谱非常广,临床运用备受青睐。在现代临床运用中人们只是对经过不同炮制后的黄连进行分类使用,并没有对不同品种黄连进行比较使用。本课题通过测定不同品种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筛选出优质的黄连,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中,对黄连的成分、产地分布、基源加工、品种分类进行概述,通过对比筛选出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并选取黄连的三个主要品种——云连、雅连、味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小檗碱的含量。实验中依次考察线性关系、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方法学因素,并求出了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后得出味连的小檗碱含量最高。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味连。目 录
1 绪论
1.1黄连的简介 1
1.1.1 概述 1
1.1.2 品种分类 1
1.1.3 产地分布 1
1.1.4 采收与加工 2
1.2 有效成分及其功用 3
1.3小檗碱的结构、性质及作用 5
1.4 种植技术的发展 5
1.5国内外研究 6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药材及试剂 7
2.2供试品与对照品的制备 7
2.2.1 供试品的制备 7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2.3含量测定 9
2.3.1 常用含量测定的方法 9
2.3.2 仪器设备、试剂及药材 10
2.3.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10
2.3.4 实验操作 10
2.3.5 实验注意事项 15
结论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含量测定 9
2.3.1 常用含量测定的方法 9
2.3.2 仪器设备、试剂及药材 10
2.3.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10
2.3.4 实验操作 10
2.3.5 实验注意事项 15
结论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1 绪论
1.1黄连的简介
1.1.1 概述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黄连的用药始记于《神农本草经》[1],被列为上等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主要用药部位为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其抗菌谱非常广泛,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2]。体外实验证实黄连素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3]。
1.1.2 品种分类
味连、云连、雅连为黄连的三个主要品种。味连分枝较多,聚集成簇状,外形酷似鸡爪,呈黄褐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和须根。质感坚硬,折断后断面不整齐表皮呈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存在放射状纹理,气微,为极苦;雅连多单枝,略微呈圆柱形,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多为单枝,根茎细小,表面呈棕黄色,将其折断后断面相对平坦,呈黄棕色。按产地划分品种,又可将味连分为南岸连和北岸连。南岸连与北岸连相比较栽培年限较短,而且其根茎较短,毛须较多色黄,体较松;北岸连产量比南岸连小,根条粗壮坚实。按形状特征区分,又可将雅连分为盖连王、子盖连、刁枝连、毛枝连等;云连则可分为光云连和毛云连。若按黄连等级划分又可分为味连一等、味连二等、雅连一等、雅连二等、云连一等、云连二等[4]。
1.1.3 产地分布
黄连的地域分布较为宽广,湖南、贵州、甘肃、陕西、湖北、四川、云南等都是主要分布区。主产于四川石柱、峨眉、巫溪、南川、洪雅、丰都、彭州、城口、武隆、沙湾、北川;陕西镇坪、宁强、洋县、平利县;湖北恩施、巴东、竹溪、神农架、利川、来凤、宣恩、房县、建始、咸丰;湖南桑植、龙山;贵州黔西、正安、遵义、施秉等。四川石柱及湖北利川素有“黄连之乡”的称谓。四川西南部主要分布三角叶黄连,主产于洪雅、雅安、雷波、马边、金口河。峨眉和洪雅素有“雅连之乡”的美称,而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南部则是云连的产区。主产于云南德钦、福贡、碧江、贡山、泸水、腾冲及西藏察隅等地[4]。
1.1.4 采收与加工
1.1.4.1 采收
药材进入采收期之后就要对药材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采收了。味连一般在种植5年后采收,秋末冬初雪前采挖,采挖后不能用手洗,轻轻抖落泥土,烘干至一折就断,趁温度没有褪去时将其置于专用工具中碰撞除去泥沙、须根及残余其他外物。雅连相对于味连而言,可提前至四年栽培期满就进行采收,一般在冬至之前,抖除泥沙,烘至表皮干燥而内质湿润用簸筛除去杂质后烘之全干。而后在器皿中来回撞击,除去残留泥沙、根须并剪去残余连秆。云连需要种植4年以上才可采收,抽挖出粗壮根茎和植株轻轻抖动除去泥土,晒干或烘干后置于器皿中撞击除去泥沙和根须。
1.1.4.2 加工
中药材经过加工之后在运用到临床中,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疗效。黄连的炮制种类繁多,历代文献记载已经达24种之多,所以炮制工艺极其讲究。其中酒黄连、姜黄连、吴萸连一只沿用至今,亦为药典收录。在唐代时期有炒法;宋代有酒炒、姜炒、蜜制、米泔制、麸炒、制炭、吴茱萸制、巴豆制等炮制方法。元代增加了土炒、童便制等法。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黄土姜酒蜜制、胆汁制,酒萸制等方法。并对炮制过后的临床运用有较多叙述,例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现行,有酒洗、酒拌、姜汁拌、吴茱萸拌、酒炒、醋炒、盐水炒等炮制方法。炮制方法为:净制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5]。
1.2 有效成分及其功用
(1)黄连碱
本品为浅黄色针状结晶,是黄连的特征性成分,有抗微生物活性,就抗卡尔酵母菌来说,明显强于小檗碱、非洲防己碱和巴马汀;具有杀虫作用可诱导神经细胞分化,能够保护胃黏膜,在抗癌、提高免疫力、松弛平滑肌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