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胶囊制剂新技术应用进展(附件)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整理和企业调查阐明中药胶囊制剂的发展历程,分别概述中药硬胶囊制剂和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特点和制剂工艺,并对中药胶囊制剂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以期为中药胶囊制剂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优化中药胶囊制剂的质量,从而提高中药胶囊制剂的技术水平,为加快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制剂国际化提供参考。
丹参饮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附件)
摘 要本论文以丹参饮片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饮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采用色谱柱Thermo C18 (4.6 mm×250 mm,5μm),等度洗脱,以乙腈-0.4%甲酸水(23:7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6nm。迷迭香酸在0.02-0.40μg的范围内其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3.0%(n=6)。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为丹参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丹棱消瘤胶囊质量标准研究(附件)
摘 要对丹棱消瘤胶囊进行质量标准研究,以控制丹棱消瘤胶囊的质量,使其在临床应用时充分发挥应有的疗效。对丹棱消瘤胶囊处方中的三味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样品水分测定、装量差异检查、崩解时限检查以及含量测定。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僵蚕、三棱三味主药进行定性鉴别,薄层板选用硅胶G板;用UPLC法对丹棱消瘤胶囊中的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丹参、僵蚕、三棱三味主药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各自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水分含量、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epo水平的影响(附件)
摘 要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西医治疗本病的副作用过于明显。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在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丹红注射液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其用于治疗本病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故本课题欲通过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水平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本病的基础,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丹红注射液增加临床适应症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给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EPO的方式制备大鼠模型,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
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hif1α水平的影响(附件)
摘 要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缺血缺氧或高原反应等引起的血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红细胞增多,血液变得黏稠的疾病。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在中医上属于“血瘀”病范畴,丹红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而目前用于治疗本病的西药副作用明显,故本课题欲通过探索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作用,阐明丹红注射液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血浆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α)水平的关系,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分成6个组,
丹红注射液抗缺氧作用实验研究
摘 要丹红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等方面的应用较多。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CO中毒实验、急性脑缺氧实验,以小鼠的存活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小鼠的形态活动为评价指标,来观察丹红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小鼠抗缺氧的保护作用。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丹红注射液组可以明显延长模型小鼠在亚硝酸钠中毒、常压缺氧、CO中毒实验中的存活时间;从急性脑缺氧实验中检测生理生化指标
丹芪液离子导入剂安全性试验及药效学试验
摘 要通过研究丹芪液离子导入剂的安全性及药效学作用,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可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家兔皮肤单次刺激试验,家兔皮肤多次刺激试验以及对豚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通过活血化瘀试验和小鼠镇痛试验及小鼠耐疲劳试验进一步验证其药效学作用。得出结论大鼠无1只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单次和多次皮肤刺激对家兔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镇痛作用,有效的提高正常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乳块消胶囊质量标准研究(附件)
摘 要 据调查在我国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对女性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乳块消胶囊可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散乳块,主要由丹参、橘叶、地龙、王不留行、皂角刺、川楝子6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疗效确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为了控制乳块消胶囊的质量,对乳块消胶囊制备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在确保该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都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乳块消胶囊中橘叶、丹参、
从南方甜茶中提取精制根皮苷工艺探索研究(附件)
摘 要 根皮苷(Phloridzin)是根皮素(phloretin)的2-β-D-葡萄糖苷,属于植物根皮苷类中的二氢查尔酮苷,存在于苹果属多种植物中,在根、茎、叶和果实中均有分布。与其它根皮苷类相比,二氢查尔酮苷在自然界存在很少,被称为"少数根皮苷类"。根皮苷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血糖、抗过敏、保护心脏及抗氧化等,并且还具有低毒的特点,这使它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本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甜茶中根皮苷的醇提工艺进行考察,并对根皮苷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简单预实验。结果甜茶中根皮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4%乙醇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
摘 要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是良好的药物载体,近年来已受到众多领域的关注。但是壳聚糖的许多独特功能,只有在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表现出来。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制备低分子量的壳聚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双氧水氧化法降解壳聚糖来制备低分子量的壳聚糖,考察了壳聚糖脱乙酰度、反应介质、反应温度、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以得出最佳产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粘度法测定降解产物的分子量,以红外光谱分析进行表征。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关于高血压病常用药物的统计分析研究
摘 要高血压疾病是目前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慢性杀手,而我国居民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却比较低。本课题旨在向大家介绍高血压疾病的发展现状和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情况,为临床上使用降压药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卫生部门加强高血压知识普及提供依据。对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进行收集,共收集到处方995张。运用Excel进行整理,同时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点、高血压药物的特点、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合理性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结果发现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量和销售金额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