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精的产地加工技术研究

摘 要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和黄精(Polygonatum sibicum Red)的干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滋润肺部,补气血,养阴气和益肾功能。主要治疗精气血不足,机体乏力,脾和胃虚弱,口舌干燥等病症,在临床用药价值较高。 中药的产地加工是指中药材从采收到炮制之前的初步加工,也称中药的初加工,主要包括去除非药用部位,洗净、切片、焖、干燥等,对药

丹参干燥工艺优化

摘 要丹参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随着现代对丹参药理作用、药效的深入研究,丹参在延缓衰老、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肿瘤发生概率等方面都已经被列入重要用药的范畴。而干燥加工对于丹参的影响比较关键,为了使干燥过程中丹参根有效物质成分含量损失率降到最低,本文对丹参有效物质成分影响较为重要的几个干燥方法进行了考察,比较药材前期不同的干燥处理的干燥效率以及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优化丹参的干燥方法,得出丹参干燥的最优干燥工艺是微波干燥(

乌头地上部分乌头碱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研究乌头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科学有效的提取乌头碱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氨水浓度、乙醚用量和冷浸时间三个为因素,设计3个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提取物中乌头碱的含量,考察影响乌头碱提取的因素水平。最终筛选出较适宜的提取工艺为用10%氨试液浸润,15倍乙醚浸提,冷浸24h。该实验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乌头地上部分对乌头碱的提取。

土续断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

摘 要本论文以土续断为研究对象,对土续断多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及组分分析。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Sevage法除去蛋白质,过氧化氢脱色,透析除去小分子,得到水溶性的土续断粗多糖PUT;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柱层析法对土续断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五个多糖组分,分别是PUT-1、PUT-2、PUT-3、PUT-4、PUT-5。通过HPLC、UV等方法对其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层析柱对土续断粗多糖的洗脱是有效的;②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对PUT-1中单糖组分进行测定,其成分是半乳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生产工艺设计(附件)

摘 要本论文主要是对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按照胶囊车间的工艺技术要求,制定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产品的生产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选型以及“三废”的处理。本次设计采用先进的制备方法,主要工序包括粉碎、筛分、混合、一步制粒、灌装、抛光等工序。而物料衡算方面是根据设定的年产量进行逆推分别计算了每年、每天、每班的物料需求量以及损耗量。而设备的选型是根据物料衡算所计算的各个步骤生产能力要求来选择设备的型号,以保证设备能满足生产任务。最后对产品生产的环境问题、“三废”问题

多花黄精的质量标准初探

摘 要多花黄精(学名:Polygonatum cyrtonema.Hua)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南黄精、山姜,属于黄精的一种,分布在中国的安徽、河南、陕西、贵州、湖北、浙江、江西、四川、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生长在500米至 2100米海拔的山地,一般长于灌木丛、林下和山坡阴处。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润肺。用于口干食少,脾胃虚弱,精血不足,肺虚燥咳,内热消渴。本论文对多花黄精药材进行了研究和对质量标准的制定,为陕西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筛选

摘 要通过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大豆苷元在体外的溶出度,使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的处方得到优化。目的: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的处方进行筛选,使其得到优化。方法:我们先进行处方配伍相关试验,然后绘制伪三元相图,指标为乳化程度和乳化时间,再确定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种类,通过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指标为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从中选择最佳自乳化的处方,吸附材料为β-环糊精,进行制备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优化

天麻中天麻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来考察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液固比、提取温度、药材粒径及乙醇体积分数等条件对天麻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从而选出微波提取天麻素最佳的工艺条件。以天麻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来测定天麻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分钟,功率为400W,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50℃,药材粒径为40~60目,乙醇体积分数70%时,天麻素得率最高。实验证明该分析方法可靠、准确,工艺路线合理。

太白洋参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附件)

摘 要 以太白洋参药材为研究对象,对太白洋参多糖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多糖的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太白洋参中的粗多糖PD;Sevage法除蛋白,双氧水脱色,透析除去小分子;使用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层析柱(38cm×8cm)进行梯度洗脱,得到PD-1,PD-2,PD-3,PD-4,PD-5五个组分;UV法对多糖的范围进行测定,用HPLC法测太白洋参多糖PD-1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①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层析柱对太白洋参粗多糖的洗脱是有效的;②太白洋参粗多糖PD-1中单糖组成成分是半乳糖和

女贞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摘 要本论文的目的为了优化中药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的方法是设计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M/V),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h。在这个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6.195%。

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的处方研究

摘 要通过对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处方进行研究,来改善山楂叶总黄酮水溶性差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特点,从而增强山楂总黄酮的临床疗效。考察山楂叶总黄酮在不同的乳化剂、油相、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以形成自乳化区域面积的大小为指标,来选择最佳的自微乳处方的组分。采用星点设计法进行处方优化,以乳化剂(X1)、助乳化剂(X2)和油相(X3)用量为自变量,粒径、电位以及自乳化时间为指标,筛选得到最佳自微乳化处方。然后在山楂叶总黄酮SEDDS的基础上,考察不同固体辅料对自乳化药液吸附和释放的性

好棒文