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多糖含量测定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本论文对王不留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初步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包括王不留行多糖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和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通过对直接测定、酶解、酸水解等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苯酚-硫酸法、DNS法、HPLC法的含量测定方法的方法学比较,初步建立了专属性好、准确可靠的王不留行多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苯酚-硫酸法直接测定样品多糖含量为22.18%,酶解后测得的含量明显提高;DNS法测的酶解后样品多糖含量为45.52%,酸水解后为75.0%;用HPLC法测的酸水解后样品多糖含量为73.7%。HPLC法具有专属、灵敏、准确度

用于1,3二氯丙醇氧化的磷钨钼杂多酸的制备和表征

杂多酸及其盐因其多样的结构、独特的性质以及在催化、材料和医学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人们对钨系和钼系杂多酸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实验采用分步加入原料、分步酸化和乙醚萃取的方法合成了磷钨杂多酸钴盐、磷钨杂多酸铈盐和磷钨杂多酸钼盐三种催化剂。采用FT IR、XRD、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关键词 杂多酸及其盐,钨钼,催化剂,表征

茄尼醇壳聚糖共聚物的白藜芦醇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与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的茄尼醇-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胶束,以胶束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包封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形态并测定粒径;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最佳处方为选用三氯甲烷为有机相,有机相用量2.0 mL,白藜芦醇溶液滴加速率0.4 mL·min-1,白藜芦醇投药量为30 mg。胶束平均包封率为72.26 %,胶束呈球形,粒径在50~250 nm范围,体外释放结果显

1,3二氯丙酮酯化醇解法制备1,3二羟基丙酮的研究

目的:目前国内外1,3-二羟基丙酮的生产工艺及研究主要是生物法,化学方法还处于实验室研究的状态,本实验采用1,3-二氯丙酮酯化醇解法来制备1,3-二羟基丙酮,意图得到更具应用价值的1,3-二羟基丙酮的合成路线。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计算不同反应条件所得到的产物收率,研究得到最佳的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第一步反应1,3-二氯丙酮和无水乙酸钠的比率为1:2.8,四乙基溴化铵2g作为催化剂,电热套加热回流110℃,反应2h,中间产物收率最高,为35.5%,该过程的产物

一种新型ⅵ联多功能实验型滴丸机的研发(附件)

摘要 目的:本设计在目前已有实验型滴丸机设备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原有优点进行保留以及对缺点进行改进和创新,研制了出一种新型实验型滴丸机。方法: 针对目前实验型滴丸设备的种类和应用的局限性,依据滴丸机设计理论,对一种新的实验型滴丸机进行研制,将采用Ⅵ组独立系统滴制的方式制备滴丸,结合决定滴丸平均粒径、粒径偏差、圆整度等特性指标的因素进行设计。结果:根据设计思路,本设计设计出了一种生产能力在50粒/min,滴丸粒径范围在2~10 mm,丸重范围在60~600 mg,能同时满足多人使用的新型Ⅵ联多功能实验

响应面优化河蚬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河蚬多糖是一个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抑菌、抗衰老、清热利胆等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具有养好的保健作用。本实验以冷冻河蚬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水提法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8 h,温度为97℃,固液比为1:30,提取3次。对醇沉工艺考察,结果为80%乙醇溶液最佳。在此最优条件下,多糖得率4.98%,与预测值非常接近。关键词 河蚬多糖,提取工艺,响应面

年产1000t头孢菌素c钠盐原料车间设计发酵工段(附件)

年产10亿片阿莫西林的gmp车间设置(附件)

阿莫西林片剂为新型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毒性极低、副作用小以及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细菌作用迅速而强等特点。片剂系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片状制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固体剂型。片剂的生物利用度高,能够达到速释或控制释放药物等多种目的。此外,片剂生产工艺过程相对简单,且能够弥补其他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的不足,片剂全部吞下,利用率高无浪费。本设计为每年生产1亿粒阿莫西林分散片车间生产工艺的设计,在GPM的先关规定指导下,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物料衡算,完成工艺流程设计,厂房车间

绞股蓝总皂苷自乳化颗粒研究

摘 要绞股蓝属葫芦科植物,有公罗锅底、五叶参、七叶胆、甘茶蔓、遍地生根、小苦药等等之称。并且,在明清的《植物名实图考》、《救荒本草》、《农政全书》中都有记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保健品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已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综合性报道。近来,绞股蓝又有了“南方人参”和“第二人参”的美誉,而绞股蓝中因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成分,所以绞股蓝的研究又再次成为的热点。而绞股蓝现在在市面上有很多种剂型,分别有茶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粉剂、软膏剂和注射剂等。而本文主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绿原酸是金银花中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在实际生产中,绿原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利用传统水提法进行实验研究,根据根据文献报道及中药材的传统提取经验,确定考察因素为金银花的粉碎度、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通过查阅关于金银花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于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进行整理归纳。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试验设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绿原酸含量,比较绿原酸得率,通过对正交试验结论分析选出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本实验

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的比较研究(附件)

摘 要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症。附子是我国常用中药及四川道地药材之一,堪称“回阳救逆第一药”。然而附子本身具有大毒,安全高效规范化的使用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首先,本课题围绕附子的基本情况进行文献的整理,结合国内外附子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基源研究、产地加工、炮制方法、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论述。其次,比较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采用急毒实验方法测定小鼠灌胃附子常压、高压蒸制品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5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