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细菌发酵产胞外多糖及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粘细菌胞外多糖是微生物胞外多糖的一种,研究发现多糖在免疫调节、抑菌等方面具有众多药理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粘细菌多糖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单因素实验来优化发酵条件,确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是:葡萄糖3%,蛋白胨4%,KH2P04 0.075%,MgS04 0.15%,蒸馏水1000mL。多糖的产量是0.135mg/mL,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是:温度30℃,转速180r/min,培养6d,多糖的产量是0.138mg/mL,提取条件是:终浓度为7

粘细菌抗菌活性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论文是对从土壤中分离出的6株粘细菌进行筛选,得到一株抗菌活性较强的粘细菌,命名为Y4,并对粘细菌Y4进行了发酵培养,提取分离出了两种代谢产物A和B。经抗菌实验研究表明,粘细菌Y4的发酵代谢产物A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效应,发酵代谢产物B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抗菌效应。本论文还对粘细菌Y4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对粘细菌发酵代谢产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选择5天;培养温度/℃选择30℃;pH值选择7.2;氮源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粘细菌(Myxobacteira)是一类具有复杂多细胞行为的原核生物,在细胞的生长、摄食、运动和分化发育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社会性特征。粘细菌还产生丰富的色素物质,大量的胞外粘液等,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兔粪诱导法、稀释涂布法、活菌线法和滤纸片法成功地从样品中筛选出了6株粘细菌,分别命名为Y1、Y2、Y3、Y4、Y5和D1,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观察,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实验,结合粘细菌的全DNA中G+C百分含量值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之进行确定,结果基

紫菜活性多肽制备工艺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紫菜活性多肽是一种具有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并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本实验以食用紫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对细胞破碎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pH8.0,固液比15 mg/mL,细胞破碎40分钟,调节pH4.0;最佳酶解方案为pH 8.0,固液比20 mg/mL,为6000 U/g,时间为4 h,酶解温度温度为55 ℃。最终得到蛋白得率为18.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7%。 关键词 紫菜,活性多肽

维生素E定量测定方法比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对维生素E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劣,找出最适合、最简单、方便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E能溶于乙醇并在284nm吸收较大,对其进行定量测定,得出RSD为0.31%,回收率为98.46%。分光光度法利用维生素E中还原性的酚羟基可以和Fe3+反应,将其转化为Fe2+,并且在520nm处有较大吸收,从而对维生素E进行定量测定,得出RSD为3.55%,回收率为95.14%。滴定法实验误差较大,得到RSD为5.

肉桂系列成分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II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肉桂系列成分对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见食品腐败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对抑菌机制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肉桂系列成分的体外抑菌活性;其次考察了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考察药品对菌悬液电导率的影响探究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1、各肉桂成分对两种菌株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肉桂醛、肉桂油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3.0 cm,属于最敏感型,抑菌效果最为明显;肉桂酸的抑菌圈直径在1.0 cm左右,抑菌活性属于中度敏感型;肉桂酸钾的抑菌圈

艾叶不同提取部位的制备及其对致腐菌的抑制作用比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目的:筛选艾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艾叶提取物对赤霉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不同溶剂提取法对艾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工艺,考察因素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艾叶提取物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方案;采用二倍稀释法处理提取液,通过牛津杯法测定艾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赤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水提取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5次, 95%乙醇提取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药对枳实厚朴”药对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关键词 枳实,厚朴,药对,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药对藿香佩兰”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目的:用GC-MS法对“藿香-佩兰”药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其配伍的意义。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佩兰两味药材以及药对配伍后的挥发油,利用GC-MS法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析药对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结果显示藿香挥发油中检测出的广藿香烯、α-愈创木烯、β-愈创木烯、(+)-香橙烯等成分和佩兰挥发油中检测出的3-己烯-2-酮、α-甲基苯甲醇、α-松油烯、百里香酚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

莲子心乙醇提取物利尿活性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目的:以莲子心乙醇与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利尿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生理盐水水负荷小鼠为实验动物,设立呋塞米组(10.0 mg/kg),氢氯噻嗪组(10.0 mg/kg),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90.6 mg/kg,22.6 mg/kg),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62.5 mg/kg,15.6 mg/kg)。以小鼠尿量、尿液中离子浓度(Na+、K+、Cl-)、pH、电导率为指标,测定其利尿活性。结果:呋塞米组、氢氯噻嗪组、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与给药前相比尿量均显著增加(

莲子心水提取的利尿活性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目的:探讨莲子心水提取物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小鼠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代谢笼法和称重法测定水负荷小鼠给药后4小时内的尿量变化,测定小鼠尿样电导率与pH,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尿样中钠、钾离子的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的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呋塞米,氢氯噻嗪)与莲子心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与给药前对比,小鼠排尿量、尿样中电导率与离子浓度(Na+、K+、Cl-)均有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尿液pH无明显变化(p>0.05)。莲子心二氯甲烷提取物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